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记・刺客列传》有感800字

司马迁虽曾身陷囹圄、惨遭酷刑却依旧豪情万丈,说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或轻于鸿毛。”亦或是在书中毫不留情地抨击汉武帝的昏庸无道;也会借陈胜之口明“鸿鹄之志”。不得不说,太史公是一个极富英雄主义情怀的人,这点也可以从他把项羽归到专为帝王准备的“本纪”里、专门为刺客列传这样个人情感色彩浓郁的做法里窥见一斑。

司马迁本人就是一个极矛盾的人――肉体的残缺与精神的腾飞,那我们也以矛盾的观点去看五位刺客。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曹沫和荆轲。

先看曹沫。“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短短三句,曹沫便给我留下有勇无谋的匹夫形象。再往下读我不禁蹙眉:曹沫劫持齐桓公不过是为自己作战失利鲁国蒙羞所赎罪,不过是进行一场以生命为赌注的赌博而已。但是最终我被他的“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所折服。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曹沫与畏畏缩缩、割地求和的鲁庄公对比鲜明。曹沫功成身退,算是五刺客中比较好的结局了。

再谈荆轲。初读荆轲,令人同情钦佩;再读荆轲,从字里行间却发现他的“义”有些变味了。没错他“倚柱而笑,箕踞而骂”确实慷慨豁达;“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确实不失为一首撼人心魄的悲壮交响曲。细品,却发现矛盾确实多多。

荆轲本是卫国人,他之所以携秦舞阳舍身前往不测之秦,引用原文,是为报太子知遇之恩。这是怎样的“知遇之恩”呢?

太子丹年少时曾在秦国当人质,已经成为秦王的嬴政对太子丹并不友好。后来,他从秦国逃回燕国,寻求报复秦王的方法,但因燕国弱小,力不能及,便谋划暗杀秦王阻挡秦的兼并之势。太子丹四处物色剑客,看中了荆轲。史载,为了让荆轲死心踏地为他卖命,“太子再拜而跪,膝行流涕・・・・・・太子日造门下・・・・・・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以顺适其意。”看看,才认识,就精神物质双满足了,哪算什么“知遇”呀?分明是高价收买!太子丹也非真正信任荆轲。《史记》有云:“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太子迟之,疑改其悔”荆轲仅仅是为刺秦准备,他都不理解、等不及,甚至遣秦舞阳要挟、威吓,从何侈谈“知遇”。

由此可见,荆轲或许只是一个被雇佣的亡命之徒。

用矛盾的观点读《史记・刺客列传》,问世间义为何物。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1567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读《剑桥中国晚清史》有感1200字

    起初读这本书是源于给我们上中国近现代史的大力推荐,此君是一位讲课比较放旷随意却又是真正热爱历史、尊重历史、敬畏历史的好。上课第一天他就给我们提到了关于历史的不真实性的话题,然后推荐…

    读后感 2022年7月14日
    315
  • 《菜根谭》读后感_600字

    《菜根谭》读后感600字 书是本好书,可惜这个版本不好,,Ծ^Ծ,,。看完着实让我揪心。 知足者常乐也,理处如此。非子不悦,而子想多。 都来眼前事,知足者仙境,不知足者凡境; 我希…

    读后感 2022年9月8日
    102
  • 《越读者》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

    《越读者》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今年开始让自己进入慢读书时代,慢慢的读书,读完后,花时间做读书笔记,将书变成自己的。至于怎么拆,怎么写,方法太多了,就先写起来吧! 一、选书理由 越读…

    读后感 2023年2月17日
    27
  • 《海伦・凯勒》读后感600字

    【第1篇】 如果不能看见美丽的彩虹、鲜艳的花朵,你会伤心吗?如果不能听到悦耳的鸟鸣、优美的音乐,你会痛苦吗?如果想要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和想法,却无法张口,你会绝望吗?但是海伦&mi…

    读后感 2022年7月2日
    125
  • 筑梦路上读后感1000字

    浙江处处好家风 ――读《筑梦路上》有感 翻阅了《筑梦路上》这本书后,一篇名叫《浙江处处好家风》的文章引起了我的兴趣。我问:“家风是什么?”说:“家风通常是指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

    读后感 2022年6月20日
    114
  • 《帷幕》读后感_1000字

    《帷幕》读后感1000字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曾有过这样一个小老头——他有一颗鸡蛋般圆溜溜的脑袋;他有两撇浓密上翘的滑稽的小胡子;五短身材、其貌不扬却十分爱照镜子;有洁癖却是真正…

    读后感 2022年9月6日
    17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