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信仰》读后感800字

作者:海上明月共潮生

1、读这本书的目的

奈保尔的文字我很喜欢。这本书是我读的第二本他的书。以后应该还会继续读他的其他系列。叹息《重返加勒比》太短,这回读个他的长篇大作。喜欢他的文字的原因是他描写特别细致,每个人物的动作、语言和我作为旁观者的总结以及当时的天气、交通状况等都事无俱细地写的好清楚。这一多半可能还有译者的贡献。

2、读这本书的感受

人类如此弱小,需要某种信仰的力量来慰藉自己,守卫自己,以度过那些无聊、空虚或者恐惧的日子。

杜兰特在《文明的故事》里说到,

牧师并未创建宗教,他只不过有如政治家利用人类一时的情感冲动与风俗习惯来利用宗教。宗教并非出自祭司的发明或欺骗,而是出于人们永远的迷惑、恐惧、不安、失望与寂寞。

读这本书多半是在通勤路上。南京的梅雨季节既闷热且潮湿。这种感觉就是笃信伊斯兰教国家这几个给我的感受。去过一些,不多,像马来西亚、埃及。将来还想去一下土耳其,等世界不那么乱的时候。

在地铁上看奈保尔的《不止信仰》,满足自己的求知欲,也是为了摆脱那嘈杂又炎热时而冷到无法忍受的车厢的不适感。对伊斯兰教有种无畏的恐惧,这种宗教带给人的感受像邪教。教中人自己也说,革命必须以儿童和年轻人为焦点,超过四十岁的人都没有用。因此伊朗大费周章去教导年轻人。他们的人民不追求怎么样好好地活着,只追求精神上的牛角尖。我们看来是可悲的。但也许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奈保尔的写作有种“润物细无声”之感。虽然文字很清浅,并没有什么宏大的词汇,也不会过度夸张和渲染。但你读来就是很深入骨髓的感觉,有时是痛苦,有时是哀伤,但是并不会有狂喜,也不会有暴怒。但你能慢慢地感觉到他想让你感受到的那种文明的冲击。有点像那种jazz的音乐,你且看他笃悠悠地摇着船,无声无息地居然就到了彼岸了。

奈保尔很擅长写这种非虚构作品,是我的一个感受。他写得详细,容易让热爱观察社会的我来仔细体验不一样的社会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没看够,继续他的第三本书阅读。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5970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读《海伦•凯勒》有感

    到了,到图书馆借了几本书,带回家给我看。是《李时珍》、《齐白石》、《海伦・凯勒》、《鲁迅》等名人传记。我一看到书就迫不及待地拿了一本《海伦・凯勒》去读。早就听说过海伦・凯勒这个人,…

    读后感 2022年6月18日
    125
  • 《阿噗角的小屋》读后感300字

    我自选的书本是《阿噗角的小屋》,里面有十章,每一章中都有一个故事,而每一个故事都是奇怪、惊险、有趣的。 故事中的人物有阿噗、跳跳虎、等等,这些人物和一动画片的人物息息相关。更有意思…

    读后感 2022年8月6日
    93
  •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600字

    【第1篇】 《西方哲学史》是英国哲学家罗素享誉世界的一部学术巨著。它以其精湛的思想,深邃、广博的学识在全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罗素有一句名言:“一种哲学要有价值,应该建立在一个宽大…

    读后感 2022年7月17日
    94
  • 《我决定活得有趣》读后感600字

    《我决定活得有趣》读后感600字: 《我决定活得有趣》是蔡澜的生活艺术,蔡澜不仅会吃,会玩,更会享受人生。把生命中的很多事情都想的简单一点,生活就会比较开心。要对生活保持好奇心,自…

    读后感 2023年2月13日
    60
  •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800字

    为了理想卑微的活着 —读《麦田里的守望者》有感 读《麦田里的守望者》时,让人印象最深的无疑是贯彻始终的各种脏话和角色的疾世愤俗。这本书名气很大,但我不明白为什么它久负盛…

    读后感 2022年7月6日
    148
  • 《呼兰河传》读后感250字

    《呼兰河传》读后感 这个我读了一本好书,它的名字叫《呼兰河传》,里面的内容多姿多彩,很是值得大家去看一看。 《呼兰河传》这本书就像著名的作家矛盾所以说的:“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画…

    读后感 2022年6月4日
    15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