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姓与印度教社会》读后感800字

印度教“梵我一如”的拯救观、极大的包容性、洁净与污秽观念的发达等,影响了印度教徒的心理文化特征,形成了超自然中心的心理文化取向、差别主义的生活态度、扩散分离的世界观等特征,所以印度社会一直处于分离与分裂的状态。

印度教把教徒划分为四个种姓等级及不在种姓范围内的“不可接触者”贱民阶级,印度教的业报轮回思想要求每个人恪守自己的阶位而不僭越,故它像一副强有力的粘着剂,把种姓永久地胶定下来。它又像一条无形的绳索,把个人牢牢地束缚于种姓的桩柱上。

各种姓之间相互依附,低种姓需要高种姓为他们提供工作及报酬,在没有更经济更保险的生存方式产生之前,低种姓对种姓制度更多的是维护,而不是对自己的悲惨命运进行反抗。

印度教传达的思想是“不在今世、而在来世”,出生即决定了你的命运,不管你如何改变都无济于事,造成印度教徒消极避世的心态,与神的关系超过世俗的其他关系,很多印度教徒会断绝世俗关系,遁世苦修,并且苦修越极端受到的尊敬越多。所以我们会看到很多我们无法理解的印度苦行僧。

这种思想也造成印度几千年来一直没有发生大的革命与变化,固守成规,生产力低下落后,排斥新技术与新思想。国家意识淡泊,国家行使的权力也是微乎其微,对于欠发达地区,人民更多的是寻求村社来解决问题,而不是政府与法律。

书中描述的很多现象让我感到不可思议,比如牛粪尿是“洁净”的,用来刷墙可起净化作用;贱民的影子目光都是“污秽”不可接触的;在我们看来迎接新生命的接生,在印度教看来也是污秽的;对死去的亲人不是悲悯的心态,而是想着立马下葬,要不然会对他们造成污染……不得不说印度教中洁净与污秽的思想之发达。

还有在我们看来有行动能力却行乞是可耻的,但在印度教中对这种行为却是鼓励的;食素、禁欲、不杀生,比较极端的耆那教徒甚至不从事农业,因为对付害虫在他们眼中也是杀生行为,相对于对动物的友好,对贱民遭受的种种惨绝人寰的暴行却熟视无睹……

这本书带给我的启发很大,原来我们习以为常的行为,在其他文化体系中竟然差别如此之大,感谢作者让我认识了不一样的印度。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5988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失去的一天》读后感300字

    今天我学习了《失去的一天》这篇课文,让我明白了每个人都有自己做的事,不能游手好闲,要和时间赛跑一分一秒都不能耽误。 记的有一次,给我留了很多作业,就去上班了。我看看表才6点多,又继…

    读后感 2022年7月13日
    87
  • 论习惯——《蒙田随笔》读后感400字

    论习惯——《蒙田随笔》读后感400字: 习惯是一个粗暴而阴险的教师。它悄悄地在我们身上建立起权威,起初温和而谦恭,时间一久,便深深扎根,最终露出凶悍而专制的面目,我们再也没有理由,…

    读后感 2023年2月13日
    38
  • 读《啄木鸟与树》有感300字

    今天我读了一篇《啄木鸟与树》的文章令我受益匪浅。 文章讲述的主要内容是:一只啄木鸟发现一棵大树的肚子里有虫子,便好心好意地来给大树治病。大树不但不领情,反而愤怒斥责啄木鸟医生,说:…

    读后感 2022年6月18日
    224
  • 读《丑小鸭》有感800字

    丑小鸭是可怜的,因为它受尽了世间一切磨难;丑小鸭是幸福的,因为它成为了最高贵的天鹅。  丑小鸭哟,一出生就被同伴们嘲笑,它被农场里的追逐,被赶出的怀抱。它在老妇人家中,身…

    读后感 2022年7月29日
    95
  • 读《天使知道我爱他》有感400字

    周五的晚上,我打开信箱,发现为我订的《儿童文学》到了,我忙拿过来,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     我捧着书一口气读完了它。这一期中,许多故事都很引人注目,令我喜欢。而《天使…

    读后感 2022年7月3日
    136
  • 《告别天堂:新版》读后感_800字

    《告别天堂:新版》读后感800字 二十二岁的某一天 往前看,指日可待,往回看,风驰电掣,这是我对岁月的感受。 ——王朔 看《告别天堂》的时候,是我第一次一个人生活这么久,在陌生的城…

    读后感 2022年9月9日
    7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