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读后感1000字

《何以中国》读后感1000字!

作者:张婕

在书名中,作者就已经抛出最为重要的问题:何以中国?“何以中国”是对最早的中国如何产生的追问,这本书也基本上是在叙述一个过程,最早的“中国”如何诞生的过程。

公元前2000年,在以传世文献为本位的夏王朝始年的推定上,是一个便于记忆的年代。围绕着公元前2000年的前后一百年这个时间段,各个学者对夏王朝的萌芽进行了探索。在探索史前文明的过程中,丰富的文献资料与考古发现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考古学上却看不到与传世文献中相对应的王朝图景,但纷乱中必定有萌芽着新方向。在本书中,许宏先生就从晋南地区辉煌一时的陶寺再到中原地区以嵩山为中心的嵩山文化圈的孕育与发展,在逐鹿中原的过程中新砦的发轫为二里头的广域王权国家的诞生奠定了基础,进而去探寻中国第一个王朝——夏王朝的诞生。

从陶寺的兴衰讲起,在陶寺内部已经存在着某种严格规定使用礼器的约定俗成的规定,由此可见在龙山时代,礼制就已经形成并运用至社会的管理中。陶寺遗址已经出现了城壕和城墙等防御性设施,也出现了宗教礼仪建筑,同时也存在着贵族与平民墓地分化的现象。虽然对于陶寺衰亡的原因,到目前为止还无法给出明确的答案,但无论如何陶寺当之无愧地成为了龙山时代文明的顶峰,而其所在的晋南地区在之后的时光里,开始接受中原腹地传来的各种文明,并最终纳入到王朝体系。

在中原腹地的嵩山文化圈依靠着生态环境的优势,成为了文化交流碰撞汇合的地区。最早的“中国”就诞生于此。随着文明的发展,中原腹地也出现了各种城址聚落群,正是这些拥有不同文化因素的聚落群在冲突与融合中促成了二里头广域王权国家的形成。

登封聚落群基本不见外来文化因素出现,而禹州聚落群却掺杂有东方海岱龙山文化和南方石家河文化因素,于此可见,在时代的发展中,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在新砦大邑兴盛起来后,其他的龙山文化城邑已衰落甚至废弃,因此,新砦文化开始占据中原,处在送走龙山时代孕育二里头时代的过渡阶段的它,具有着重要意义。新砦中防御设施的加强也体现出在当时新砦在斗争中的巨大优势。之后,处在洛阳盆地的“二里头人”继承了在群雄争斗的龙山时代文化遗产,站在一个更强的高度去发展自己的文明。

与此同时,在书里也体现出了作者对考古学的理解。尽管抱着“由物见人”的理想,但考古学还是擅长于研究“物”,善于根据物来勾勒出轮廓,这是考古学的学科特点所决定的,就是擅长于对历史文化发展的长程观察。

其实,读完整本书最大的感受不在于作者笔下一个个现成的结论。最让我感到莫大兴趣的来自于在探索过程中,读后感www.simayi.net各学者立足于实践而阐述的想法与观点。“每个人的看法,取决于他的经验、学术背景与立场”,也正是因为这种多样性的存在,才能为考古学本身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正像本书所记录的内容,重要的不光是最后的二里头广域王权国家由此诞生的结果,也是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文明的孕育与崛起。重要的不光是结论,更是探索的过程。让我触动最大的是在探索历史,推翻重建的循环往复探寻文明、探寻华夏文明起源的过程中,超越历史,超越前人,超越自我的勇气与坚持。正因为有这样的勇气与坚持,我们终究会找出历史的答案,就像先人努力创造未来,我们也将揭开历史的神秘面纱。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6829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剑桥中国史(全集)》读后感_1000字

    《剑桥中国史(全集)》读后感1000字 初读此书时由于时间不够充裕只能泛读一遍,事隔经年,重新拾起,在读此书之前复制一段之前给书友的评论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在你阅读本书之前提俩点…

    读后感 2022年9月7日
    389
  • 读《爸爸背我淌过那条河》有感300字

    读完《背我淌过那条河》这篇文章时,我流泪了。 文中的爸爸为了满足自己残疾的孩子想上学的心愿,竟然穿上雨衣和雨鞋,将满面泪水的孩子背在背上。低洼的路面满是积水,他用一根竹竿探着沿途水…

    读后感 2022年6月18日
    142
  • 《食品安全的社会性监管与地方分权》读后感1500字

    《食品安全的社会性监管与地方分权》读后感1500字范文,欢迎阅读点评! 一、文章讨论的问题及意义 文章讨论是目前中国在食品安全监管上实行地方分权,其根本原因在于监管过度依赖政府的准…

    读后感 2023年2月8日
    105
  •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在各个版本的书架装逼指南里,往往都少不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二十几年前我就中过招,从先锋派学长那里听到米兰昆德拉的这本书,吹得神乎其神…

    读后感 2023年2月17日
    38
  • 《勤能补拙》读后感

    古人云:“勤能补拙是良训,笨鸟先飞早入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知道,光是懒惰、马马虎虎不能取得成功的,既然上天给予了人天分,人只有勤奋才能化天分为大成。…

    读后感 2022年6月14日
    216
  • 《荒野的呼唤》读后感800字

    【第1篇】 “昔日流浪的渴望在沸腾,奋力挣脱现实的枷锁;野性在严寒的里苏醒,再一次发出醒来的欢呼。”这首诗正代表了美国杰克•••伦敦的著名小说《…

    读后感 2022年7月29日
    9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