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傳統文化,我們國家也不例外。而中華美德正是所有文化中獨一無二的瑰寶,我們都是中國人,自然要理所當然地繼承我們祖先給予我們的一筆豐厚的禮物。
2、撰一短信兮,誦國疆。誦我國疆兮,詞無量。千年神州兮,土地廣。五十六民族兮,立於上。詩經詞曲兮,無儘藏。方塊漢字兮,淵源長。華夏兒女兮,當誦揚。轉此短信兮,身健康!
3、中華飲食冠天下,各具特色與花樣,亂燉首推東北菜,川菜兼有辣與麻,粵菜清淡會煲湯,湘菜香辣味道大,中華美味遍中華,營養健康美名揚!
4、中華上下五千年,中華文化千裡傳,萬裡路途多遙遠,異國他鄉中華文化美名揚。中國文字博大精深,其中意味需要細細品。
5、中國傳統文化第二個魅力是文學藝術的魅力。中國人隻要讀過書的,都多少知道一些古詩古詞和一些文學名著。但中國古典文學的美實在是很妙曼優美,給人以無儘的遐想和怡悅的感受。
6、中國傳統文化國學之大美,美不儘言,美不勝收,美輪美奐,然大美無聲,非虛妄淺薄者可聞,國學典籍含英咀華,默而無言,與你遙遙相對,無聲的召喚令你心馳神往,當你懷一顆赤子之心走近國學,感悟國學,體味國學,踐行國學多時,你會驀然發現,國學大美,其實已在你心裡。
7、中華國粹是京劇,始於清朝乾隆間,融彙徽漢昆秦調,流傳世間兩百年,分為生旦淨末醜,臉譜劃分善與惡,有板有眼有講究,中華文化藏其間!
8、乾勁強勁勁非勁,到處共處處非處。強壯強迫非倔強,勿將長大念為長。逮捕不是逮老鼠,地殼更非雞蛋殼。瞠木結舌不念堂,中華文化永無疆。
9、等我有權時,讓國家大劇院做你的練歌房,水立方做你的遊泳池,博物館做你的曆史書,長城做你的散步走廊,鳥巢做你的家。
10、駛至近代,國難當頭。百年憂患,敵愾同仇。聚散沙成鐵塔,變弱者為健兒。東方巨人如睡獅驚醒,民族魂魄化火鳳涅磐。挽狂瀾於既倒,建廣廈於廢墟。轉國運蒸蒸日上,升國旗冉冉淩空。
11、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民族文化,如同耀眼的星座,光耀了悠悠五千年。其中的許多精華,被代代相傳,價值曆久而彌新,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國學文化經典。它是古老文化的智慧結晶,是中國文化和中華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們應該生生不息傳遞的瑰寶。
12、道家無為清淨,墨家非攻兼愛,法家法治天下,儒家禮德操守,韓非兵家論道,戰國風雲洶湧,百家爭鳴,思想勃發,傳一代英雄兒女情。
13、中國傳統文化中冇有哲學的門派,哲學思想散見於佛、道、儒各家著作中。易經描述宇宙產生,大致是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
14、民族文化源於實踐,曆史記錄延續表現,民間基礎特色流源,經濟全麵社會發展,文化熔鑄民族活力,維係國家和平統一,融合文化政治經濟,提升強大綜合國力。
15、雖有普通話,方言亦發揚光大,千年的文化,怎能忘了它。餒好啊,儂好啊,趣味實在大!莫要忘了它!
16、中華上下五千年,人物事跡永流傳,亂世百姓不得安,當今社會享平安,百姓安康今日談,龍的傳人得真傳。
17、中國傳統文化不是擺幾本線裝書和假古董,也不是穿套漢服或唐裝,更不是風水、堪輿、預測之學。通過去蕪存菁,國學中的精華不僅屬於中國,也屬於世界。
18、華夏文字奇天下,仿物象形成書法:象蹄如隸意,獅首有飛白,鬥蛇成奇草,遊龍作秦篆,牛足似八分,麂鹿如小楷。
19、官哥汝定鈞,五大名窯宋揚名,一朵青花綻放,元瓷從此名久遠。鬥彩五彩明漸起,惹一方妖豔。清法郎色彩鮮,名揚中外瓷中冠。無色傳奇彌漫,中華瓷器名遠。
20、中國歌中國戲,中國文化記心裡;拉二胡,彈古箏,梆子粵劇和京劇;中國精粹不能丟,一代一代傳下去。
21、千年古國。世界上四大古國中唯一存在時間最長,文化傳承冇有隔斷的國家。
22、中國動漫多需學習,抵製各類文明垃圾,發展我國動漫產業,減少國民莽撞追隨,閉關自守太多冇用,文化不能弱不禁風,各界國人深切盼望,動漫文化飛速發展。
23、黃河兒女黃河情,大家一起向前行,前進道路坎坷多,相互攙扶是根本,你富我富咱都富,大家一起奔小康。
24、中國作為五大文明古國之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不僅其內容極為豐富,涉及麵也極為廣泛,儒學這一文化符號就是中國傳統文化心理結構的重要構成部分之一,它對我國人民的生活及思維方式都有著極為深刻的影響。
25、幾天的學習,我感到了中華傳統文化巨大的魅力和無儘的感召力,感染到我,蕩漾著我的靈魂,我在不斷地拷問著自己:對年邁的、日漸衰老的父母,我做到了麼?
26、中華文明,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中原文化,中庸尚和,璀璨瑰麗,荊楚文化,韜光養晦,輝煌燦爛,巴蜀文化,瑰寶陸離,連綿久遠!
27、太極清影武當山,少林神功少室練,峨眉剛勁柔中顯,南來聖地佛山,功夫盛名遠傳。留戀霍家佛家拳,慕名方家掌中仙。功夫中華象征,回想百味丹田。
28、祖國節日中外響,大家一起想一想,清香粽子端午節,八月十五月餅節,臘月三十是春節,貼春聯來放鞭炮,穿著新衣把舞跳,三十晚上吃餃子,大年初一拜新年,正月十五鬨花燈。
29、炎黃先民智慧高,易經八卦言語妙,道家無為無不至,儒家中庸是常道,達摩渡江禪宗興,不著一字儘風流。
30、中國傳統文化發展經曆了五千年,其間既有暴風驟雨式的革命,亦有和風細雨般的變革,但最後都殊途同歸,目的隻有一個:維係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並推動社會不斷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