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无聊》读后感2000字

你会无聊吗?你害怕无聊吗?无聊是人类最寻常的体验之一,却似乎总是让人捉摸不透。人们想出了各种方法战胜无聊,比如沉迷娱乐、工作、性爱,甚至赌博和吸毒,但是无聊并没有消失,反而变本加厉。

哲学家如何看待无聊?多伦多大学哲学教授、资深意见领袖马克·金维尔通过《解剖无聊:如果无聊不可避免,我们该如何面对?》一书,从哲学角度深度剖析信息时代的“无聊危机”,让我们重新认识无聊的意义。

叔本华是研究无聊的鼻祖,是西方传统中第一个认真研究这一状态的哲学家。叔本华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中说:“人生如同钟摆,在痛苦与无聊之间来回摆动。无聊绝不是一种可以轻视的罪恶:它最终刻画了绝望真正的面容。”不过,悲观如叔本华,也并非没有超越之道,在他看来,经典的音乐和书籍就是两大解药。

视叔本华为人生导师的尼采认为,由无聊感而产生的对“未满足的觉醒”,其实是人类激发创造力和促成改变的一种机制。无聊可以刺激你改变自己,让你有更好的想法、更高的抱负和更多的机会。无聊会迫使人们动手行动。所以,我们大多数的成就,或者说人类的成就,都源于对无聊的恐惧。

克尔凯郭尔在《非此即彼》中不无讽刺地写道:”神感到无聊,所以创造了人类。亚当因独处而无聊,故而夏娃被创造出来。”无聊,克尔凯郭尔解释说,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而人是一个必须得到娱乐的生灵。有坠落之危险者必须得到娱乐。他们有坠落何处的危险?坠入“空洞的”时间。这是真正的原罪。

有人肯定无聊,有人批判无聊,但是不能否定无聊之中潜藏着一种创造性的价值。尽管无聊潜藏着巨大的价值,但在世人眼中,它似乎依然只是一个恼人的贬义词。很多时候,无聊与吸毒、酗酒、抽烟、滥交、掠夺、绝望、侵略、仇恨、暴力、自杀、冒险等行为联系在一起。

只是,无聊在后现代的今天越发变得复杂。沉迷手机、消费、游戏、工作……我们用各种方法来抵御无聊,特别是手机的依赖症,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奇观。放眼望去,从清晨到午夜,从机场到地铁,从便利店到咖啡馆,从河畔江边到街巷深处,几乎所有人都在低头看手机,无论是追剧,还是看新闻,无论是刷朋友圈,还是玩手游,无论是处理工作,还是联络感情,每个人似乎都很忙,或是装作很忙的样子,每条“神经通路”都像早晚高峰期拥堵不堪的高架桥,过度的刺激、信息和资讯占据了人类的大脑,将所有的注意力都锁定在那块小小的屏幕上,人们似乎再也没有时间感到无聊了。

叔本华、尼采、克尔凯郭尔等哲学家如果生活在今天,一定会惊叹,人类的无聊可以被网络放大到如此地步。在这个后现代、后资本主义的时代,我们生产自己、消费自己,掏空自己,再填进一个破碎的自己。我们如同《黑客帝国》中的人体电池,燃烧自己,点亮虚拟世界。无聊似乎消失了,只是我们的自我呢?

在马克·金维尔看来,资本利用无聊,把我们每个人都变成了无薪员工,替那些看似免费实则依赖广告公司生存的平台卖力。但我们应该记住,世上没有免费的交易。在这种交易中,你付出的是自己的个性、自由及幸福。

技术也从不中立。网络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在拽着你沉迷,或因为痛苦,或因为贪求刺激,但本质上可能是因为你害怕无聊。现在,一个严肃的问题摆在你的面前:你是选择红色药丸,还是选择蓝色药丸?

