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日本经济史》读后感1000字

《战后日本经济史》读后感1000字!

作者:风来

读了野口悠纪雄的《战后日本经济史》,我的一点总结和看法。

日本高速增长的原因,主要是2个,一个是技术环境的背景适合1940年体制,集中资源办大事的“计划”体制,主要是钢铁、机电、轮船、石油化学等,这些重化工业,适合垂直一体化的管理方式提升生产效率。大量经济活动不以通过市场合作为主,而是主要靠企业内部的分担和合作为核心。强调对集体的奉献的1940体制恰恰能发挥它的最大效用。

这个时代,日本、联邦德国和苏联,都是同样的经济体制,也都获得了在工业化上的巨大发展。

第二,是当时的国际环境对日本有利,日本当时拥有低廉的劳动力,通过大量生产工业用品,占领了发达国家市场。当时的中国还没有改革开放,如果当年中国进入市场通过低成本劳动力来一起竞争,日本也不会取得那么大的机会。

另一个很重要制度基础,就是低利率与资金配给,以及财政投融资政策。简单说就是大藏省给钱,1货币政策—低利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以及2财政政策—政府直接拨款或者定向投资。

这都是1940年体制的“优势”,其实也就是举国体制。这套机制在完全工业化的“追赶”阶段,非常好用。

日本和联邦德国的经济体制,虽然都是以市场原理为基础,但却都不依赖市场,两国都要求大企业承担公共责任,强调企业内部劳资协作,政府对市场加以严格限制,是具有统治倾向的经济。在那一时期,日德的举国体制战胜了英美完全依赖市场的体制。而核心的背景,是哪个时代,是重工业为核心,这与几十年后今天的市场核心和主导,完全不同,如今社会已经发展到了服务业为核心。

但在,1980年后,甚至至今,1940体制反而成了枷锁,阻碍了日本的发展。

在1980年代末期,地价暴涨,房价暴涨,整个社会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辛勤劳动变得未必能带来回报,而空手套白狼或者哄骗特权阶层,读后感www.simayi.net却可以带来巨大财富,这样状况深深的刺痛了当时的人们和社会的尊严。此时,一个关于土地价格上涨的论调是,日本小,山多,土地资源不足,才导致的地价高。但这完全是错误的。1980年代的泡沫,可以说是1940体制已经不再适合,但还苟延残喘的结果。

在这种泡沫中,所有人不再踏实工作,整个经济并没有创造出附加价值,资源的总量没有增加,“从无产生有”是不可能持续的,就变成了一场击鼓传花的游戏。

日本企业的“终身雇佣制”也是问题之一,因为无法调整的过剩雇佣问题,使得商业模式的调整困难重重,民间企业不应该承担过多的保障劳动者权利的义务,这应该是政府的职责。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6823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诗韵国学 女性影响力》读后感1000字

    黄昏,窗外的雨淅淅沥沥,润泽着灯光。我宅家坐在书桌旁,重新打开《诗韵国学——女性影响力》,随意浏览几页又掩卷思索,把书中人物的事迹在回忆中渐成一片。《诗韵国学——女性影响力》用诗词…

    读后感 2023年2月4日
    53
  • 读《早》有感400字

    时时早事事早 ――读《早》有感 今天,我在新华书店里读了一片文章叫《早》,读完后,我有很深的感悟。 《早》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鲁讯先生小时候的一件事。 有一年,鲁讯先生的生病,躺在床…

    读后感 2022年6月27日
    152
  • 《呼兰河传》读后感1000字

    《呼兰河传》:一抹永不褪色的暖 她是一抹暖,是浸没在无尽苍凉里,也遮不住的暖…… 她的作品在落难的洗礼中产生,艰苦、奔波、饥饿……似乎一切的不幸都向她涌来。在这之中,我看到,她以柔…

    读后感 2022年6月12日
    123
  • 读《花的勇气》有感400字

    书,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最好的,它教会我们很多人生哲理;书,让我们遨游在知识的里,收获丰富的知识;书,使我们成为新一代的知识人,做祖国的栋梁。 我通过阅读20课《花的勇气》,了解到小…

    读后感 2022年6月18日
    131
  • 《伪装学渣》读后感500字

    《伪装学渣》读后感500字! 迎小五(4)班杨晨蕊 《伪装学渣》是一部青年小说,我起初只是因为它是小说才看,但在我郑重地翻到最后一页,才知道这本书有多么的不简单。 起初,我被贺朝的…

    读后感 2023年2月11日
    207
  • 《1453》读后感400字

    令人向往的君士坦丁堡! 公元324年,君士坦丁大帝选择这座城市作为他的新的基督教之城。极为有利的地形和坚固的城墙使得这座拜占庭帝国顽强的延续了1100多年。1449年,末代皇帝君士…

    读后感 2023年2月11日
    4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