杜甫又呈吴郎赏析 又呈吴郎翻译和赏析

杜甫被后世称作“唐诗的集大成者”,意思就是说,他的诗,各种类型、各种体裁,皆是精品。

诚然,在诗歌方面,杜甫是个全才。不过,杜诗中最令人称道的还当属七言律诗,他的名作《登高》,更是被誉为“千古七律第一”,其诗曰: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擅长写诗,尤其擅长写七言律诗,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纵然是号称“诗圣”的杜甫,也有翻车的时候。比如他的一首《又呈吴郎》,就引来了非议声不断。

(杜甫)

著名诗论家王嗣奭和王慎中异口同声,都认为杜甫的《又呈吴郎》简直“不成诗”,明代诗论家胡应麟也在《诗薮》中批评此诗“太粗”,明代唐汝询《汇编唐诗十集》更是不留情面,把这首诗称为“律中最下乘”

而且,以上“差评”绝非一家之言,而是翻尽史料,也难找到一则“好评”。

那么,杜甫的这首《又呈吴郎》到底写了什么?竟能让后世诗论家统一给出“差评”?接下来,就让我们一探究竟。

(杜甫草堂)

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是杜甫漂泊到四川夔州(今重庆奉节)的第二年,当时的他,曾暂居于瀼西的一所草堂里。草堂前有一棵枣树,西邻的一个寡妇经常偷偷来打枣,但杜甫从不干涉,只当是没看见,小心翼翼地守护着寡妇的自尊心。

后来,杜甫搬到了离草堂十几里路远的东屯,便便把草堂让给了一位吴姓亲戚居住。不曾想,这位吴姓晚辈一住进来,就在草堂周围插上了篱笆,很明显,他是发现了邻居寡妇的行为,于是通过这种方式禁止打枣。

杜甫得知此事后,便写下此诗加以劝谏,此前,杜甫曾给他写过一首《简吴郎司法》,所以此番再次写诗相赠便题作《又呈吴郎》。吴郎的是杜甫的晚辈,按理说杜甫此诗题作《又简吴郎》即可,但他偏偏用了“呈”这个与对方身份不相称的敬词,其用意在于让他更容易接受自己的建议,而不至于太恼或太不当回事。

其诗曰: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读杜心解》评价此诗说:“若只观字句,如嚼蜡耳。须味于无味之表。”诚然,杜甫的这首《又呈吴郎》,语言通俗,字句直白,既无华丽辞藻,又无深刻内涵,全诗大意是:

西边的邻居常来草堂前院打枣,我从不干涉,因为她是一个没有儿女、没有生活来源的可怜寡妇。如果不是因为太贫困了,她又怎么会做这种事情呢?正因为她心存恐惧,我们反而更应该与她亲近。她见你搬进来就防着你本是多此一举,但是你一来就插上篱笆,未免过于较真了。她曾跟我说过,官府的征租逼税已经让她贫困入骨了,想起如今的兵荒马乱眼泪更是沾满了巾帕。

纵观全诗,意思很明显,就是劝说吴郎不要为难隔壁的寡妇,她要打枣就让她打了好了,她只是个一贫如洗的寡妇,应该多帮助她、关照她。

以今人眼光来看,这首诗充满了人性光辉,表达了杜甫对贫苦大众的深切同情和关爱,无论诗作水平如何,至少这种精神是值得称颂、值得学习的。

但是,古代诗论家却并不这么想,从他们的眼光去看,杜甫的这首《又呈吴郎》太粗暴、太浅薄,诗不成诗,只能算是“律中最下乘”。

首先,从遣词造句的角度看,这首诗如话家常,并无出彩之处,反而因为过于直白,有种“粗俗”之感。

再者,从思想层次角度看,这首诗既没有抒发忧国之情,也没有表达忠君之意,不够高大上,不符合主流价值观。

这是因为,人家杜甫写这首诗的目的,压根就不是流芳百世,而是单纯地劝谏,办实事,不求虚,所以没必要卖弄文采或唱高调。

(杜甫:我委屈)

更重要的是,这首诗牵扯到一个很敏感的群体——寡妇。在推崇“三从四德”的古代,不仅要求女子守节,也要求男子对守节的女子敬而远之,即便是谈论,也算得上亵渎了。

从王嗣奭到王慎中,从胡应麟到唐汝询,对杜甫的《又呈吴郎》给予最严厉批评的诗论家,基本都来自“三从四德”思想最根深蒂固的明清两朝。这就不难理解了。

平心而论,杜甫此诗虽然是在谈论寡妇,但既没有对其外貌品头论足,更没有对其贞洁发出质疑,而只是把她当作一个普通的穷苦大众,一个值得被同情、被关爱的对象。后世词论家的境界,终究是低下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1336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描写清晨阳光的唯美段落 描写早晨的优美段落

    一、这个世界已经有很多人和事会让你失望,而最不应该的,就是自己还令自己失望。请记住,社会很残酷,你要活得有温度!早安! 二、总有一天,你的棱角会被世界磨平,你会拔掉身上的刺,你会学…

    美文 2022年5月25日
    150
  • 庖丁解牛原文及翻译(庖丁解牛的故事及寓意)

    庄子(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年),名周,汉族,宋国蒙(今河南省商丘市东北梁园区蒙墙寺村)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庄子祖上系出楚国公族,后…

    2022年6月6日
    226
  • 阳明心学感悟及心得(阳明心学照亮人生感悟)

    王阳明给予后世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此心光明,亦复何言!是对他自己一生的最好诠释。 王阳明小时候就立志做圣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从一心为官做大事…

    美文 2022年6月14日
    9.8K
  • 对学生的关心佳句

    〖摘要〗有些虽是小事,然而恰是这些看似平常的细节,影响着学生的心灵。 小编搜集了一篇《对学生的关心佳句》,大概对你有用,欢迎欣赏。 1、关爱学生是先生职业道德的基础请求,“虎毒不食…

    2022年6月9日
    163
  • 现代诗歌谁说快乐

      那夜星光闪亮   那夜灯火辉煌   那夜梦醒了   那夜、   忘却了   我是茫茫海中的一滴水   我在等待   等待一条鱼的亲吻   等待一束光的爱抚   我是那棵千年青松…

    美文 2022年11月4日
    67
  • 卢思浩:用理想去成就人生,不要蹉跎了岁月

    1、石看纹理山看脉,人看志气树看材。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复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摧。 2、卢思浩,不怕路远,就怕志短。实力的来源不是胜利。唯…

    美文 2022年12月16日
    5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