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雪山和雪山之间》读后感1000字

目视一道风景,观者成为风景本身。

《在雪山和雪山之间》,让人惊异的地方或许是它的浑然天成。如同目视一道风景,观者成为了风景本身。

乔阳具有罕见的文学天赋,这种天赋远远超越了我们在通常情况下称谓的作家。那不是一种从写作的经验中磨砺出来的技艺,而是在大自然与日常生活构筑的广阔世界上自发寻觅到心灵的密语。我们想起了李娟,从遥远的阿勒泰带来尘与风的气息,写作如同呼吸。

智慧并不只是来自思考,思考也不该局限于文本。如同古人领悟到的,智慧可以藏在任何事物之中,只要我们有心去看、去听,敞开上天赋予我们每个人的感官。“有心”意味着用身体感觉、感知和感应,比之依托语言的思考,这是更为原始、自然,同时也更加深刻的理解世界的方式。

从强度上看,感知同样是思考。如果人类没有为了便利发明文字,那么很可能人类现在所拥有的思考方式类似于《降临》中的外星人。文字的发明,诞生了思维,导致了时间的产生,从而将人类束缚在自我的意识中。自此之后,任何神秘的超然体验,无论是宗教还是现代兴奋剂带来的,都指向了脱离思维、时间和自我的神秘经验。如果细察,这三者其实一体。

将人抛入自然,与风景相遇,人被迫重新敞开感官,来获得从险象丛生的自然环境中存活的机会。这是清洗眼与耳的际遇,是将被日常经验磨钝的感官重新鲜活起来。深处大自然,人类将重新发现,自己并没有特别的地方,无非是自然极为渺小的一部分罢了。

乔阳的《在雪山和雪山之间》建立在两种传统之上。一种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描写自然的诗歌和散文,诗人在自然中忘记尘世的喧浮,与自然融为一体。一种是西方文学中的自然文学,作家带着个体意识步入自然,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不仅是文学滋养的获取,同样也是两种文化的融合。

东方文明中“无我”的境界,与西方文明中“我思”境界的融合。我们可以发现,两者最终会有一条交汇线:对“我”的抛弃,将重新获得“我”;而思考的极致,则是不思考。《在雪山和雪山之间》介于两者之间,叙述者既是一个具有主体意识的个体,时时面对着“风景的发现”,同时她在徜徉自然的过程中,逐渐与自然融为一体。她描述植物、山川、河流等自然景观的时候,好像在描写对象本身。

感知让物与我融为一体,不可分离。是我在写物,还是物在写我?同时,当乔阳以目观的自然现象为素材思索的时候,那个隐藏的、由经验塑造而成的主体之“我”又冒出来。写作者好像以一个大写的“人”——作为与自然对立的人类的抽象代表——感知、思考和说话,从而在“人”与自然对立中产生互动,并最终走向交融。这难道不是一种“后人类”,人并未占据地球的中心,人与动物、植物、微粒等世间一切物质没有差别。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6004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别总拿我和别人比读后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6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读完了《拥抱文明幸福成长》这本书。而使我印象最深的就要数《别总拿我和别人比》一文了。作者写出…

    读后感 2022年10月23日
    60
  • 《向前一步》读后感_800字

    《向前一步》读后感800字 《向前一步》这本书无疑给即将步入职场的我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让我对职场有了更新更深的思考与认知并且带给我符合实际的指导与激励。读完了,想稍微总结一下读的过…

    读后感 2022年9月6日
    103
  • 海底两万里的读后感集锦(精选15篇)

    海底两万里的读后感1   第一次接触《海底两万里》是在小学的时候。当时还小,关注点主要是海洋里的各种奇妙的动物。我主要好奇海中的事情,带着满满的求知欲,翻开了这本书。但因为种种原因…

    2023年1月24日
    91
  • 《显微镜下的秘密》读后感300字

    读过一本名叫《显微镜下的秘密》,这本书描写了列文虎克是怎样发现微生物的故事。 一天,酷爱制作显微镜的列文虎克在一个叫“贝克勒斯密尔”的沼泽湖边散步,他发现这个湖的水颜色变绿了,上面…

    读后感 2022年7月1日
    173
  • 狗的代言——第七条猎狗读后感600字

    狗的代言——第七条猎狗读后感600字: 放下书本,闻着残留的书香,我仿佛又回到了书中,看见那只忠诚的狗——赤利。 赤利可以说得上是文章《第七条猎狗》中的“灵魂人物”了。它贯穿全文,…

    读后感 2023年2月10日
    17
  • 读《植物大战僵尸》有感500字

    在一张桌子上学习的两个人,被称为“同桌”,他们不是一天一小吵,就是两天一大吵,总是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争吵不休,但是他们又是学习中的好,总是互相帮助。每个人都渴望有一个好同桌,难…

    读后感 2022年7月14日
    13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