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姓与印度教社会》读后感800字

印度教“梵我一如”的拯救观、极大的包容性、洁净与污秽观念的发达等,影响了印度教徒的心理文化特征,形成了超自然中心的心理文化取向、差别主义的生活态度、扩散分离的世界观等特征,所以印度社会一直处于分离与分裂的状态。

印度教把教徒划分为四个种姓等级及不在种姓范围内的“不可接触者”贱民阶级,印度教的业报轮回思想要求每个人恪守自己的阶位而不僭越,故它像一副强有力的粘着剂,把种姓永久地胶定下来。它又像一条无形的绳索,把个人牢牢地束缚于种姓的桩柱上。

各种姓之间相互依附,低种姓需要高种姓为他们提供工作及报酬,在没有更经济更保险的生存方式产生之前,低种姓对种姓制度更多的是维护,而不是对自己的悲惨命运进行反抗。

印度教传达的思想是“不在今世、而在来世”,出生即决定了你的命运,不管你如何改变都无济于事,造成印度教徒消极避世的心态,与神的关系超过世俗的其他关系,很多印度教徒会断绝世俗关系,遁世苦修,并且苦修越极端受到的尊敬越多。所以我们会看到很多我们无法理解的印度苦行僧。

这种思想也造成印度几千年来一直没有发生大的革命与变化,固守成规,生产力低下落后,排斥新技术与新思想。国家意识淡泊,国家行使的权力也是微乎其微,对于欠发达地区,人民更多的是寻求村社来解决问题,而不是政府与法律。

书中描述的很多现象让我感到不可思议,比如牛粪尿是“洁净”的,用来刷墙可起净化作用;贱民的影子目光都是“污秽”不可接触的;在我们看来迎接新生命的接生,在印度教看来也是污秽的;对死去的亲人不是悲悯的心态,而是想着立马下葬,要不然会对他们造成污染……不得不说印度教中洁净与污秽的思想之发达。

还有在我们看来有行动能力却行乞是可耻的,但在印度教中对这种行为却是鼓励的;食素、禁欲、不杀生,比较极端的耆那教徒甚至不从事农业,因为对付害虫在他们眼中也是杀生行为,相对于对动物的友好,对贱民遭受的种种惨绝人寰的暴行却熟视无睹……

这本书带给我的启发很大,原来我们习以为常的行为,在其他文化体系中竟然差别如此之大,感谢作者让我认识了不一样的印度。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5988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读《米小圈上学记》后感300字

    我读了《米小圈上学记》,非常喜欢这套书。我也是因为它爱上了读书,成为了一个爱看书的小书迷。 米小圈是一个活泼、可爱又调皮的小男孩,在书中米小圈的生活中发生的很多故事,在我的身边也发…

    读后感 2022年7月9日
    106
  • 《装在口袋里的爸爸之魔力金钥匙》读后感

    今天,我一口气把杨鹏叔叔写的《装在口袋里的之魔力金钥匙》给读完了。 《魔力金钥匙》这本书讲述了主人公杨歌和爸爸发现“永远正确的金钥匙(就是做一件事永远不会错)”,并用杨歌老爸复制的…

    读后感 2022年6月14日
    117
  • 忠犬八公的故事观后感400字

    盼望已久的六一终于到了,我们看完上午的文艺汇演后,回到教室,看了一部《忠犬八公》的电影。 影片讲述的是一只忠犬和它的主人帕克的故事:大学教授帕克在火车站拾到了一只可怜的小秋田犬,取…

    读后感 2022年8月2日
    91
  • 虎皮猫你在哪里读后感350字

    【第1篇】 这本书讲的是笑猫发现虎皮猫不见了,就请老老鼠的子孙们帮忙四处寻找虎皮猫。历尽艰辛,终于有了一条线索,笑猫就立即请老老鼠他们带他一起去寻找虎皮猫,在高高的烟囱上看见了那只…

    读后感 2022年7月16日
    101
  • 读《我想做一片绿叶》有感

    里我阅读了《开满鲜花的秘密街道》这本书,它里面有许多优美的散文。每一篇散文描写的事物都栩栩如生,每一篇情感故事更是优美动人。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我想做一片绿叶》这篇文章,它让我明…

    读后感 2022年6月15日
    369
  • 读《外号像颗怪味豆》有感500字

    我读过好多好多的课外书,还从中明白了好多的知识,但是,知识最多的就只有阳光伍美珍写的《外号像颗怪味豆》了。 我捧起这本书读起来,深深地迷住了这本书,读完之后,我深有感触。那就是:之…

    读后感 2022年7月22日
    11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