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管是瀟灑走一回,或者是千山獨行,皆須是自己想走的路,雖然,有的人並不是很快就能找到自己的方向和道路,不過,隻要堅持到底,我相信,就一定可以找到自己的路,隻要找到路,就不必怕路途遙遠了。
2、學習中的苦確實難以儘言,然而,學習亦有樂。當你經過艱難的思索、推理,最後解出一道難題時,會喜形於色;當你在學習中取得優良成績時,會感到由衷的喜悅;當你運用所學知識,在生活中解決了實際問題時,會樂在其中。
3、如果將人看作一棵樹,學習力就是樹的根,也就是人的生命之根。我們評價一個人在本質上是否具有競爭力,不是看這個人在學校時的成績好壞,也不是看他的學曆有多高,而是要看這個人有多強的學習力。這是哈佛大學校長講的樹根理論。
4、要學會樂觀學習。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此乃樂觀學習之謂也。既然學習是生活的一部分,就應該樂觀地對待它,不管你在輕鬆地學習,還是困難地學習。其實,隻要善於在未知中尋找興趣,你就能永遠樂觀地對待學習。
5、我們不要害怕失敗,要有“屢敗屢戰”的精神,把失敗當成通往成功的墊腳石,當你遭受失敗越多時,你就會離成功越來越近。當然,你必須要有足夠的抵禦失敗的能力,並且不斷地去努力進取。
6、學習需要動力。學習的動力來自不斷求知上進的內在要求,也來自競爭和生存的外在壓力。如今的市場競爭很激烈,在我們新疆企業家的群體裡高學曆的人越來越多,知識與地位、財富的聯係越來越緊密。這種讓人欣喜的變化,給學習者增添了動力。
7、我們自身的資源是有限的,但我們周圍的資源是無限的,要想成功的人,就要有這種想法:從現在開始,運用自身的資源,運用周圍的資源,運用一切可利用的資源–要做到這一點並不難。
8、學習是苦與樂的交織。俗話說:“一份耕耘,一分收獲。”耕耘就得付出一定的代價,冇有那含辛如苦的“耕耘”,哪能領會到甜人心田的收獲?一次次競賽的成功,一點點細小的進步,一道道難題的突破,都會讓我們領略到興奮、快樂,所以說學習的苦與樂是相對的。冇有學習上的苦,那知所取得成就背後的甜呢?學習的苦,是一種苦中作樂。
9、要懂得能力學習。不僅要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自己的能力。知識一般都容易在書本上找到,然而某些能力是很難從書本上學到的,即使書上詳細地介紹,也很難直接從書本上學到。真正的能力學習需要去直麵人生,融入社會,勇於實踐。
10、為了生命的過程而學習。其實,學習就是成長過程之關鍵。成長中一定需要學習,人都要在學習中成長。當國家和你們的家庭為你們提供如此好的學習條件的時候,你們更應該珍惜這個機會。
11、冇有一個大學,是比擁有我們從未使用過的能力的大自我和人類意誌與理智所創造的現實,更能包羅萬象的了。
12、正確的道路是這樣:吸取你的前輩所做的一切,然後再往前走。
13、一個愛書的人,他必定不致於缺少一個忠實的朋友,一個良好的老師,一個可愛的伴侶,一個溫情的安慰者。
14、在尋求真理的長河中,唯有學習,不斷地學習,勤奮地學習,有創造性地學習,才能越重山跨峻嶺。
15、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16、如果把生活比喻為創作的意境,那麼閱讀就像陽光。
17、三人行,必有我師也。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8、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19、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20、人的知識愈廣,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
21、與肝膽人共事,無字句處讀書。
22、學習這件事不在乎有冇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於你自己有冇有覺悟和恒心。
23、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24、人是活的,書是死的。活人讀死書,可以把書讀活。死書讀活人,可以把人讀死。
25、韜略終須建新國,奮發還得讀良書。
26、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
27、非學無以廣才,非誌無以成學。
28、讀書不趁早,後來徒悔懊。
29、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
30、學習有如母親一般慈愛,它用純潔和溫柔的歡樂來哺育孩子,如果向它要求額外的報酬,也許就是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