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人生》读后感1000字

《自定义人生》读后感1000字!

你的人生需要用提问来定义,而不是答案。

作者:荀白羽

好为人师是我们的天性,因为给答案本身通常会带来正反馈,这种反馈既来自提建议所内含的权力感,又可以从对方的感激当中获得,如果恰好对方的问题被解决了,我们的快乐会更多。

我们大脑喜欢这种正反馈。因此,习惯于给答案,会自然成为我们追求的目标之一。这种目标和我们的能力相关,比如有人专门讲如何成为解决问题的高手,这确实是我们所需要的,但是,如果陷入给答案的习惯之中,我们就容易变成“单向度的人”,别人一说什么,你的第一反应就是,我来告诉你,这件应该这么做,BLABLA。

这种习惯于给答案的一个典型例子是“多喝热水”,你懂的。我们姑且称这种习惯叫“答案思维”——答案当然是需要的,问题总要解决,可是解决的方式与途径不同,结果也会大相径庭。

在家庭对话中,妻子说自己这几天睡不好,丈夫说天热正常,妻子又说孩子上学淘气,丈夫又说小孩子都这样,大点就好了——这个妻子该多崩溃啊。听见了你的话,可是没有听进去。如果你问对方有没有在听,对方还会生气,不听我怎么回应你啊。

这可以算是“答案思维”的一种表现,即不善于倾听。那要怎么破呢?提问。

这也是我读《自定义人生》得到的一大启发。提问,表露出来的是一种真正的关心,也就是想进一步探知对方的感受与需求。这种关心会自然地带来一种友好的对话氛围,对方大概率会回应你,为什么她这几天睡不好,为什么她说孩子上学淘气。

而对于真正的答案,其实我们可以一起探讨。换句话说,我们一起来定义答案。这种提问,不仅可用在与他者的谈话中,也可用于自处。

我们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也会尝试各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去上课、听书,或者找人倾诉。这也是一个寻找答案的过程,可能别人会给我们答案,我们也会自己得出结论,但是这些答案或结论是否适合我们,就需要慎重思考了。

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向自己提问,而且是以教练的方式来提问。

教练提问往往会提前考虑对方可能的反应,以及这个问题能不能真正地启发对方,我想,作为个体,这个思维方式也是值得借鉴的。我们不必用问题把自己逼死,也不必问一个根本不需要回答的问题。

《自定义人生》当中有很多有用的问题,这些问题来自教练方法与工具,并且经过了大量案例的验证;支撑这些问题的,则是心理学、神经科学、脑科学的研究成果。

换个角度讲,这些用来自我启发的问题,或许也可算一种“答案”。但是它背后的“提问思维”则意味着对更多可能性的兴趣、对复杂系统的敬畏,以及探索发现的勇气。

你的人生需要用提问来定义,而不是答案。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6390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吴运铎观后感600字

    今天看了这部电一影吴运铎,感触颇深,这部电视剧最着力描绘的无疑是吴运铎的英雄事迹。作为一种崭新样式的人物传记片,它攫取了吴运铎人生道路上最耀眼的几个闪光点。集中表现了吴运铎在三次身…

    读后感 2022年7月16日
    120
  • 读《少年特战队》有感400字

    今天,我读了《少年特战队-生死狙击》这本书,这是一本写给男孩子们,并让他们成为男子汉的书。 这本书讲述了6位从全国各地选拔出来的少男少女参加特种兵的故事。他们分别是有大将风范的张小…

    读后感 2022年5月26日
    478
  • 读《西厢记》有感1600字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爱情,自古以来就是一种隐晦却又炽热的感情,无论封建礼教如何压制,爱情终归是爱情,无非是由内而生的爱慕之意顺其自然地发展为一往情深,无所止…

    读后感 2022年7月14日
    89
  • 《三体2黑暗森林》读后感500字

    《三体2黑暗森林》读后感500字: 《三体2:黑暗森林》主要讲述了三体在封锁人类科学技术后,派出庞大的舰队向地球开进,人类也组建起非常庞大的太空舰队,行星防御委员会(PDC)利用了…

    读后感 2023年2月15日
    22
  • 穿越天空的心灵读后感500字

    【第1篇】 今年我读了一本好书叫《穿越天空的心灵》。这是一本非常感人的书,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书中的主人公盛欣怡是一个很可怜的孩子,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病逝了,所以她一直沉浸在孤独无依…

    读后感 2022年7月1日
    106
  • 读《皮皮鲁和病菌老大》有感400字

    《皮皮鲁和病菌老大》讲的并不是皮皮鲁的故事,而是讲一个医生――丁永辉和一个病菌袁猎猎的故事。 这本书上的丁永辉和袁猎猎惩恶扬善的品质让我觉得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向他(它)们学习。因为丁…

    读后感 2022年7月14日
    14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