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逍遥游​》读后感3000字

《庄子逍遥游》读后感3000字!

学生时代在语文教材中读到过《庄子·逍遥游》,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鲲鹏寓言故事,为庄子的想象力而惊叹。北冥有条几千里长的大鱼名叫鲲,然后鲲变化为一只大鹏鸟,背也有几千里宽,乘着六月的大风奋力起飞,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九万里的高空,飞到天池南冥。

鲲鹏形象,在中国文化中变成了一种象征,通常代表凌云之志。例如李白非常希望能进入帝国的权力中心,施展他的抱负,他青年时一首有名的诗《上李邕》中写到“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我们通常用鹏程万里形容前程远大,巨大的成功就在前方。

但《逍遥游》中,大鹏并非庄子推崇的最高境界。庄子写高飞的大鹏,是为了和在小树林生活的蜩与学鸠进行对比,以此说明空间和时间有大小,人的认知也是有大小的,这是庄子想要阐述的第一层意思“小大之辩”的道理,并非逍遥本身。

李白所追求的功名,在庄子笔下属于最低层次的人生追求,因为庄子瞧不起世俗的道德、名声和地位。为何这么说,答案就在《逍遥游》的原文中。在鲲鹏寓言后,庄子阐述了四种不同境界的人生,最低层次的就是世俗的成功者,原文是这样写的: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其大意是:那些才智可以胜任一官半职,品行可以引领一乡风气,道德能使国君感到满意,能力足以取信一国之人的人,他们看待自己也像别人看他那样(感觉良好)。

第一层境界的人,看重的是世俗的成功和别人的评价。宋荣子明显处于更高的一个层次,有如大鹏鸟讥笑蜩与学鸠,宋荣子讥笑这种追求世俗成功的人。我们看原文: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翻译成我们现在的话,是说宋荣子忍不住讥笑他们(境界太低)。(宋荣子的境界是)哪怕世上的人都赞誉他,他不会因此越发努力,哪怕全世界都来指责他,他也不感到沮丧。宋荣子对荣辱的辨别不同于第一个层次的人,他有自己内在的评价标准,而不是依据外在的标准来评价。尽管如此,宋荣子的境界还不是最高的。

宋荣子的境界,让我想起一本畅销书《被讨厌的勇气》,该书的核心观点是一切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要想活得自由和幸福,就不要被别人的期待和观念所束缚,这和宋荣子的境界类似,我们要有自己内在的评价标准,而不是依据别人的标准。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也表达了类似的含义,告诉我们不要以外在的标准或得失来束缚自己。

我们每个人要过的是自己的人生,而不是别人的,因此,我们要获得自由,必须有自己内在的标准。

“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这个标准对我们一般人来说,已经很不容易了,但是,在庄子的思想中,还有两层更高的境界。

列子可以算是第三层境界的人,列子能御风而行,那样子实在是轻盈美好,但列子对外界还是有所依赖的,像大鹏鸟高飞一样,列子也需要风,才能享受美妙的空中之旅,因此列子还无法达到最高层次的逍遥。

怎样才能算是最高层次的逍遥呢?且看庄子的描述:“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意思是如果能遵循天地万物的规律,把握阴、阳、风、雨、晦、明“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的世界,就没有什么可依赖的了!

人生的旅程,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别人的不理解、不认同,心愿无法实现,很多不得不去做的一些事情,不得不去面对的一些人,无法避免的身体病痛,以及每个人必然会走向的死亡。想要获得人生的自由和幸福,庄子给我们指明了一条放下烦恼的方向。逍遥游,林语堂先生翻译为”AHappyExcursion”,就是愉快的旅行。

庄子说“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宝贵而短暂的一生,我们应该追求什么?世人所追求的金钱、功名、地位,在庄子看来,这些都是外在的东西,都不如生命本身重要。

很多人可能不认同庄子,如果没有外在的物质条件,我们连生存都很困难,更不用说逍遥了。其实,庄子并不是否定外在的条件,而是让我们不要将手段和目的本末倒置,把追求外在的东西当作人生的目的,外在的东西只是目的的手段而已。

