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13级台阶》读后感1000字

作者:月夜妖

1.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如果不是女友被强奸,纯一心中不会升起对佐村恭介极致的恨意,最终致其死亡。如果不是独子被杀,恭介的父亲也不会得到大笔赔偿金,然后拿着大数额的赔偿金,费劲脑汁地想致纯一于死地。然后变成一个杀人未遂的杀人犯。

2.你很难知道出现在你身边的是人是鬼

A.为了让罪犯回到社会,在社会中继续进行其赎罪,所以有了假释和监护人制度??(我也不明白为什么会有假释,杀一个人坐10年牢就放出来了,说好的杀人偿命呢?以德报怨,何以报德?杀人成本这么低,那人命也太轻了~)由于此,产生了监护人对假释人员的敲诈。

B.为了保护有前科的人,所以对其身份保密。,使到南乡和纯一低估了安藤的危险性,甚至把他认为是委托人。不是说有前科的人就一定会再次犯罪,但对有前科的人的曝光是对良民的负责。当然,这是从良民安全方面来说。在更宏观的角度,如果曝光有前科的人,当他们进入社会后遭受到歧视,这些人很有可能会再次犯罪,造成社会不稳定。所以从大局考虑,还是会对有前科的人员身份进行保密,至于这个保密的程度,就因地而异了。这跟对艾滋病人身份保密一个道理。由于存在这种保密,所以对于日常交际来说,只能多留个心眼,有些过度热心的人,比如说旅游途中热心的陌生伙伴(恭介),还是对死刑犯的过度不寻常的关注(对于一个失忆死刑犯投入高额金钱为其调查平反)等。我从各种日本小说,电视剧里感受挺深的一个现象就是“人心隔肚皮,知人口面不知心”。心里想的,和表面做的,说的,天差地别。

关于委托人身份的推断,由于安藤是树原亮的老板,并且有足够的钱可以支付高额调查费用就推断安藤是委托人,实在有点牵强。毕竟树原亮只不过是一个安藤董事长的一个普通员工,即使安藤不是真凶,对于一个普通员工,老板会花这么大代价去为他平反吗?另外,即便推断出安藤可能是个有前科的人,但南乡直接就联想到安藤和监护人杀人案有关也是有点牵强。

3.正确和错误并不是那么容易分清

纯一杀了恭介,这是事实。这是错误的嘛?但是他毫无愧意。因为恭介十年前强奸了他女友友里,毁了纯一和友里的心灵。但杀人是正确嘛?

摘抄书里一段话,挺贴切的描述了这个问题:“法律是公正的吗?是平等的吗?无论是有地位的人还是没地位的人,无论是聪明的人还是不聪明的人,无论是有钱的人还是没钱的人,只要他是坏人,只要他犯了罪,都能受到公正的审判吗?我杀死佐村恭介的行为是犯罪吗?”

4.日本可能为了宁放过一百,不错杀一个吧,死刑拖那么多年都不执行。这对受害者遗属也真是个漫长的折磨。

挺不错的书,情节上某些地方有点牵强,但的确很反转,值得一看。剧情推进节奏一般,即使到了最刺激的对决也是觉得不温不火的。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6002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每个人都应该背负责任——读《天赋的使命》有感

      近期,我读完了《天赋的使命》,它让我真正懂得了什么是“责任”。   书中有个故事叫做“逃难的国王”,讲了一个在战争中逃难的国王,…

    读后感 2022年9月22日
    89
  • 读《成长的滋味》有感350字

    【第1篇】 在书的中,有数不胜数的好书。在我看过的书中,我最喜欢《成长的滋味》这本书。我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才把这本厚厚的书细细的读完。给我的第一感触是这些作品很天真,很有趣味。 …

    读后感 2022年6月23日
    109
  • 小飞侠彼得潘读后感550字

    所有孩子都会长大,除了一个人,那个人就是小飞侠彼得・潘。 彼得・潘永远是个贪玩的孩子,总是开心地笑,无忧无虑地飞。在无忧岛,他和海盗决斗,卸下别人一只胳膊;和其他没家的孤儿一起玩耍…

    读后感 2022年7月15日
    102
  • 《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_1400字

    《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1400字 群星闪耀,熠熠生辉 于昨日读完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这不是第一次读茨威格的书,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就见识过他的描写功力,大一的时候,…

    读后感 2022年9月2日
    88
  • 《我与地坛》读后感1000字

    “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潭死水,是一块没有感觉没有肥力的沙漠。”读罢《我与地坛》,我能感觉到史铁生以残疾之躯渡过充实人生,其中饱含了他对人生的感悟和对亲情的讴歌。文章字字珠玑,洋…

    读后感 2022年7月26日
    101
  • 《因为・爱》读后感1500字

    《因为・爱》是西蒙.凡.布伊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这些故事以纽约、巴黎、罗马、希腊等不同城市为背景,讲述了关于死亡、忏悔、沟通、和孤独的故事。寂寞而用力的笔调背后是人们在爱里的付出和…

    读后感 2022年7月14日
    8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