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闲坐,灯火可亲》读后感1000字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读后感1000字!

作者:御书走天涯

汪先生的文字干净而传神,质朴而简白,通晓畅达,结构上并不刻意搭建,题旨看似漫不经心,但平实的语言满是对生活的热爱与深情,让人流连忘返。

作家创作来源总是丰富多样的,灵感来源于方方面面,题材常常与实际生活相距甚远。

大体有如下思虑吧,个人生活经历总是有限,并不足以支撑源源不断的作品。其次,总是将身边的人和事写入作品中,难免大家会对号入座,但汪先生的文章里面总是有许多熟悉的人的身影。

汪先生的小说《珠子灯》里所写的孙小姐的原型,就是他的二伯母;他的小说《受戒》所写的菩提庵,就是祖父和父亲曾经避难居住的乡下小庙,《受戒》里面小英子的妈妈赵大娘会剪花样,这个细节就是从他祖母身上借去的;小说《岁寒三友》中写的靳彝甫的三块田黄,实际上写的是他父亲的三块图章;小说《钓鱼的医生》里写王淡人冒险过激流为人治病,也是他父亲的事。

汪先生的作品看似随意,题材仿佛随手拈来,语言轻松幽默,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

爱生活的人大体上都是爱吃的,汪先生也不例外。他对食物的描写可谓是如数家珍,让人大饱眼福。许多陌生的名词都是我没有听过的,像“切脍、炒米、焦屑、茨片”等等,没听过的原因有些是由于学识浅薄,还有一些过于地方特色。

汪先生的美食之旅十分精彩,到过的地方必然留下味蕾的体验。从最熟悉的家乡的食物,到出差、游历过的地方特色,一一记录下来。

汪先生的故乡在高邮,家家户户都备着炒米,这东西也没什么好吃的,就是方便,用开水一泡就可以吃。可代早晚茶或者点心。还有一种应急的食品叫“焦屑”,就是糊锅巴磨成碎末。因为南方顿顿要吃米饭,每次都会有锅巴。把饭铲出来后,将锅巴用小火烘焦,卷起来攒着。等攒到一定数量,就拿石磨磨碎。

炒米和焦屑除了方便外,还有重要的作用就是应急。在特殊情况下,可以用来充饥。这其实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人们为了生存而适应出的各种方法,劳动人民的智慧果真是无穷的。炒米和焦屑就和汪先生家乡的贫穷和长期动乱息息相关。

另外,提到高邮不得不说到鸭蛋。高邮的咸鸭蛋可是驰名中外。高邮是水乡,适合鸭子繁衍。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这种鸭子的蛋也好,外加上高邮人善于腌蛋的手艺,使得高邮咸蛋成为一绝。颜色红而流油,蛋白柔嫩。流油的咸鸭蛋确实是鸭蛋中的上品,高邮的鸭蛋用筷子一扎,红油就会顺着缝隙冒出来。

汪先生的文章深入浅出,在日常的柴米油盐中蕴含着人生哲理。他说吃得了百味,容得下百事。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都去尝尝。对事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这样。

这就是饮食与文化灵魂交融的秘诀吧!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6435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育儿当效狼——《狼王梦》读后感

    育儿当效狼——小说狼王梦读后感: 《狼王梦》是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的作品,讲的是母狼紫岚为实现丈夫黑桑的狼王梦,倾力培育她的四个子女的故事。 世上万物皆有灵性,但就动物而言,虽也有七…

    读后感 2023年2月7日
    35
  • 再读培根作文800字

    这几天,没什么事情好做的我又一次拿出了从前送我的礼物:《培根思想人生》。这是本对培根思想的综合论述,也是一种经典淳朴的思想结晶。从这里,我能够看到培根对人生,对道德,对真理的感悟与…

    读后感 2022年7月15日
    91
  • 《浪食记》读后感2000字

    《浪食记》读后感2000字: 关于美食的文章总是最能吸引我的注意力,汪曾祺、蔡澜都是极会写美食的作家,图书馆偶遇王恺的《浪食记》封皮正面有梅菜扣肉的图片,以葱花点缀,封皮背面王恺云…

    读后感 2023年2月13日
    35
  • 读《动物百科》有感300字

    我看了一本书,叫《百科》,可精彩了! 书上说,路边耍眼镜蛇的人,并非能让眼睛蛇跳舞。眼镜蛇没有耳朵,它会跳舞是因为它把耍蛇人手中的乐器当成了武器,所以随时准备攻击。眼镜蛇作战之前一…

    读后感 2022年8月1日
    110
  • 《孤独是一座岛》读后感1500字

    《孤独是一座岛》读后感1500字: 文/随心;在南太平洋两万座岛屿之中的,有一颗海上泡沫,它,叫失望岛。2045年的失望岛,人迹罕至,为了保护失望岛的生态环境,每年由环保局派人到失…

    读后感 2023年2月8日
    31
  • 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2000字

    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2000字: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之一。他以十九纪前期的美国为背景,描写了主人公汤姆和他的小伙伴们的童年生活和冒险经历。其实在小学的时…

    读后感 2023年2月9日
    2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