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篇经典古文,读懂了受益一生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尊重所有人,比如孩童。尊重所有有道理的论述,即使说出这句话的是个孩童。

两个小孩子在讨论太阳距离的远近问题,孔子是一个智者,面对两个小孩子的议论,他没有轻视,仔细倾听后,认为他们说的都十分有道理,所以没有轻易判断谁对谁错。

尊重来源于内心的修养,我们的判断来源于议论是否正确,而不是“看人下菜碟”。我们应该尊重所有有道理的论述,即使说出这句话的是个孩童。

6篇经典古文,读懂了受益一生

《晏子使楚》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人欲辱人,必会自取其辱。

晏子是齐国人,身材短小,口才出众。他出使楚国时,楚王几次羞辱晏子,都被晏子巧妙的回击,楚王落得个自取其辱。

人的一生,总有一些人以消费他人的缺点、窘迫之处,以达到羞辱他人的目的,保持或体现自己的优越感。孰不知,你在羞辱他人的时候,体现了自己人格中的缺陷和丑陋的一面。

俗话说:敬人者,人恒敬之。有一位哲人说过:我以为别人尊重我,是因为我很优秀。慢慢的我明白了,别人尊重我,是因为别人很优秀。

6篇经典古文,读懂了受益一生

《愚公移山》(节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所有的伟大的工程,都是一步步完成的。只要有信念,坚持不懈,就会达到目的 。

愚公想要移山,却被邻叟嘲笑异想天开,愚公说,我子孙万代都坚持做这一件事情,一定可以达到目的 。

所有被嘲笑异想天开的梦想,在无数的努力之后,都会实现,一如《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的冠军:外卖小哥雷海为。

努力+坚持,才能走向成功。

6篇经典古文,读懂了受益一生

《陋室铭》

唐·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不陋,来源于内心广博的学识和所结交的益友。而非豪华的外表和装修。

刘禹锡写下这篇古文时,正是永贞革新失败,被贬到安徽和州为通判时,当地知县故意为难他,给了他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刘禹锡愤然写下这首《陋室铭》,以证“陋室不陋”。

任何时候,改变人的是心境,而不是环境。让人欣慰的不是房间大小,而是学识广博与否。如果我们也有刘禹锡的乐观与通达,那么,居于任何困难的环境,都能像他一般:陋室不陋。

6篇经典古文,读懂了受益一生

《田忌赛马》

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

当问题或事物进入死胡同时,不妨换一个角度去想,说不定会柳暗花明。

齐国大将田忌与齐威王赛马,双方的马都分为上等马、中等马、下等马,同等的马比赛,田忌的马始终都不如齐威王的马。孙膑给田忌出主意:用上等马对齐王的中等马,用中等马对齐王的下等马,用下等马对齐王的上等马。田忌果然赢得了比赛。

田忌一直胜不了齐威王,十分沮丧,看似无解的题目,只要我们换个思路,说不定就会柳暗花明。

任何时候,不要轻言放弃,当进入死胡同的时候,不妨换一个思路,说不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6篇经典古文,读懂了受益一生

《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学习是顶顶重要的事。而且,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在学习的时候,不要因为学生比自己优秀,就妄自菲薄,学习有早有晚,有差距很正常,只有保持一颗永远好学的心,才能不断进步。

6篇经典古文,读懂了受益一生

人生在世,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或事情,在面对新生事物时,保持一颗学习的心;面对困境时,保持豁达的胸怀;任何时候,尊重他人,不论是言行,还是人格;遇事疑难时,换个方法去解决……如此这般,我们才会成为一个人格高尚的人。

源自:中华诗文学习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3709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曾子《立节》文言文原文

    曾子《立节》文言文原文   士君子之有勇而果于行者,不以立节行谊,而以妄死非名,岂不痛哉!士有杀身以成仁,触害以立义,倚于节理而不议死地;故能身死名流于来世,非有勇断,孰能行之?子…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731
  • 《邴原泣学》文言文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以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72
  • 文言文阅读中常见的官名

    文言文阅读中常见的官名   1、守。战国称郡守,汉改太守,为一郡的行政最高长官。秦分三十六郡,比县大。相当于现在的省辖市市长。   2、史。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州,刺史掌管一州军政大…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59
  • 《晋书王羲之传》文言文翻译

    《晋书王羲之传》文言文翻译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以下是《晋书王羲之传》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61
  • 《记棚民事》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记棚民事 梅曾亮 余为董文恪公作行状,尽览其奏议。其任安徽巡抚,奏准棚民开山事甚力,大旨言:与棚民相告讦者,皆溺于龙脉风水之说,至有以数百亩之山,保一棺之土,弃典礼,荒地利,不可施…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77
  • 山水田园诗歌的概述及鉴赏训练

    山水田园诗 (一)山水田园派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歌咏田园生活,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   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6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