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手指》读后感500字

1、《红手指》读后感500字

作者:沐-浠

本书反应的正是当下的社会现象及家庭问题。

主人公妻子不愿照顾两位老人,推卸责任没尽到半点孝道,作为母亲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也出现了严重的错误,才导致了孩子走上犯罪道路。这大概就是慈母多败儿中最好的案例吧。

身为母亲不能因为爱就宠坏,多点时间陪伴,发现问题需及时指出,做错事要勇于承担责任。孩子不可能在父母的羽翼下生活。

孩子犯错尽想着如何帮忙掩盖,这对夫妻也是绝了,将错就错,竟然想让老人去帮自己小孩顶罪,这种丧尽天良的做法实在是令人发指。当时看到主人公对加贺举证自己母亲时气的让我抓狂,没有照顾老人,还想着让老人家替自己小孩顶罪??

其实老人给过很多次暗示的,给过主人公认罪的机会,他哪怕看老人家一眼,关注一下都能接收都信息。可想而知主人公多少次伤到老人的心啊?

最后是因为老人家的拐杖,触动了主人公心里最后一道防线。如果还是无动于衷,就很想问还是人吗??

本书的老母亲给儿子的一次次机会感动到了我,孩子永远是母亲们的软肋,母爱的伟大之处在与把毕生的耐心都给予孩子。

2、《红手指》读后感500字

《红手指》主要讲述了前原昭夫与妻子八重子为掩盖儿子前原直巳的罪行,弃尸、并把罪行推到昭夫母亲,前原政惠身上的,但最后,因为受不了良心的谴责,前原昭夫选择了吐露真相。

其实东野圭吾在写这本书时,写出了社会家庭中存在的问题:婆媳矛盾、亲情的包容、逃避的懦弱。当我看到这本书,看到前原昭夫选择让儿子自首时,我有一种释然,但随即,看到八重子万般阻拦,我又一阵难过,可是,设问天下父母,读后感www.simayi.net哪个不是希望儿女犯得错能由自己担着,但,也就因此,让前原直巳成了一个胆小,懦弱,遇事就推卸责任,逃避的人,在杀了女孩之后,他反倒像个没事人一样,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让父母在为他背负责任,而八重子之所以选择掩盖儿子的罪行,是因为她太溺爱儿子了,但也是因为前原昭夫不顾家,从来没有为教育儿子出过一份力,导致直巳在被欺负时,感受不到父爱,心里孤寂,没有朋友。

这个家,缺少一样东西:责任感。如果有责任感,前原直巳就不会在杀害了小女孩后,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如果有责任感,前原昭夫就不会在儿子被别人欺负后,不管不顾了;如果有责任感,前原昭夫就不会在事发后,把责任推到装痴呆的老母前原政惠身上了。只可惜,世界上没有那么多如果。

不过也幸好,前原政惠为了不让儿子犯错,用口红涂红了指甲,给警官加贺提供了线索,加贺也希望前原昭夫能在他家说出真相,最后因受不了内心的谴责,昭夫说出了真相,坦白了一切,供出了儿子。

这本书给我的感触很多,对此,我只希望这样的家庭能少几个,而儿女们,也能对老人多几分关照,多陪陪他们。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6823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读《福尔摩斯探案集》有感600字

    【第1篇】 书,对于我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啊!我曾经为书哭过、笑过;我曾经为书伤心过、收获过。这也许就是我对书的依恋。每当看着一本本书要“退休”时,我会感到无比的悲痛,那好比是把我的肉…

    读后感 2022年8月5日
    88
  • 《改变世界的发明》读后感150字

    《改变世界的发明》读后感 我在里看了几本书,最吸引我的是《改变世界的发明》。这本书主要写了钢笔、印刷机、火柴、电话、、、、、、这些都是发明,有些发明很简单,而有些发明超级复杂。这本…

    读后感 2022年6月22日
    383
  • 观《阿甘正传》有感800字

    里,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我终于观看到了我梦寐以求的影片―《阿甘正传》,在没看影片之前,我幻想阿甘是一位英俊潇洒、气宇不凡的美国青年。但序幕一拉开,我却大失所望。展现在我眼前的竟是一…

    读后感 2022年6月13日
    123
  • 鼹鼠的月亮河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600字

    鼹鼠的月亮河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600字: 最近我读了一些书,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王一梅的《鼹鼠的月亮河》。鼹鼠米加从出生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鼹鼠,它没有父母和哥哥们棕色发亮的毛,而是…

    读后感 2023年2月17日
    27
  • 《不畏将来,不念过去》读后感_100字

    《不畏将来,不念过去》读后感100字 Since graduated from University, two senses of anxieties, the employmen…

    读后感 2022年9月6日
    167
  • 《我要做好孩子》读后感1200字

    我非常喜欢读书,特别是那些叙述简单,但其中又蕴含了真情实意,耐人寻味的书,它们总是令我意犹未尽,头脑中似乎又充盈了许多。《我要做好孩子》就是这样一本书,每每翻开它,都有新的一番认识…

    读后感 2022年7月21日
    10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