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就在这里-《这里是中国》读后感2000字

职工读书活动推荐了《这里是中国》这本书,我从微信读书上查到了电子版,通读之后,感受颇深,本书文字不多,图片特别精美,画幅构图宏大,光影效果突出,色彩明暗对比鲜明,无论风景人物,都让人想要走入其中、与之亲近的冲动,因为手机屏幕实在太小,欣赏起来很不过瘾,于是,通过网购买来了纸质书,这是一本相当厚重的书,铜版纸上的照片特别清晰,凹凸的地形图更有立体感,拉长折叠的札达土林等摄影照片令人震撼,感谢星球研究所,让我们重新发现中国之美。

《这里是中国》是一本地理科普图书,她让读者通过地理的视角看中国,用精彩的图片展示中国,采用独特话题的方式述说中国,这里的一山一水,一城一池,一草一木,无不在倾诉着东方古老文明的传承和演化进程。

本书有借鉴西方“地理决定论”的意味,把中国地形分成三个阶梯来介绍,第一阶梯是以喜马拉雅山、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为边界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第二阶梯则是以青藏高原以东以北,由天山、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分隔而出的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还有一些巨大盆地组成,这里的平均海拔在1000~2000米;第三阶梯是中国东部的丘陵和平原地区,大部分海拔在500米以下。本书基本上就是按着这个顺序,增加了“中国从哪里来?”和“什么是中国?”一头一尾两个故事话题,形成了总共18个独特话题的篇章,由地理格局引导而出当地的动植物资源和人类活动,以及如何演化形成了今天的中华传统文化和华夏文明。

翻开书页的第一篇章——中国从哪里来?作者给出了一个惊人的答案:青藏高原!文章从“大碰撞、高原风机、超级水塔、生命之舟、未来”五个方面,图文并茂地讲述了中国的发源地是青藏高原。是6500万年前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大碰撞,引发了超大幅度的地质运动,产生了地球的第三极——青藏高原;由于“高原风机”作用,高海拔的青藏高原“抽吸”了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进入大陆,产生大量水汽和降水,改变了北纬30度干旱沙漠的全球印象,重塑了我国的气候;由于“超级水塔”作用,青藏高原凝聚了太平洋和印度洋上吹来的水汽,阻挡了西北沙漠的尘土,形成了我国的三大自然区——青藏高寒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东部季风区;青藏高原也如生命之舟一般,用冰川、高原湖泊和丰富的地下水,滋养了生活在高原之上的各类生物,孕育了中华文明和其他的亚洲文明。本书从全球视角来看待中国的地理位置,从地理构造来分析中华文化的形成。读了这本书,让我更想到处去走走看看,尤其是青藏高原,她是中国的发源地,那里还保存着尚未开发的原始生态环境,那里有最美的风景,日落或日出时分的雪山冰峰,辉映着太阳的光芒,金光闪烁,尤如神灵降临;高原上还有许多的奇花异草、珍稀动物,一天四季的气候变换,无不吸引着我一探神秘之境。

其实我是一名户外运动爱好者,喜欢爬山、滑雪、骑行,更喜欢到陌生的地方去旅游,2014年,我通过网络参加了一个小众团队,走318国道从成都出发到西藏拉萨,读后感www.simayi.net沿途游览西部风光,了解并体验藏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呼吸了那种蓝天白云下的纯净空气,感受了离天最近的极致,最真切的是漫步在海拔4000~5000米的地方,体会仅有几米之遥的冰川凛然,遥望远处的圣山金辉,拍摄各色海子里雪峰倒映,崇敬着那些扶老携幼的藏族同胞最虔诚的叩拜,听那风中传来经幡的声音,西藏给我的印象就是“纯粹”,一切都是那么得单纯,每一个微笑、每一处风景、每一个转经筒、每一座寺庙,一切又是那么自然,行走在八廓街,拜谒了大昭寺,面对着如悬空般的布达拉宫,我的心像是找到了安放之所,不再浮躁,安静地等待着下一刻的到来,仿佛我一直就在这里,未曾离开。

常常跟朋友们聊天谈到最喜欢的运动,我说还是户外的爬山,虽然室内的球类竞技很有趣味性,但因为环境的限制,让人不能感受那种天大地大的广袤无垠,热爱自由的我,不愿意被束缚,那怕只是空间上的,我也会感觉压抑,崇尚奔放,翱翔天际,青藏高原给了我最自在的天空和山川,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无所畏惧,因为经历过那久远的大碰撞,凌空而起,便可傲视天下,多么威武雄壮,多么激昂流畅,这就是中国!屹立于世界东方。

什么是中国?不是大地的中央,不是唯我独尊,不是磁都,她只是中国人的中国,她一直在这里。我将跟随着《这里是中国》的讲述,去看遍中国的雪山、江河和城市,去亲身体验365幅精美图册中的情景,更加期待星球研究所再出新品,不只是介绍中国,还有世界各国的地理和人文,让我们走出国门,回望祖国,她依旧在这里,静待游子归。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6371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注定不平凡——《平凡的世界》读后感2500字

    注定不平凡——《平凡的世界》读后感2500字 怎么来描述此刻的心情呢,每天都利用零碎的时间强迫自己去阅读,约一个月的时间才把路遥老师的“平凡的世界”给看完,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下了,毕…

    读后感 2023年2月9日
    36
  • 《日本制造:盛田昭夫的日式经营学》读后感_700字

    《日本制造:盛田昭夫的日式经营学》读后感700字 啰嗦两句评语,随性的那种。盛田昭夫在本书Preface中提到对象是外国人,尤其是美国人,非个人自传。但整体阅读下来,明确传达两点核…

    读后感 2022年9月9日
    335
  • 《你不必按照别人的经验去生活》读后感800字

    有一次在图书馆找书看突然看到一本书的封皮很是独特,封皮上是一个小,刚开始以为是一些图画书,可是一看这么厚,就感觉不太对劲了,心里便想着:到底是讲的什么呢。我把书拿到自己的座位上就开…

    读后感 2022年7月25日
    86
  •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报告700字

    【第1篇】 心度成就人生――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难免会发生诸多不如意之事。但如果你换个角度去观察,也许就会发现不一样的惊喜。 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讲…

    读后感 2022年7月18日
    152
  • 《偷灵魂的男孩》读后感_1100字

    《偷灵魂的男孩》读后感1100字 故事梗概:阿米什人,一个相信拍照会偷走人类灵魂的民族。故事中的主人公伊莱是一个双手长蹼的男孩儿,他在幼年时期被一个男孩儿说自己的双手又大又丑,所以…

    读后感 2022年9月7日
    263
  • 《遇见火星女孩》读后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5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寒假之间,我读了《遇见火星女孩》这本书,是俗称“阳光姐姐”的“伍美珍&rdqu…

    读后感 2022年10月21日
    6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