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齐山登高的诗意 九日齐山登高赏析

公元844年9月,杜牧出任池州刺史。次年,张祜到池州拜访杜牧,他们两个都是“自负有经略之才”的人,但都没能得到施展才华的舞台,于是,心中都有一段怀才不遇的愁闷。在重阳节这天,杜牧和张祜登上池州的齐山,登高望远,感慨万千,写下了《九日齐山登高》,原文如下: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水倒映着秋景,大雁刚刚向南飞,我和朋友携带美酒一起登高望远。在重阳节这天,诗人和朋友一起登上齐山,向山下俯视,看到平静的江面倒映着秋景;仰望天空,一行行大雁向南飞去。望着眼前清秋佳景,诗人心旷神怡。更让诗人愉悦的是,这天,他和朋友一起携带着美酒登上齐山,齐赏秋景,共饮美酒,畅叙幽怀,这真是人生中难得的乐事。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由于尘世的烦扰,生平难得遇上一件让人开口一笑的事,我要把菊花插满头再回去。由眼前的乐事,诗人联想到了人生,在成年之后,世事纷繁,人生颠沛,生活中的苦涩远多于快乐,于是,难得开口一笑。越是这样,越觉得今日的欢笑珍贵,于是,诗人索性痛快地欢笑一回,暂时忘记生活中的种种束缚与痛苦,采集菊花插满一头,然后再下山去。这体现了诗人通达乐观的精神品格。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只应纵情痛饮来酬答重阳佳节,不必登高叹恨落日余晖。诗人认为,既然生活中的苦涩多于甜蜜,那不如今朝有酒今朝醉,纵情痛饮一番,也不枉开口欢笑一回。因为,醉酒之后能延长暂时的快乐,而忘却现世的忧愁。今日的快乐就在今日享受吧,不必对着落日的余晖而感叹时光短暂,人生不遇。诗人如此劝慰朋友,也如此劝慰自己,越是如此劝慰,越能说明诗人在平时的苦闷之深。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人生短暂,古往今来皆是如此,不必像齐景公那样对着牛山而泣下沾襟。为了更好地劝慰,诗人更进一步,把视野扩展到古今,纵观古今,没有哪个人能够长生不老,长存于世。既然人生短暂是人所共识,那又何必像齐景公那样登山牛山而泣下沾襟呢?无论悲喜,都改变不了人生短暂的现实,既然如此,与其悲伤,不如旷达乐观。

重阳节有登高、饮菊花酒、赏菊花等习俗。在重阳节这天,诗人与朋友遵循习俗登高饮酒,暂时逃离了难得一笑的尘世。于是,诗人故作旷达语来宽慰自己与朋友,以宽解自己和朋友,但越是如此宽解越能见出诗人的情感挣扎,越能见出诗人内心的压抑。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1337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关于母爱的好句好段(关于母爱的优美语段摘抄)

    1、母爱就像太阳,无论时间多久,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感受到她的照耀和温热。 2、母爱是迷惘时苦口婆心的规劝;母爱是远行时一声殷切的叮咛;母爱是孤苦无助时慈祥的微笑。 3、母爱是温热心…

    美文 2022年7月13日
    136
  • 关于无数次崩溃无数次自愈的说说 不断崩溃不断自愈的说说(精选60句)

      一、当了妈后每天都不断崩溃和自愈,一会要永远陪娃长大,一会想要三天自由,一会忍不住吼他。   二、你是不是也一样,习惯性的每隔几天就崩溃一次,又习惯性的自愈,不多悲,不多喜,不…

    美文 2023年2月2日
    82
  • 别董大古诗的翻译(别董大诗词赏析)

    千里黄云白日曛xūn,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 董大:名不详。或以为指董庭兰,当时有名的音乐家,在其兄弟中排名第一,故称“董大”。 黄云:天上的乌云…

    美文 2022年6月14日
    164
  • 关于中秋节古诗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以下是“中秋节古诗”,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1、《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

    美文 2022年11月4日
    97
  • 人生感言2020

    人生感言2020 1、有时候,我们不要想太多,顺着自己的心意就好了。 2、有时候,女人就是这么神奇,不论你曾经沧海还是惊涛骇浪,她都会成为你前段人生的句号,后段人生的冒号。 3、我…

    美文 2022年12月15日
    44
  • 伤感语录:总有一些句子,你看着看着就哭了

      1.伸出双手,想要挽留,抓住的只是你唯美的借口。      2.谁卑微了承诺,放肆了寂寞,又丢下了我?      3.很多时候,你不说,我也不说。就这样,说着说着就变了,想着想…

    美文 2022年11月9日
    7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