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佛心禅语禅悟 一
一、心求形,形推心。一个人若有良好的心,其外在举止行为必能改进,他的心灵也会随之光明。心与形的表里一体,可导引我们步入成功快乐的人生。
二、空空虚虚地念
三、修行如果不把自己的错误去掉,而想追求生命的解脱,那是缘木求鱼。——元音老人
四、人与人常因嗔恨而反目成仇。其实应以慈悲宏观的胸怀,在嗔恨之处
五、不管是基于一种什么样的心态,也不管你的意见是对是错,是好是坏,一旦你主动提出来,你就侵犯了他人的自我!
六、不杀生而能放生,你就能获得长寿。
七、众多功德之中,爱语利行及称赞如来,都说明赞叹是很重要的。平常我们只要对花草赞美爱护.对小动物表示喜欢爱护,花草会长得茂盛.小动物也会更活泼可人,对人常予赞美和爱护,功德效益更显着。佛教以随口赞叹作为修行,只要你常以感恩惜缘的好心,随时随地真诚地赞美别人,使别人因你的赞美而欢喜,也是一大功德。
八、那位母亲是要告诉她的女儿:爱,无需刻意去把握,越是想抓牢自己的爱人,反而容易失去自我,失去原则,失去彼此之间应该保持的宽容和谅解,爱也会因此而变得毫无美感。
九、莲花生在被人遗忘的废物和污泥中,仍然放出悦人的芳香,宛如佛弟子在爱欲强烈的人群中,而能散发着智慧的光芒。——《佛陀的格言》
一零、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君。——苏东坡
一一、行善要及时,功德要持续。如烧开水一般,未烧开之前千万不要停熄火候,否则重来就太费事了。——证严法师
一二、空洞的道歉一点价值也没有。道歉或许可以为错误的行为做出解释,却无法使行为造成的伤害复原。只有真诚的道歉才是有帮助的。让别人向我们道歉很容易,但真正重要的是要别人改正自己的行为。只有人们愿意改正自己的行为时,道歉才有助益。
一三、修行就是修正你的想念.行为。若是你的想法不对.看法不对.行为做得不对,就要改正,这就是真修行。—一耕云先生
一四、学佛要学活的佛;打坐求禅,要学活禅。平日生活里,举止动作无不是在禅中,这才是真正的活禅。一证严法师
一五、他的一个师弟看他一脸苦瓜相,问他怎么回事,他就把师父的话一五一十告诉了他的师弟。
一六、完善.自我超越,就会官运亨通,事业发达。
一七、不妄语而能诚实,你就能获好名誉。
一八、得饶人处且饶人。凡事不要太计较.不要太执着,问题才能协调解
一九、在人际交往中,孔子的这句话同样适用,也就是说,以他人为师,除了可以促进自己成长之外,也可以满足对方的优越感及虚荣心。
二零、适应性强,处世有弹性,为人温柔和善,待人接物不以自己为中心,能够为他人着想。乐观,能往好的方面着眼,悲观念头少,个性开朗少阴暗面。为人随和,能够乐于协助他人,且不妨碍他人自由,凡事容易心存感谢。
二一、佛陀对于人们生活中的经济问题,曾在经典中明白地指示了其来源与运用的原则。目的正是为了建立人们正常的经济生活。
二二、禅是在醒觉自在的生活中流露出来的自然,而不是加给生活一些勉强的约束刻意作出来的。——郑石岩
二三、元德法师道:禅心就是你我一如的心.圣凡一致的心.包容一切的心.普利一切的心。
二四、首先,之所以建议你如此谨慎地处理自己的心事,是因为倾吐心事会显露一个人的脆弱点,这种脆弱点会改变他人对你的印象,虽然有的人欣赏你人性的某些方面,但有的人却会因此下意识地看不起你。最糟糕的是,一旦你的脆弱点被别人把握,在他日与你争斗时,它们就成了你的致命伤。尽管这种情形不一定会发生,但你必须提防。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你是出于信赖才向对方道出心事,但对方有可能是一个小人,你不就陷入麻烦了吗!
二五、禅师说道:保持一颗清净纯洁的心,其道理也是一样。我们的生活环境像瓶里的水,我们就是花,唯有不停净化我们的身心,调运我们的气质,才能不断吸收到大自然的食粮。
二六、当知佛境界充遍,故众生境界亦复充遍。离佛境界外,别无众生境界;舍众生境界外,别无佛境界。——《天目中峰和尚广录》
二七、【经典佛心禅语三】
二八、山高水深是佛境界,日上月下.云腾鸟飞是佛境界,明色暗空.坏空成住.三涂六趣.九有四生.炉炭镬汤.诸恶苦趣是佛境界。——《天目中峰和尚广录》
二九、野色更无山隔断,天光直与水相通。——《宏智禅师》
三零、第二,你在对方心目中要够分量。所谓人微言轻,如果他一向敬重你,那么他有可能接受你的意见,但表面听从,私下不理的可能性也很大。如果分量不够,那就别自讨没趣了。
三一、你也许会说,我对自己的好朋友应该可以说说心事吧!不,也不可随便说出来!哪怕是最要好的朋友,你要说的心事还是要有所选择,因为作为终生之友是难上加难的,你今天的好朋友未必明天也是好朋友,这一点你必须了解!
三二、有位女施主,家境富裕,却一直郁郁寡欢,连个谈心的人也没有。她特地请教元德法师,如何才能具有魅力,赢得别人的喜欢。
三三、因为学了佛的人好像什么也不求了,显得特别消极,所以不好。
三四、佛教说身内外四大不调能生四零四种病,修禅定得法者,可以祛除和治疗四零四种病。智凯《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卷宗四说:夫坐禅之法,若能善用心者,则四百四病自然瘥矣。
三五、在忧伤时给予喜悦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