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的法则》读后感2000字

《慈悲的法则》读后感2000字!

悬疑小说作为一种重要的小说类型,长久以来散发着它独有的魅力。从柯南道尔塑造出福尔摩斯与华生这一对悬疑小说史上最著名的探案人物以来,悬疑小说在每个时代都独有它的创作特色。1928年隆纳德‧诺克斯定立了推理小说十诫,更是为古典时期的悬疑小说创作限定了创作的框架,将这门难以量化的艺术赋予精确的准则,供当时的创作者参考。

起初,怪诞的犯罪手法一直是悬疑小说引人入胜的秘诀之一。在柯南道尔、克里斯蒂娜时期,杀人手法的异想天开、解谜时的环环相扣,以及令人信以为真的场面描写,悬疑小说成为了精细到极致的写实艺术。要成为一个好的悬疑小说的作者,需要的不仅仅是写作方面的技巧,更多是触类旁通的“杂学”,不仅仅是物理学,药学,甚至心理疏导,逻辑演绎,当写作者拥有诸多读者大众的知识体系以外的“学识”,才能够将杀人动机、杀人手法、事后撤离现场等细节通过描摹的笔触还原再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境随事迁,在经历了半个世纪作者的奇思妙想的熏陶之后,读者的品味也悄然改变了。日本推理小说大师江户川乱步的评论《类别诡计集成》将本格派推理小说的创作原则推上了巅峰,这也宣告着本格派推理小说浪漫的终结。此时优秀的悬疑小说,类似钱德勒的“硬汉派“推理小说,已经不再侧重描写杀人场面。在《漫长的告别》中,杀人手段和推理过程都不再是小说侧重,悬疑小说开始着力于刻画”活生生“的人物。侦探与凶手之间,本就有着强烈的戏剧冲突,在罪恶和追求真相的斗争中,人物形象也因这激烈的情感可变得充实饱满。比起单独地披露犯罪真相,侦探们和罪犯们在情节的演绎中,各自散发出真实的辉光,令人合上书本之后,感到意犹未尽,抚掌赞叹。

更进一步地,悬疑小说开始承担了揭露人性、批判世情的责任。东野圭吾的《白夜行》、《嫌疑人X的献身》是当代悬疑小说翘楚。在《嫌疑人X的献身》中,读者甚至一开始就明白了作案的每个细节,犯罪者的犯罪动机,但仍无法遮掩这部小说中散发的人性光辉。本格派的推理固然仍有其魅力,但魅力在揭露“凶手是谁”之后便荡然无存。而能够反映时代,反映人类最深层次心理的悬疑小说,在撇去跌宕起伏的情节之后,仍有发人深省的余地。

《慈悲的法则》无疑是侧重于人物塑造、探讨人性罪恶的悬疑小说。初看《慈悲的法则》,身为读者的我为其中的琐碎细节感到困扰。文章的细节描写从主人公对PTSD患者孙秀英的唠唠叨叨开始。但是随着阅读的深入,作者这种用心的写法逐渐凸显出它的魅力起来。

在每个看似繁琐入微的细节刻画中,读者能够渐渐体会到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疏离又亲近”的感觉。命案是由金毛犬的搜寻作为开端,作文www.isanxia.com草蛇灰线地设下线索,从主人公李善扬的视觉里,一步一步揭开真相,直到最后才发现,李善扬本身也是这罪恶链条的一部分。文中对于情节的安排紧凑合理,犯罪手法也利用了生活中“极为常见又极为令人恐惧”的现象——高楼坠物。对于涉及到的人物背景,作品也刻画的极为细致,仿佛就是身边的邻人,朋友。善与恶就在一念之间,这样的设计,更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在法理学方面,作者也做了大量的功夫,切近现实实际,没有普通悬疑小说里面牵强附会的感觉。

如果快速阅读,很难理解到作者的深一层含义。作品里面出现了大量的心理学词汇,“升华”,“创伤”,很显然,心理专业知识的背景赋予了小说人物更强、更清晰的动因。最关键的是,小说并没有直接描写主人公的罪孽,而是巧妙地利用了创作中所谓的“冰山原则”,即将她的罪恶,隐藏在字里行间,并没有通过结局的“真相大白”环节直接描述。这也符合心理小说的特点。这种特点在于,因为人的潜意识是难以尽述的,只能通过读者点滴的发掘才能猛然体会,就像是一首默不作声播放着的背景音乐。

李善扬的恶是一条暗线。作为一个大学女教授,乍一看她似乎有点“好管闲事”,不似我们平日里理解的“大学女教授”所为。若是考量她的背景、过往遭遇,我们就能渐渐体会到主人公的内心。书里多次描写李善扬对于受害者的态度,看似她是个热心肠的善人,实则她是以一种旁观他人痛苦的享乐姿态出现。在书中的偏后段,作者更是直接描写了李善扬“内心处的某一团黑暗,被照亮了”。她并不是个专业的心理救助工作者,她违背了操作手册的原则,切实地参与到受害者的生活,更是决定了他们最后的生死结局。表面因罪恶而赎罪的老人,更是因为她的唆使,招致了惨淡的结局。她像个所谓的“黑暗骑士”,自以为是地守护内心的正义感,实际上她更像是小丑,利用他人的窘境来填补自己空虚的内心。

理解到了这一层,我们就有理由重新审视这部作品。表面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实则波涛汹涌。人因为自我的过往而犯下不同的罪孽,人自以为拥有的判决罪恶的权利,实际上自己也是犯下罪行者的共谋。小说最后用但丁的《神曲》作结,我相信,作者也是用这隽永的语言来表达人性里最阴暗,最深沉,最难以言喻的罪恶。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6438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心得500字

    【第1篇】 我读了许多书籍,其中使我感触最深的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书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故事,给了我很大的人生启发。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的作者是前苏联著名作家奥斯…

    读后感 2022年7月27日
    85
  • 月亮舞台读后感500字

    漫长的,我看了很多书,但是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这本书—舞台。 这本书的作者是刘王栋,主要写了主人公庄帅,因为非常爱自己妹妹春妮,所以,他想利用放暑假的时间打工挣钱,好为即…

    读后感 2022年6月27日
    136
  • 《小飞侠彼得・潘》读后感300字

    【第1篇】 《小飞这几天,我读了一本人见人爱的书,书名叫《小飞侠 彼得•潘》。  在一个 凉 风 习 习 的晚上,一个长不大小男孩――彼得•潘飞进…

    读后感 2022年8月7日
    80
  • 《幻夜》读后感600字

    看过日本小说家东野圭吾的大部分作品,最喜欢的是《白夜行》和《幻夜》。小说《幻夜》由夜开始,由夜结束。 整个小说曾明显地点出过《幻夜》的主题。及至最后,借着主人公新海美冬的口又再一次…

    读后感 2022年7月28日
    102
  • 云边有个小卖部读后感700字

    【第1篇】 在嘈杂而忙碌的生活中,最惬意的事莫过于捧着本书,从书中看这人间百态,品这五味杂陈的生活。 有幸能够在繁忙的生活中,悠闲地看一本名为《云边有个小卖部》的书。这本书讲述了云…

    读后感 2022年6月11日
    184
  • 读《如果这个班带砸了,我就走》有感

    读《如果这个班带砸了,我就走》有感: 初看到这个题目,感觉很像自己的做事的风格,文中作者李亚坤老师所经历的事跟我也有些类似。直到现在,对于别人问我:“如果你把班带砸了怎么办?”我还…

    读后感 2023年2月7日
    2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