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瑟而歌》读后感800字

作者:梁少侠

诗歌是梁惠王手下那只牛,谁都能砍一刀,但不是谁都如庖丁那样切中肯綮,所以解读评判诗歌实际是一个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它不仅需要你看懂句子、看懂句法,更重要的是,需要你看懂诗人的心在哪里停顿、哪里省略、哪里破折、哪里着重、哪里感叹、哪里完结……

寻常的诗歌解读有两个路径,一个是从诗人的身世境遇出发,一个是从词句本身入手,但这两条路径都有难以逾越的关隘,一方面,境遇是一种动态演化的过去完成时,而一首诗则是凝固在某个当下的,丰盈的境遇是很难囊括某一阶段的心境的,就像你很难用一个大海去解释一块礁石,另一方面,以词句本身来说,因为语言自身在被理解方面的歧义和多变,纯文本的解读一不小心就容易误入歧途,导致或浅薄或臆想的结果。

可喜的是,作者另辟蹊径,创造了一条新的解读之路,就是将诗人的书信、对谈、自述等等一手的信息融入在文本解读中,直接的参考资料就是诗人自我的陈述,这样就使得诗歌的解读更显得诚恳真挚,也更加贴近诗人本心。

于是,我们看到:

林徽因虽然贵为“理想型女神”,但她不相信“理想的爱情”,而是通透地看到了爱和友谊的残酷复杂,并在“整理和消化自己的痛苦中”,创造出“独属于自己的‘形式的生命’”,完成了“爱和友谊的攀登”;

穆旦一边进行语言的拓荒,创造复杂的矛盾句法、强调句式,一边则保持着“诚与真”,“在两样表面没有关系的旧事物之间找到新的联系,从而把新的生命力同时注入到了这两者之中”;

顾城的悬疑故事并非他的传记,他的传记就是他的诗,在诗里,顾城提供了自己生命的幻灯片,也“提供给我们一个审视自我的机会”;

海子的诗是对实体的表达和倾述,而不是再创造,他想通过诗“把自己从大众中救出来”,也借由诗的力量,“把自己从自我中救出来”;

马雁对文字的耕耘,不是对日常生活的逃离,而恰恰是一种“以自身全部精力所进行的生活”。

作者写的5位诗人都是逝者,但文字中透露的却是“他们作为现在进行时态的生,而非过去完成时态的死”,虽然书中华丽的解读还是略显艰深,不过起码打破了“某种不可表达的文本冻土层”,也算在“云霞满纸”中一窥现代诗的光亮。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5957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为自己加油》读后感400字

    【第1篇】 邵正宏写的这篇《为自己加油》书中有一位很不自信的小伙子,名叫吴志飞。有时请他回答问题或上台等等,他都会揉揉手犹豫一会。 有一次,在的铃鼓旗队中,吴志飞本来以为自己肯定不…

    读后感 2022年8月6日
    82
  • 《弟子规》读后感400字

    【第1篇】 《弟子规》这本书是少儿诵读经典之一,是古代圣贤的智慧结晶,它以无尽的思想光辉指引人们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前进,是教育子弟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再一次读弟子规的书,使我…

    读后感 2022年8月7日
    75
  • 智慧背囊读后感400字

    【第1篇】 里,我读了《智慧背囊》里的一篇小故事――我们不做鲨鱼。 这个故事是说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将一只最凶猛的鲨鱼和一群热带鱼放在同一个池子,然后用强化玻璃隔开。最初,鲨鱼每天不…

    读后感 2022年7月17日
    90
  • 读《小学生之友》有感600字

    【第1篇】 今天,我在自己喜欢的杂志《小学生之友》中读到了一篇文章,题为《生活是自己创造的》,读后颇有感受,令我受益匪浅。 文章主要讲的是:一位老木匠准备退休回家安度晚年。因为老木…

    读后感 2022年6月26日
    95
  • 《复仇―给一个孩子讲的故事》读后感1000字

    有路的地方,我都要走遍 ―《复仇―给一个孩子讲的故事》随笔 一缶蜜茶,却欠半只素烛,帘外月光似作弥补。 我无法重现汪先生设定的开篇情境,却已然身在文中、挂单入寺了。 这是一间没有精…

    读后感 2022年5月27日
    214
  • 《百分百小美女》读后感500字

    人们往往会称赞有美好品质的女孩子真“美”。现在,“美女”一词,不仅仅是形容外表上的美貌,还会形容人们美好的心灵以及品质。 《百分百小美女》一书用一个可爱的小女生――蔡波波在成长过程…

    读后感 2022年6月19日
    11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