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滋味:冯骥才散文精选》读后感1000字

《人生滋味:冯骥才散文精选》读后感1000字!

作者:薄荷在1998

说起冯骥才先生,总觉得陌生又熟悉。

翻开这本散文集,目录中一个个熟悉的名字闯进眼里:挑山工、珍珠鸟、捅马蜂窝、黄山绝壁松。嘿,原来是我们的老朋友啊,心里蓦地蒸腾起一股子亲切的滋味儿。久违了老朋友,我已长大多时,一不小心把您遗忘在儿时的课本里了,先生莫怪!

冯骥才先生与我的祖父同龄,虽是长辈的年龄,但读他的文章仍让人觉得这是一位朋友在透过纸面与你交流。先生的文字质朴而不失灵韵,耐人咂摸。我想正是这种质朴赋予了文字跨越年龄的力量。

人生滋味这本集子一共七章,把先生的散文分为生活、万物、四季、人生、文雅、山川、文化几类专辑。我最爱的是先生笔下的万物和生活。

看先生写万物绝对是种享受,在他笔下万物有灵且美。花鸟鱼虫都有自己的性子,每一样都生机盎然,绝不无聊。看他笔下的小生灵,惊叹于他把自己的好奇心保护得那样好,于是好奇心也拿出敏锐的洞察力赠予他。他写“兀自飞行的鸟儿常常会令我感动”,他写生性怕人的珍珠鸟在肩头熟睡,他写蜇人的马蜂像是壮烈牺牲的英雄,他写警敏的麻雀儿有不屈的灵魂,他写路边的小野花也有澎湃的生命力。他写的那样好,那样生动,生活里司空见惯的一景一物突然间有了动人的曲调,让你不由得惊呼:以前怎么没注意到!

我总是爱看别人写这些美好又细微的生活碎片,就像爱看一颗大树枝杈上斑驳的树叶,看起来那么相似,每一片又那么不同。叶子自有叶子的美丽。但我讨厌那种挖矿式的散文,匆匆忙忙讲完一件小事就开始掘地三尺,势必要将这片树叶与五千年文化与历史的长河或人类生活中未解的种种大道理关联起来。每当读到那种散文,我都觉得自己受到了欺骗。冲着欣赏枝叶的美丽而来,却被忽悠去挖了矿,说不出来的生气。

冯骥才的文章妙在格外老实,发自内心的文字是不会矫揉造作的,我足够信任老先生。他写什么都格外生动,我想是因为他总是愿意站在被写的事物的角度上去看待世界,试图理解他们。写会叫会飞的小鸟,亦或是不会说话的松树都是如此认真对待。所以他的文字会飞会跳会有壮烈的生命力。

他很善于从身边的一景一物中汲取力量,比如挑山工,比如珍珠鸟,比如保卫家园的英勇马蜂,比如舍不得丢掉的破旧书桌。生活谈不上善待他,让他经历十年浩劫,让他的家毁于地震,让他和死神打过照面,但他笔下的生活仍然鲜活,一支笔饱蘸脉脉温情,书写出对人生汹涌澎湃的爱意和珍重。

先生心境如此可贵,把一年四季人间百态都腌渍得各有滋味。这不仅有岁月的魔法,也少不了作家的独门秘笈。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6433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终极复制:人工智能将如何推动社会巨变》读后感_1500字

    《终极复制:人工智能将如何推动社会巨变》读后感1500字 这本书有读者评价甚低,我的看法倒是略有不同。现在谈人工智能的书很多,着重点各不相同,把尽量多的有代表性的观点和论述综合起来…

    读后感 2022年9月9日
    101
  • 《茶花女》读后感400字

    1、《茶花女》读后感400字 她是一个本性善良的姑娘,否则她不会为爱放弃一切,但是她为何入红尘,这个使她永无翻身的地狱,是她自愿的,还是被逼于无奈?在这个只是表面华丽,而内心里丑陋…

    读后感 2023年2月6日
    63
  • 《痛点:挖掘小数据满足用户需求》读后感_1100字

    《痛点:挖掘小数据满足用户需求》读后感1100字 从最初的随意翻看并不认同到后面发现这本书角度传统又新奇,非常值得借鉴,是他提出的现在很多人沉迷的大数据往往是通过互联网等手段数据化…

    读后感 2022年9月15日
    129
  • 《倾城之恋》读后感1500字

    一场夹着理性的爱情幻想! 一直觉得,作家这个职业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那就是可以将个人的爱恨情仇默默地钉在自己的笔头上。 男人写的穿越,男主必是要头脑有头脑,要皮相有皮相,要财富有财…

    读后感 2023年2月11日
    53
  • 《纪昌学射》读后感400字

    《纪昌学射》读后感400字: 《纪昌学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一定要认真。 从前有一个叫纪昌的人,想学射箭,就去向射箭能手飞卫请教。开始练习的时候,飞卫对纪昌说:“首先要练眼力…

    读后感 2023年2月9日
    40
  • 《长江七号》观后感450字

    失而复得 更显珍惜――观《七号》有感 如果有人问我,什么东西最珍贵,那我肯定会说――失而复得的东西。这是我看了《长江七号》最大的感受。 在《长江七号》中,那个原本调皮的,经常辜负他…

    读后感 2022年6月17日
    14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