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重要是我们要直面本质、直面无聊本身。费尔南多·佩索阿认为,无聊是根本性的,甚至无法以自杀来克服,只有从未存在过,才不会感到无聊,但这完全是不可能的。

无聊是无法被消灭的,在手机上滑动手指并不能解决问题。“痛苦挣扎着建立人性自我,结果这种痛苦挣扎就此根植在自我的人性中,不可分割。读后感www.simayi.net那么,我们无尽且无望的归途,其实就是我们的归宿。”我们永远处于艾略特在《燃烧的诺顿》中生动描述的状态——“既不充实也不空虚。只有一抹微光/闪烁在一张张憔悴而饱经风霜的面孔上/心烦意乱不得安宁/充满幻想和空洞的意义。”——当我们专注于消除无聊,我们纯粹在推迟与自我的对抗,而这种对抗对自我至关重要。无尽又无望的旅程往往都是无聊的,然而,这是我们所有人都要踏上的旅程。

我们该如何继续?马克·金维尔给出了他的哲学药方。没有目标,但仍有目的。只有死亡才能让欲望终结;相反,生命就是一种不与自身冲突的欲望。察觉到这一点,你就再也不会感到无聊了。或者……也许……如果你感到无聊,你就会像所有面对此状况的伟大哲学家一样,明白这是一个机会,一个顿悟的时刻。剩下的由你决定。不要刷手机屏幕了,停下来:细想、思忖、反省,最重要的是享受你的无聊——因为你没有别的东西可以享受。

必须承认,这是一个个人主义的解决方案。因为即使我们做了必要的社会和文化审查,揭露了那些利用我们薄弱意志的机制,但无聊的最初体验是无法被消除掉的。我们仍然无法通过解释来消除无聊,我们必须直面无聊,与它进行殊死搏斗。

无聊既是与死亡常伴的体现,同时也是对生命的迫切认可。欲望是缠结的、阻滞的、自相矛盾的、暴力的,或者,也是在上瘾的泥潭中深陷,无法自拔的。这不是世界的终点,而是一切的开始。我们仍会发现自己再次陷入无聊,我们会发现自己暂时失去了什么,但这意味着,我们会知道如何与自我相处。朋友们,这就是继续下去的方法。这是活着的时刻!一如既往,活在此刻、当下、现在,仅此而已。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5991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勇敢的小裁缝》读后感500字

    扬勇敢之帆 ━━读《勇敢的小裁缝》有感 你知道什么是勇敢吗?不着急,我读到的《格林童话》中一个关于勇敢的故事━━《勇敢的小裁缝》,会告诉我们答案。 一个的早晨,小裁缝买了果酱,果酱…

    读后感 2022年6月29日
    146
  • 友谊像花儿一样读后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4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有一天,我读了一本《友谊像花儿一样》的书中”白围巾上的愿望树”这个故事后,让我懂得了许多道…

    读后感 2022年10月21日
    58
  • 不怕困难勇于担当——《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1000字

    刚刚接触《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翻看了几项内容觉得很有意思,于是产生了兴趣,开始阅读起来。这本书,拉近了与习总书记的距离,读书知其人,也借助这本书了解一些习总书记在青年时代…

    读后感 2023年2月7日
    36
  •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主要内容梗概500字

    有一个名叫尼尔斯的瑞典小男孩,他十分淘气,因为淘气,变成了小狐仙。为了阻止雄鹅与雁群飞走,他骑在了雄鹅背上,却与大雁群一起飞走了。 当尼尔斯与雁群第一次休息时,从狐狸斯密尔口中救下…

    读后感 2023年2月16日
    45
  • 《快乐影子之舞》读书笔记800字

    男孩和女孩的差异从何而来?小说里,女孩毫无疑问是敬仰自己的父亲,也希望得到他的认可。因为是长女,她承担着很多家务,在女孩的心中,这种付出是表明自己价值的方式,她甚至会特意卖力得干活…

    读后感 2023年2月16日
    13
  • 《妈阁是座城》读后感800字

    有人说严歌苓瘦的像根弦,痛苦仿佛轻而易举就能拨动。读完这本《妈阁是座城》,眼前浮现出一个女人周旋在赌场当中,在纸迷金醉的世界中艰难的生存画面,也许这不是真实的严歌苓,但是她掌控文字…

    读后感 2022年8月2日
    9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