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生死门》读后感800字

《中东生死门》读后感800字!

这本书是作者周轶君在加沙地区担任常驻记者时,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所写,书中写了很多小故事,通过这些有血有肉的小故事,生动形象的刻画出了一个没有希望、生活麻木的状态。能让我们从字里行间读出战争的残酷,更加突出和平的重要性。

摘抄两个小故事。

(1)在加沙地区,人们面对轰炸已如家常便饭,当作者在担心轰炸随时会在自己身上时,一个四十来岁的巴勒斯坦人说:“轰炸?有什么好怕的,天天都可能有啊,真主决定一切。”而作者的邻居阿布·扎耶德在她跟前闲庭信步时,问及担不担心轰炸,他说:“你知道等着另一只鞋子从楼上扔下来的故事吗?我们就是天天这么等着”。

(2)以色列圣经博物馆经常举办“亚伯拉罕与伊伯拉罕”活动,为了加强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交流,一位曾经的工作人员接受采访时说:“我认为短期、低层面上的接触应该维持,但最好不要交往太深,否则容易失望……我们并不幼稚,我们知道这种接触对中东和平进程起不到任何作用,真的,阿拉伯人与犹太人之间的个人关系根本无法改变现状,只有政治解决才能奏效。”在亚伯拉罕与伊伯拉罕活动中,作者还找了两个孩子拍照,10岁的杜阿牵着9岁的梅耶来到镜头前。犹太姑娘梅耶说她喜欢阿拉伯姑娘杜阿,因为她非常善良,在活动中非常热心地帮助她。杜阿笑着说,她也非常喜欢梅耶,希望还能在这里见到她。“出了博物馆呢?你不找梅耶玩吗?”作者问。“不”杜阿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是阿拉伯人,她是犹太人”。

通过书中的内容,可以感受到人们对于战争已经麻木,对于轰炸也已经麻木,对于人体炸弹也已经麻木,并且在孩子的心中也已经种下了仇恨的种子,本应该在上学的年纪,却不能安心上学,这大概是巴以地区最大的损失。

就在此时此刻,2020年2月23日,我搜索了一下巴以冲突的新闻,第一条就是“以色列总理公开表态:已做好打击加沙准备!”从这本书写的内容到现在已经过去16年了,现状依然没有改观,我只希望和平早点降临到中东地区。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6393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神犬探长》读后感600字

    《神犬探长》读后感  ,我读了一本杨红缨写的《神犬探长》系列的书。这本书讲了神犬探长破了种种迷案,比如《森林谜案》《温柔杀手》《幼虎之死》《黄莺》《狮王遇害》。其中对我影…

    读后感 2022年6月29日
    200
  • 懂得舍取-读《消失的一角》有感400字

    懂得舍取-读《消失的一角》有感400字! 作者:洪艺恒 在暑假的时候,父母给我买了一本名为《失落的一角》的绘本。读完了这本书,我懂的了一个道理:“有些东西,我们舍弃了它以后生活也许…

    读后感 2023年2月5日
    55
  • 读《乌龟也上网》有感500字

    童话是从小到大陪伴我们成长的好。世界上的童话多得数不胜数。有些童话只是一个小小的故事,有些则是厚厚的一本书。它们的情节也各种各样,有的寄托了人们美好的祝愿,有的告诉我们一个哲理,有…

    读后感 2022年7月3日
    153
  • 《会说话的脖子》读后感300字

    这个我读了一本书叫我的山野――会说话的脖子。 大家听到这个名字一定很奇怪,会问脖子怎么说话,脖子当然不会说话,在这里指长颈鹿的脖子,因为长颈鹿没有声带,只有用脖子表达意思,比如用头…

    读后感 2022年6月18日
    122
  • 《那一夜的故事》读后感300字

    今天,我读了《那一夜的故事》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一天晚上,正在给女儿讲故事。说:“从前有一位,因为有急事,便抄近道去医院,途中有一座桥,没有扶手,下面就是尖尖的山刺,这…

    读后感 2022年7月31日
    255
  • 读《中国乡土手工艺》有感1600字

    老实说,《中国乡土手工艺》这本书并不算很好,全书讹误处颇多。但是,远离故土的我看见“乡土”二字已经是倍感亲切了,何况书中也确实有不少让我回想不已的手工艺,如黄酒、木器、竹编、铁器、…

    读后感 2022年7月14日
    11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