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给工作或是在上学的朋友

〖摘要〗于是着急了,也想每月拿个七八千上万的工资,也想周末可以出去花天酒地,也想找个妹子把证领了,然后闭门造人。 下面小编提供了一篇《送给工作或是在上学的朋友》,不妨阅读阅读。

  送给工作或是在上学的朋友
  
  博士第二年,其实博士生涯开始也没多久,我突然想放弃了,为此挣扎了很久,虽然挣扎的时间并不长,但是这个想法就想伊甸园的苹果,不断诱惑我,刺激我,左右着我的情绪。但是到了现在,逐渐淡了,我想我会继续坚持下去,拿到博士学位。
  

送给工作或是在上学的朋友

  我把我的这段心路历程记录下来,也许以后迷茫的时候,可以再翻翻。
  
  得益于发达的网络媒体,这个时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充满诱惑,看到以前的同学往返于国内外,周末出去游山玩水,喝酒唱歌;看到以前的同学开始谈婚论嫁,忙着结婚、领证、各种写真,恩爱幸福;再看看自己,苦逼的坐在实验室,一个月1千多补助,读个博士要5-6年,怎么想怎么不划算。
  
  于是着急了,也想每月拿个七八千上万的工资,也想周末可以出去花天酒地,也想找个妹子把证领了,然后闭门造人。
  
  说实话,我曾经就是这么想的……
  
  尤其是发现坐在实验室看论文,一遍两遍三遍看不懂,经常被老板批这个不行,那个不行的时候,更加郁闷。数次想说,我不读了,直接卷铺盖出去赚钱去了。
  
  可是仔细想一想,读博真的没用么,把你扔到公司里去,你就能保证比待在实验室更好,你一定会活的更开心?
  
  其实并不是,我只是单纯的执着于比。
  
  跟师兄们比成就?比不过,人家发了多少paper,我看懂了多少paper,这没法比;跟工作的同学比拿的钱多?人家每月还要交税,我这都不够交税资格,那这么比有啥意义呢,我并不清楚,从小的教育只告诉我要跟人家比,人的愤怒往往是出于对自己无能的不满,这话说的真不错。
  
  或者常常的还会有借口,比如我不喜欢这个领域,对这个不感兴趣啥的。有多少人真正了解自己的兴趣?能不能写的下来?为了你的兴趣,你又愿意付出多大的努力呢?这样一想,似乎自己喜欢的东西也没那么可爱了。
  
  对自己现在做的事没啥兴趣,这其实是一个常态,大部分人都这样,不同的是态度。你愿意为手边的事花多少心思,决定了你的收获能有多大,随便搞搞是一天,认真钻研也是一天。时间都是一样的流逝,不同的是,你成长了多少呢?
  
  大部分的年轻人其实都会焦虑,大学毕业想找个年薪十万的工作,哪个公司钱多就跳槽去那里,然后赶紧买套房子,讨个老婆,准备生娃,一切赶在30前,等四五十岁后,然后准备换个轻松的工作,做点自己想做的事。
  
  可是真的要这么急么,直接从现在跳到60岁,儿孙满堂,光荣退休好不好?
  
  人生没有好坏对错,每个人都只能经历一次,最重要的是你以什么标准来衡量呢?是赚钱的多少么?那么赚钱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呢?假如你赚够了500W,你准备干啥呢?做你喜欢的事?还是买套房子接着上班?
  
  人生是一条单行线,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走法,关键是你看到了沿途的风景么,你活的快乐么?
  
  大部分的人都不开心,工作的在想,要是当初我读研了,那肯定收入比现在高了吧;读研的在想,要是我早点工作,说不定现在已经是XXX经理了。
  
  又是一个围城,看到了吧,这就是现在的社会,大家共用一套价值标准,谁赚的钱多,谁就是成功人士!王朔看的真透,“什么成功,不就是赚了点钱,被一帮sb知道了么!”但就算钱真的变多了,然后呢?不清楚自己的真正需求,于是无数的钱财又变为奢侈品,易耗品,房屋租主权,或者变成小三的月钱,满足了物质的欲望后,却满足不了自己内心的需求,于是继续空虚不满,周而复始……
  
  真正的富有,是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满足,不攀比,不张望,专注于自己,用心钻研,用心生活。
  
  好比读博士,花上几年时间,静下心钻研,思考一些可能你以后再没有机会想问题,能够顺利拿到学位毕业的,绝对都不是混日子的,个个都是有强大的执行力,时间观念很强,思维活跃之辈。博士学位都能拿到,你干啥不行?
  
  其实不论读不读博士,或者从事别的行业,人生虽然有着多种选择,但你既然选择了,就不用后悔。选择这条路,行!选择那条路,也行!最怕的是,你走着现在的路,还想着另一条路,时刻想着该不该跳过去,多少时间就在这蹉跎中错过了……
  
  用心、专一,才是真正的生活态度。
  
  stay hungry,stay foolish。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300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想起老妈妈

        同车上班的三位女同志,随着新年的临近,开始忙着往家搬“年货”了。    每天刚一上车,电话就不停地响起。多数都是老妈打来的…

    2022年5月27日
    169
  • 海伦凯勒的故事关于海伦凯勒的故事

      海伦凯勒的故事关于海伦凯勒的故事(一)  文/朱佳琳  海伦·凯勒是美国着名作家和教育家。一八八二年,在她一岁多的时候,因为发高烧,脑部受到伤害,从此以后,她的眼睛看不到,耳朵听不到,后来,连话也说不出来了。她在黑暗中摸索着长大。

    励志故事 2017年2月8日
    1.7K
  • 人生的门要自己去开启

      人生有很多道门,不管有锁没锁,不管是开是关,总要试著自己动手开门。   就算前门不开,可以试试侧门或后门。   就算没有侧门,更别忘了,还有窗子可试呢?   就算窗子都关了,你…

    励志故事 2022年6月29日
    150
  • 你不喜欢的每一天,不是你的

      身高一米六五,体重要维持在49到52公斤,这是我给自己定下的任务。身为自己服装品牌的模特,能穿进中号衣服是必须的,无论是试穿样衣还是拍新品圖片,这些数字所代表的身体都不胖不瘦刚…

    励志故事 2022年6月29日
    158
  • 借个胆成功

      1997年,台湾联经出版公司推出了全球第一套《魔戒》的中文译本《指环王》,但是,销售情况不佳。台湾一个名叫朱学恒的电子工程专业毕业生,平时最爱读魔幻小说,他在读完英文版《魔戒》…

    励志故事 2022年6月29日
    164
  • 风雨中的补鞋人:一个平凡人的人格力量

      有的人纵然相识甚久,若干年后未必能真正记得起;有的人或许只有一面之缘,甚至连姓名、相貌都很模糊,却能足以让你铭记。   在每日上下班的林阴道上,我不定期地总能瞧见一位补鞋人静静…

    励志故事 2022年6月29日
    16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