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应从第一份工作开始

“如果可以没有任何限制地到一个地方度假,您最愿意选择哪个岛?”这不是一个旅游意向调查,而是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个最平常的测评。

  眼下,正是在校生求职的高峰,有关专家提醒求职者,职业生涯规划应从第一份工作开始。

  2004年4月北森公司与新浪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科研所开展的“第一次就业调查”的结果表明:33.2%的人是“先就业后择业”,三分之一以上的人把第一份工作当成职业的跳板,而16.3%的人“没有太多考虑”,是跟着感觉走选择了第一份工作。大学生就业后1年内,有一半的人换了工作;两年内,有近四分之三的人跳了槽。而且,在寻找第一份工作时,有24.6%的人完全没有考虑过职业规划问题,66.8%的人考虑过但不全面,只有8.6%的人比较充分地考虑了职业规划问题。

职业生涯规划应从第一份工作开始

  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为工作而忙碌的人越来越多――跳槽的多了,但是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的人也多了。但是,真正能理智地给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的人却很少。正如一位职业生涯资深规划师所说:“许多人在失业、就业压力下,‘找到工作就行’成为最高指导原则,盲目就业。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在学校所学的专业和正在从事的工作没有什么交集,而自己的兴趣和所学专业、正在从事的工作也没有交集。”

  从一个实事中找到另一个实事

  那么到底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呢?资深职业生涯规划师周伦女士说:“就是从一个实事中找到另一个实事。”也就是根据求职人员自身的人格、兴趣、掌握知识等多方面的特点,找到求职人员真正适合从事的职业。

  这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但是,就是这么一个看起来简单的过程,很多求职者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却无法找到自己真正适合的是什么”。

  周伦讲述了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一位出版商非常痛苦地找到周伦,他不知道自己今后将如何发展。当规划师问他最擅长的是什么时,他想了半天仍然回答自己擅长的是:出版、发行。“很多求职者没有弄清楚自己的兴趣和自己曾经从事的职业之间的关系。”周伦说。

  周伦介绍说,一次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通常分为8步:导入职业生涯规划理念、自我评估(兴趣和人格评估)、自我探索、职业调查与分析、职业生涯计划、职业准备、成功工作、反馈调查。

  其中,关键的步骤是自我评估和自我探索,“因为,只有清楚地认识自己才能作出合适的职业生涯规划。”这其中的关键是弄清楚Being(我是谁)和Having(我有什么)的问题。为了分清“我是”和“我有”的关系,资深职业规划师杨开用简单的两个圆进行了解释。

  人们出生的时候就是一个“圆”:“我是”。随着自己慢慢长大,“我是”这个“圆”旁边又慢慢地发展出了一个“圆”,这个“圆”包含了“性别期待”、“家庭期待”和“文化期待”,这个“圆”是“我有”。随着继续长大、教育程度不断加深,通常,“我是”和“我有”两个“圆”的距离越来越远。

  很多人找工作时更多地考虑的是“我有”这个“圆”,渐渐忽略了“我是”,这样的工作并不真正是适合自己的。

  其实,职业生涯规划的任务就是给求职者找到“我是”这个“圆”。尽可能地找到“我是”和“我有”的交集,找到两方面的连接。

  从事职业生涯规划的人才匮乏

  求职者们没有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科学规划,与我国目前从事职业生涯规划的人才不足也有很大的关系。仅以上海人才市场为例,每年到该市各级劳动力市场登记求职的人员近60万人,到人才市场求职的也约有200万人。如果按照国外的职业规划/指导人员的平均服务人数―――每3000名求职者配1名职业规划师进行计算,上海市至少需要1万名以上的职业规划师。

  北森2005年7月份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也表明:曾经接受系统职业生涯规划服务的群体仅占5.2%,这说明大部分学校的就业中心尚没有提供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或服务体系并不完善。其次,社会层面也缺少相应的服务机构或组织。面对职业困惑,70%以上的人表示“需要”或者“非常需要”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但在实际生活中,选择专业机构对自己进行指导的学生仅占1成。

  职业生涯规划业的软肋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与国外相比,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业存在着几个明显的不足。

  首先是整个行业还不成熟。我国由于长时间受计划经济影响,在很长时间内不存在失业压力,基本不存在就业困难,因此,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指导也失去了实际的意义。在改革全面启动后,特别是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大,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指导也越来越紧迫地排上了议事日程。但因为缺少积淀,所以行业内从业人员的认识、指导思路和方法普遍需要提高,人们接受职业规划的概念,接受由第三方提供职业指导的服务方式也需要一个过程。

  其次是理念上的差距。国内的职业指导人员存在一种错误认识―――职业规划、职业指导就应该有一个结果,就应该告诉来咨询者、来寻求规划帮助的人,路应该如何来走。而国外成熟的职业规划指导思想是:职业规划是一个过程,一个不断自我探索的过程。来寻求规划帮助,接受咨询的人员应该得到的是一种方法,一种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发布日期:2005-03-30 作者:  来源:中国青年报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420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IT运维有哪些发展方向

    IT运维是一个定义相对广泛的职业,虽然很多用人单位都设有这类岗位,但对这一职业的工作内容要求却各不相同。而无论用人单位的需求是什么,在从业过程中让自己的专业技术不断提升、不断拓宽知…

    2022年7月9日
    205
  • 职业规划案例:她最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外科医生

    阿芳是学中医的,拥有硕士学位,今年快30岁,是一个很好相处的女士。她来成功职业指导中心咨询职业定位,在提供了全部测试资料后,她等了近一个月,一直不见给她的《性格与天赋分析和职业定位…

    2022年5月27日
    236
  • 坚持3个原则,大家的人缘会越来越好

    身为职场人士,我们就必须要成熟、要专业,要做任何能够对我们事业发展有帮助的事情。不往好的方向努力,怎么可能会成功呢? 人际关系的处理,也是我们日常工作中不可跳过的一个部分,只有把人…

    2022年5月17日
    188
  • 没有离职证明求职会面临什么障碍

    虽然说要想得到好的生活条件或是让自己能够衣食无忧的前提就是要有工作,有了工作之后才能够有保障这些的钱,虽说谈钱是件很现实的事,但有钱总比没钱来的要好呀。但我们人对一项工作的热情总是…

    2022年5月17日
    188
  • 毕业还没有找到工作,怎么办?

    现在应该做的不是放任自己陷入焦虑之中,虽然没有找到工作会让人很丧气,怀疑自己。 但是事情并没有糟糕到什么都不能做的地步。 现在该做的就是调整心态! 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很正常,不用给自…

    2022年5月30日
    276
  • 想加薪又不知道怎么提,该如何和领导谈?

    这几天,出现了一件让普通打工人二胖喜忧参半的事。 校招季来临,刚工作一年的二胖得到了和经理一起去全国做宣讲的机会,梦寐以求的事终于实现,高兴的他像打了鸡血一样成天只想着工作。在整理…

    2022年5月24日
    23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