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寺》读后感1000字

《万寿寺》读后感1000字!

作者:沫漓

“晚唐时,薛嵩在湘西当节度使。前往驻地时,带去了他的铁枪。”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万寿寺》的故事两线交叉,一个发生在现代:失忆的王二和白衣女子在万寿寺的疲惫生活里打转;一个发生在晚唐的长安城和湘西:薛嵩与红线在王二的小说里被重构二十二次。没有开头没有结尾。

在晚唐的时空里,薛嵩和红线经历数种人生,全凭王二幻想。有时薛嵩是能工巧匠,他在湘西建功立业就是把湘西的红土坡打造成另一个长安城,直至他遇见红线,转而为她炮制各种刑具,因为古代娶苗家女的习俗,是抢亲;有时薛嵩是将军,他要带着雇佣兵攻打苗寨,闷热的天气阻挠队伍的前进;有时薛嵩在全力对抗啃食凤凰寨的白蚁,努力数年才掘起几个浅坑。

这不是故事重点,重点在于《万寿寺》结尾,失忆的王二弄清了现实,在彼时,王二失去了记忆中的诗意长安,薛嵩和红线只是史书里记载的刻板形象,他和他的过去融会贯通,变成了一个人。

薛嵩是过去的王二的还魂。“当一切都无可挽回地沦为真实时,我的故事就要结束了。长安城里的一切都已结束,一切都在无可挽回地走向庸俗。”

在最后,小波给出了尖锐的定义——真实即庸俗。

这次重读《万寿寺》,荒凉感笼罩全身。小波说过他的读者总是笑,他喜欢看我们笑。此刻我却想哭了。智慧是好的,自由是好的,崇高也是好的。但当崇高压迫自由和智慧的时候,王小波无疑是苦闷的。

这必须联想起王小波身处的时代,小波生于1952,逝于1997,动荡的岁月贯穿他的一生。21世纪后的人们可能读魔幻现实主义,20世纪的人却生活在魔幻现实。崇高一直以崇高之名,倾轧自由和智慧,从《万寿寺》写作始到如今仍未停止。

王小波是中国最早一代程序员,先后做过知青、民办教师、工人、自由撰稿人,从其文风中可以看出他对政治正确,话语权,权威的反抗,但很显然,他失败了。甚至记忆中的晚唐时代,也终究在真实中沦陷,与现实交织成被打磨光滑的王二。

自此我恍然明白为何相比于中国文学,我更喜欢的外国作品,因为中国的知识分子全部都自觉不自觉地陷入“文以载道”的漩涡,每一次书写,都要直指现实,都要反映现实问题,在《万寿寺》中,小波本可以单纯写“晚唐时,薛嵩在湘西当节度使”,由此变化出无数种故事走向,指向自由;但他无法自已地将王二和薛嵩捆绑,创造出现实题材的作品。

每一本书都或明或暗指向政治,故事不在是故事,夹带不同的私人情感,这是中国作品独有的风格。

小波极爱卡尔维诺,《红佛夜奔》里李靖在长安城的城墙上行走就是借鉴(致敬)了卡尔维诺的《树上的男爵》,可是卡尔维诺可以单纯书写自由书写人性,王小波不可以。

最痛心是,抗争(书写)过后,依然无可挽回地走向庸俗。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6381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读《黄昏里的男孩》有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10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沏一杯香茗,看黄昏,感受日月如梭; 读一篇佳作,思人生,领悟世事苍茫。 夕阳西下,我读着余华先生写的《黄昏里的男…

    读后感 2022年10月21日
    76
  • 小山村,大变化 —–读《故乡》有感

    《》是现代文学家鲁迅创作的短篇小说。小说以“我”回的活动为线索,依据“我”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着重描写了闰土和杨二嫂的人物形象,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与剥削…

    读后感 2022年7月27日
    116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报告500字

    【第1篇】 自从我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我就对书中的主人公保尔油然而生出敬意。 这本书让我领悟到:一个人的毅力对他的一生是有很大影响力的。 保尔从小不是被责骂,就是被神父…

    读后感 2022年7月18日
    185
  • 我的一家读后感400字

    《我的一家》是陶承怀着对丈夫欧阳梅生的无限怀念、为革命献身的儿女们的真挚的、对帝国主义和阶级敌人的无比仇恨写下的。 这本书描写的是战争年代,陶承奶奶一家在白色恐怖下同敌人做不屈不饶…

    读后感 2022年6月22日
    485
  • 读《雷锋事迹》有感800字

    ,这个名字大家都很熟悉,他短暂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在我们人性道德的史册上留下光辉不逝的篇章,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却不收人民的一针一线。 雷锋出生于一九四零年十二月十八日,在一…

    读后感 2022年7月25日
    96
  • 死亡,有时未尝不是一种美——读《红楼梦》有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主要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

    读后感 2022年10月23日
    13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