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阐释》读后感800字

《反对阐释》是苏珊·桑塔格的文集之一,里面有非常多的批评作品。而其中的标题则来源于第一部分的第一篇文章:《反对阐释》。

在桑塔格看来:“当今时代,阐释行为大体上是反动的和僵化的。像汽车和重工业废气污染城市空气一样,艺术阐释的散发物也在毒害我们的感受力。”

想要知道桑塔格为什么反对阐释,那么我们首先应该知道阐释是什么。在原文中她是这么说的:“阐释是以修补翻新的方式保留那些被认为太珍贵以至不可否弃的古老文本的极端策略。”拿“替父从军的花木兰”举例,这个故事不过是讲一个女孩儿替父亲打仗,女扮男装的故事,而这个文本放在当下似乎又衍生出了别的什么含义。

人好像总是在寻找一种可以解释万物终极奥义的,一劳永逸的方法。放在艺术作品中也一样,若是这幅画抽象到看不懂,不能理解其背后的意义,这幅画仿佛就没有价值了。“通过把艺术作品消减为作品的内容,然后对内容给予阐释,人们就驯服了艺术作品。阐释使艺术作品变得可以被控制,变得顺从。”

这种感觉是不是好像总出现在语文试卷上的阅读理解里面,出题者让你去阐释作者的中心思想,让你去阐释作者到底表达了什么。但更可恨的是,这种题目下的答案往往被要求是与出题者相似的,不然就白白浪费了自己的墨水,得不到分数。这种阐释正是桑塔格所反对的阐释,即单一的阐释。这种单一的阐释使得作品被困在这种阐释里面,作品也就因此失去了生命力。

比起阐释,桑塔格认为更需要的去感受。不要试图去理解艺术作品背后的意义,事实上这些作品的背后没什么乱七八糟的意义。读后感www.simayi.net鲁迅之所以能写出这些小说和散文不是因为鲁迅自己想要写什么大道理,他的作品之所以能让许多人为之动容的原因往往是因为他所描写的这些事情是真实的,是能让人感同身受的,而不是什么“描述旧社会的黑暗”这种虚无缥缈的话术。

“艺术作品,只要是艺术作品,就根本不能提倡什么,不论艺术家个人的意图如何。最伟大的艺术获得了一种高度的中立性。想一想荷马和莎士比亚吧,一代代的学者和批评家枉费心机地试图从他们的作品中抽取有关人性、道德和社会的独特“观点”。”

艺术作品不过就是时代的见证,它不会自己去发表观点,他只是在描述一件能让你感同身受的事实。而观影者,阅读者的所要做的就是去感受,然后得出自己心中的答案。就好像《信条》里所说的那样:

“不要试图理解它,去感受它。”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5944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我要做骑士英雄》读后感500字

    【第1篇】 盼望已久的终于到了,我要开启我的“书海之旅”。《我要做骑士英雄》这本书让我回味无穷,博物馆里的名人肖像看得太多,觉得不够生动,特别崇拜某一位名人,想和他见面聊一聊,早说…

    读后感 2022年6月12日
    250
  • 《艰难的归程》读后感400字

    【第1篇】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书名叫《艰难的归程》。这本书的主角就是一只被宠物场抛弃的杂种狗,在经历了逃脱,求生的过程中被改造成了一个冷酷的生存机器……具体的故事是这样的:一只本在…

    读后感 2022年7月31日
    118
  • 《红丸觉醒》读后感600字

    《红丸觉醒》读后感600字! 今晚又去接一个女生下班,总的来说还是有点失败的,原因就在于,我胆子还是太小了,没有那种奋不顾身的冲动,说来实在惭愧,事后还被她闺蜜取笑了,不过我觉得还…

    读后感 2023年2月5日
    81
  • 那声音,甜在我的心里

    这是一篇读后感7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在我童年的时候,有两个母亲:一个是我生身母亲,另一个是我的小学老师。 我是在母亲的呵护下愉快、健康成长的。幼稚的记…

    读后感 2022年10月23日
    37
  • 《花冠病毒》读后感800字

    《花冠病毒》读后感800字! 《花冠病毒》是中国知名作家毕淑敏老师以2003年的非典为背景创作的一部小说,距今已经过去了17年。然而这一次导致所有人禁足已经将近三个月的疫情,更让本…

    读后感 2023年2月5日
    41
  • 一蓑烟雨任平生读后感1000字

    诗与远方,家国天下 ――读《一蓑烟雨任平生》有感 正值夏末,晚风轻抚,我倚在窗前看水色天边,拥着一整片星河的璀璨与希冀,我伸手又捧起季羡林季老所著的书。季羡林老先生,他博古通今,学…

    读后感 2022年6月21日
    54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