我们每个人对自己的评价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个人小的时候,对自己的评价是建立在外部评价的基础上的,因为孩子内部还没有一个自我评价的标准,他对自我的评价,都是通过父母、老师和周围人的评价来建立,例如幼儿园的小朋友,老师的夸赞和奖励,就是他们努力的动力很重要的来源。这用现代心理学的术语来表达,就是属于“依赖型自尊”,是低层次的自尊,和上面说的第一层境界的人类似。

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和心理的成熟,我们有了清晰的自我认识,有自己的价值判断标准和行为准则,不再是没有自己判断力的墙头草了,读后感www.simayi.net拥有了“被讨厌的勇气”,这是一种成熟的标志,能做出自己的选择,做出选择的同时,也意味着自我承担选择的后果。例如孩子长大后,就会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选择,这时候父母就不能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而是应变为引导为主。

思想成熟的人,像宋荣子一样达到第二层境界的人,能活得真实,有自己的原则,不受外部评价的影响。他们已经超出我们一般人的境界,内心很强大,活得很自由了。用现代心理学术语来说,第二层境界属于“独立型自尊”的人格。

庄子逍遥游的境界,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就是思想观念上放下个人的傲慢和偏见,做事的时候放下功利心,放下对名声的刻意追求。这样,就能活在当下,获得自由。庄子的“逍遥游”的境界,我认为,和现代心理学的“无条件自尊”近似。

无条件自尊使个体处于很稳定的状态,既不依靠他人的看法,也不来源于自我的评判,根本不需要对自尊进行评价,它是一种自然存在的状态。

我们每个人活着,不是为了某个外在的目的,人本身才是目的,生命是无价的,外在的东西都是手段而已。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发展是为了人民,不能“见物不见人”。用庄子的话来说就是“物物而不物于物”,驾驭外物,而不为外物所驱使。

庄子的思想,虽然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但能让我们摆脱各种束缚,获得精神的自由,能帮我们超越各种人生困境,获得内心的安顿。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6448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变——读《贝茜成长的奥秘》有感800字

    变——读《贝茜成长的奥秘》有感800字: 所有一切都在变化,唯有变化不变。——题记 暑假里,老师让我们看一本好书,并写一篇读书笔记。我不禁有些焦虑,因为家里的书我基本上都看完了,正…

    读后感 2023年2月10日
    17
  • 读《狮王》有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45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有一本书唤醒了我最纯真的童年时光,让我理解了对世间万物博爱的情怀,这本书的名字叫《狮王》。 我在寒假期间阅读了这本…

    读后感 2022年10月23日
    101
  • 《亨利・休格的神奇故事》读后感500字

    书,是带我们走进智慧大门的一把金钥匙;书,是带我们去遨游知识的潜水艇;书,是人们精神的食粮;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树上的红苹果。今天,我跟大家谈谈一本书:《亨利.休格的神奇故…

    读后感 2022年6月30日
    147
  • 《你若不勇敢,谁替你坚强》读后感_900字

    《你若不勇敢,谁替你坚强》读后感900字 谁是你的的山、河、湖、海? 起初看书名觉得很鸡肋,喝饱鸡汤有毒,但耐心看下来,作者博学且有见解的想法让我深有启发。说一下自感较深的几点 1…

    读后感 2022年9月8日
    120
  • 读书之《傅雷家书》读后感600字

    读书之《傅雷家书》读后感600字范文: 在这个随时随地都可以给家人打电话视频聊天的时代,家书似乎已经成了过去。而就在那个年代,家书就是人们来向家人表达思念的最好工具。 我读到一本书…

    读后感 2023年2月8日
    46
  • 黑骏马读后感500字

    【第1篇】 《黑骏马》讲述的是一匹黑色小马的故事,“他”快乐的生活在一个山村里,从小便受到良好的训练,身为一匹马,“他”明白自己应该服从主人的任何命令。但是,因为各种情况“他”被转…

    读后感 2022年7月17日
    10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