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山大师兄》读后感2000字

《开山大师兄》读后感2000字!

口述史是近年来一种比较时兴的研究方法与研究主题,除学术界外,新闻、传媒、文艺等其他诸多领域基于口述史方法出版的很多相关主题图书,如对抗战老兵、知识青年、传统匠人、历史文化名人及其后人等特定对象的口述回忆录也成为图书出版市场的一大热点题材。

2019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许金晶、孙海彦二人编著的《开山大师兄:新中国第一批文科博士访谈录》(下文简称《开山大师兄》)一书,无疑是时下庞大的口述史图书家族的一位新成员,该书选择了中国大陆第一位文学博士莫砺锋、第一位民俗学博士陶思炎、第一位中国经济史博士李伯重、第一位中国戏剧历史与理论博士胡星亮、第一位世界史博士钱乘旦、第一位政治学博士俞可平、第一位中国近代史博士马敏(与桑兵并列)、第一位文艺学博士罗钢、第一位民族学(人类学)博士庄孔韶、第一位历史地理学博士葛剑雄(与周振鹤并列)为访谈对象,对其人生与治学历程进行了访谈。

这十位中国大陆第一批文科博士,如今都已经成为各自所在领域的“大人物”,但是如果把他们放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和众多帝王将相、王侯公孙相比,他们又显得十分的渺小。但就是在这些“小人物”的访谈中,我们看到了一段“大历史”。

法国学者潘鸣啸(MichelBonnin)曾出版过一本《失落的一代:中国的上山下乡运动1968-1980》,该书研究上山下乡运动发起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开山大师兄》一书中采访的这十位主人公,都是上山下乡运动的经历者,自然也都称得上“失落的一代”。而从他们的口述来看,“失落的一代”对于他们而言确实实至名归。

书中大部分人都是共和国的同龄人(出生于1950年左右),从小伴随着政治运动成长,政治与这一代人联系之紧密远超其他代际。在众多政治运动中,对于他们这一代来说,打击最大的无疑是六十年代高考的取消,取消高考对于当时社会的影响或许不亚于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对于中国社会历史的影响,而表现在个体身上最直接的就是失落、绝望。例如,莫砺锋高考志愿都已经填好了,但是突如其来的消息,一时不知所措,其失落感可想而知。胡星亮也表示那段时间(高中毕业到考上大学前)“特别绝望、特别灰暗”。

在近两千万“失落的一代”中,《开山大师兄》书中的这十位无疑又是幸运的,他们终等到了高考的恢复,并通过高考重新改变了命运。高考恢复后不久,又适逢国家十年内乱之后急于培养人才,于是制定了一些“非常规”的途径,允许尚未毕业的本科生考研。这十位大师兄当中好几位就是读本科时候直接考研,有些甚至没有读本科就直接考取研究生,此后又成功考取中国大陆人文社科领域第一批博士,博士毕业以后也都在各自领域做出了骄人的成绩。从这个角度而言,他们这一批人又是“幸运的一代”。

认真阅读这十位大师兄的访谈发现,他们的幸运虽然有时代的因素,但个人的努力与坚持亦是十分重要的原因。六七十年代,这些大师兄的同龄人很多或一心闹革命,或一心扎根农村,但这些大师兄却没有放弃对知识的渴求。他们带着心爱的书刊,读后感www.simayi.net这些书刊或来自于此前的购置积累,或来自于亲友的赠送,亦或是取自他处,但不管是什么途径,他们在失落之时没有离开书,没有离开知识,坚持读书、自学,如莫砺锋、钱乘旦插队时候坚持读书;陶思炎、胡星亮坚持文学写作;作为工人的马敏,晚上不管多累,吃完饭都会坚持看书;葛剑雄在大家都想着造反革命时,他首先想到的是“趁这个时间好好学英文,利用《毛主席语录》《毛主席军事文选》英文版学习英文”……。这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坚守,终于换来了时代的眷顾,让他们重新获得进入大学学习的机会。

作为“失落的一代”,或者说“精神上挨过饿的人”(罗钢语),开山大师兄这一代人更加体认学习机会的珍贵,因此虽然错过了最佳学习时间,但一旦获得机会,就会更加珍惜。用胡星亮先生的话就是“那个时候读书真的是非常珍惜时间,我们这一代读书可能基本上是为读书而读书,当时不愁找不到工作”,这句话不仅说出了他们这一代(或者这也是“老三届”学生的共有特征)读书特征,更道出了他们这一代人的幸运。

开山大师兄们,因为时代的原因,遭逢不幸,成为“失落的一代”。但同时也因为时代的原因,赶上了其他代际无法遇到的幸运,终成为“幸运的一代”。但失落也好,幸运也罢,其中得失,或许也只有他们自己才能体认。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6434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信仰》读书笔记好句摘抄及感悟赏析

    1、有时候你寻找了一生的东西,其实一直在你身边。 赏析:简单,一直伴随在每个人身边,但人们却用一生的努力在追求它。 2、如果痛恨所处的黑暗,请你成为你想要的光,走得很慢,但从不后退…

    读后感 2023年2月16日
    33
  • 《寻人不遇》读后感600字

    《寻人不遇》读后感600字: 《寻人不遇》,一本对中国古代诗人的朝圣之旅的书,由美国人比尔?波特著。 69岁的比尔来到中国,一路上沿着黄河、长江,寻访了30多位古代诗人的足迹。他从…

    读后感 2023年2月12日
    57
  • 读《遇见未知的自己》有感1000字

    读《遇见未知的自己》有感1000字: 人只有在一个特定的延时时刻才知道有些重大结点的切实到来。就像毕业许久过后的某一天,偶然看到毕业照中自己青涩的脸,才发现自己真的毕业了;分手很久…

    读后感 2023年2月13日
    35
  • 魔法师的帽子阅读心得600字高中

    【第1篇】 坚持+自信=胜利 《魔法师的帽子》是世界儿童文学大师托芙・杨松发表于1948年的童话故事,也是她被国外译得最多的代表作之一,受到世界各国儿童的欢迎。国庆假期里,我将这本…

    读后感 2022年6月23日
    137
  • 《狐狸和乌鸦读后感》读后感400字

    《狐狸和乌鸦读后感》读后感400字: 暑假的时候,我读了一本狐狸和乌鸦的一本书.这一本书内容是一只乌鸦飞走了,老远才找回来一块肉,一只狐狸看见了,想把肉叼回家,狐狸就说乌鸦很美,乌…

    读后感 2023年2月15日
    45
  •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1500字

    用尽一生去爱你——《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1500字: 我爱你,与你无关——读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有感,欢迎阅读赏析!“我一辈子都忍受着这种命运,并且随着它离开人世”。…

    读后感 2023年2月9日
    3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