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阐释》读后感800字

《反对阐释》是苏珊·桑塔格的文集之一,里面有非常多的批评作品。而其中的标题则来源于第一部分的第一篇文章:《反对阐释》。

在桑塔格看来:“当今时代,阐释行为大体上是反动的和僵化的。像汽车和重工业废气污染城市空气一样,艺术阐释的散发物也在毒害我们的感受力。”

想要知道桑塔格为什么反对阐释,那么我们首先应该知道阐释是什么。在原文中她是这么说的:“阐释是以修补翻新的方式保留那些被认为太珍贵以至不可否弃的古老文本的极端策略。”拿“替父从军的花木兰”举例,这个故事不过是讲一个女孩儿替父亲打仗,女扮男装的故事,而这个文本放在当下似乎又衍生出了别的什么含义。

人好像总是在寻找一种可以解释万物终极奥义的,一劳永逸的方法。放在艺术作品中也一样,若是这幅画抽象到看不懂,不能理解其背后的意义,这幅画仿佛就没有价值了。“通过把艺术作品消减为作品的内容,然后对内容给予阐释,人们就驯服了艺术作品。阐释使艺术作品变得可以被控制,变得顺从。”

这种感觉是不是好像总出现在语文试卷上的阅读理解里面,出题者让你去阐释作者的中心思想,让你去阐释作者到底表达了什么。但更可恨的是,这种题目下的答案往往被要求是与出题者相似的,不然就白白浪费了自己的墨水,得不到分数。这种阐释正是桑塔格所反对的阐释,即单一的阐释。这种单一的阐释使得作品被困在这种阐释里面,作品也就因此失去了生命力。

比起阐释,桑塔格认为更需要的去感受。不要试图去理解艺术作品背后的意义,事实上这些作品的背后没什么乱七八糟的意义。读后感www.simayi.net鲁迅之所以能写出这些小说和散文不是因为鲁迅自己想要写什么大道理,他的作品之所以能让许多人为之动容的原因往往是因为他所描写的这些事情是真实的,是能让人感同身受的,而不是什么“描述旧社会的黑暗”这种虚无缥缈的话术。

“艺术作品,只要是艺术作品,就根本不能提倡什么,不论艺术家个人的意图如何。最伟大的艺术获得了一种高度的中立性。想一想荷马和莎士比亚吧,一代代的学者和批评家枉费心机地试图从他们的作品中抽取有关人性、道德和社会的独特“观点”。”

艺术作品不过就是时代的见证,它不会自己去发表观点,他只是在描述一件能让你感同身受的事实。而观影者,阅读者的所要做的就是去感受,然后得出自己心中的答案。就好像《信条》里所说的那样:

“不要试图理解它,去感受它。”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5944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地雷战》观后感300字

    今天我和一起看一部电影叫做《地雷战》。是抗战时期的老片子了,所以还是黑白的电影。电影讲的是在抗战时期最艰难的时期,八路军和民兵老百姓于寇斗智斗勇,用自己研发的各种地雷打败了日军,取…

    读后感 2022年7月1日
    498
  • 《蚂蚁过河》读后感800字

    《蚂蚁过河》读后感800字: 今天,我读了蚂蚁过河这篇文章,通过文中故事的启发,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团结才能达成目标,只有力往一个地方使,才能发挥每个人的潜能,才能面对困难不留遗…

    读后感 2023年2月15日
    61
  • 成长不烦恼征文四年级读后感

      烦恼是我们大家中最厌恶的东西之一,甚至于成为我们童年生活中很大片的心理阴影。可是这些对于本书的主人公亮亮来说,却是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他靠自己的乐观、积极成功地攻破了他的生活烦恼…

    读后感 2022年11月6日
    70
  • 《五四班的网虫们》读后感600字

    这个,我读了一本好书――《五四班的网虫们》。 这本书主要讲了五四班有许多特迷网游和开心网,以至于上课老打哈欠,下课泡网吧不回家,甚至为“偷菜”大打出手,最后绿绿想方设法帮们成功克服…

    读后感 2022年7月11日
    138
  • 读《月亮与六便士》有感800字

    读《与六便士》有感 在遥远的不能再遥远的地方,有一座平和安宁的小岛―塔希堤。平和与安宁包围着的是一片月光倾洒,伴着一位追逐月亮的“病人”。年轻的经纪人查理斯先生家庭美满,拥有牢靠的…

    读后感 2022年6月29日
    132
  • 《牵小狗的女人》读书笔记心得感悟1500字

    《牵小狗的女人》读书笔记心得感悟1500字: 读书真的需要点缘分,碰到什么书,能不能读得进去,都是说不准的。记得之前好几次拿起契诃夫的短篇小说集——因为没读过几本书,所以曾经也有几…

    读后感 2023年2月16日
    3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