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镇》读后感1000字

《熊镇》读后感1000字!

立场VS是非

决定是否让彼得留任的那场全镇会议令我不禁联想起迪伦马特《老妇还乡》中那场公民大会,虽然前者的投票结果因游离于小镇主流群体之外那群不没有具体姓名的男人们而得以逆转,但无论这两场打着“民主”旗号的全民选举结果如何,过程都令人唏嘘:在相对封闭的集体环境中,被群体情绪牵引着的选民们总是会用选票一次次为“集体暴政”投上一票。

在封闭程度越高、声音口号越统一、利益驱动越一致的社会中,只有立场之分,而没有对错之分。站队成为事件发生后人们唯一关注的问题,事件的真相似乎并不重要。站队的标准无关是非对错,无关个人判断,无关客观事实,最重要的标准是集体共同利益,《熊镇》中展示了站队混战中撒谎者、盲从者、逃避者、抗击者等多面相,看似凝聚的小群体被撕裂,最终结局也以冰球队的分道扬镳告终。

个体VS集体

天寒地冻的熊镇养育了一群隐忍、执着、忠诚、不善于表达的人们,环境塑造了他们的性格,但环境的封闭性也导致个体声音被埋没。熊镇人不轻易表态,但是却又积极参与集体的暴动。

《熊镇》这本书,可以分成两部分来阅读,上半部分的主旋律是友情、爱情和亲情,在一个通过冰球联结全镇的偏僻破落小镇中,性格各异、成就不同的成年人,以及生长于闭塞小镇、家庭背景各异、身怀不同梦想、情窦初开、各怀心事的青少年们,读后感www.simayi.net熊镇的居民们靠冰球被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大集体的成员,而这个大集体不仅是由个体组成的,还有一个个小家庭。下半部分因一次犯罪产生了多米诺骨牌倒下的连锁效应,个体的对抗导致集体的撕裂,但家庭却展现了牢不可破的纽带,他们互相包庇、互相救赎、互相袒护、互相遮掩,紧密团结在一起。

暴力VS反抗

强奸是行动上的暴力,可以终结少年们美好的青春时代;语言的暴力分裂集体,用立场之分掩盖是非对错;社会集体的暴力(公投是其中的一种形式)则揭露了人性之丑陋以及个体孤岛式的孤立无助,能令人疯狂、叫人绝望。

少女玛雅的反抗,真正重要的是过程而非结果,她的勇气令人钦佩,她的复仇快解人意,她是不幸的,但她也是幸运的,因为有那么多人和她一起在反抗,而作者也予以了她一个完满的结局,甚至闭塞如熊镇也组建了女子冰球队。少女的身影在很多小说中都能找到,故事结局时她们总能放下过去、放眼未来,而现实中的房思琪们却不断走入新的死胡同中,即便METOO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了,但性别暴力依旧无处不在,一声叹息。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6840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生命如种子——读《种子的萌发》有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7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朋友,生命几何?有人言生命如蜡烛,亦有人说生命彷佛不断沏稀的茶,也有人说生命像淡然的浮云。不管给我是怎样的回答,我…

    读后感 2022年10月23日
    54
  • 《晚熟时代》读后感1000字

    同行举行了两次《晚熟时代》的分享会,我也好奇买了这本书,虽然我知道这本书是大众读物,有心理准备了,但读的时候难免有些失望,因为我更期待专业性的读物。我尝试着放下评判,感受这本书表达…

    读后感 2023年2月5日
    60
  • 读《一个人的村庄》有感600字

    我是在读《一个人的村庄》的时候想起那个问题的。 那是几年前的事了,某一个读书日,报纸上发起一个讨论:如果让你在上漂流一年,只能带一本书,你会选择哪一本? 回答众说纷纭,当时我的选择…

    读后感 2022年6月19日
    142
  • 《格林童话》读书笔记600字

    【第1篇】 你的诉说――读《格林童话》有感 一个月前一个无聊的午后,在我房间那被塞满的且收拾的整洁的书架上,你静静的立在那里,我却一眼看到了你。没有太多的理由,可能只是想拿你来打发…

    读后感 2022年7月8日
    135
  • 斑羚飞渡读后感500字六年级

    生命之桥――读《斑羚飞渡》有感 我喜欢看书,喜欢买书,我书房里的两个书柜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课外书。这不,刚开始,又给我买了一套沈石溪的系列小说。一拿到这套书,我就如饥似渴的读了起…

    读后感 2022年6月1日
    164
  • 《我在为自己读书》读后感300字

    为遇见更好的自己而读书 ――读《我在为自己读书》有感 一进入的大门,我就发现小学和幼儿园有大大的不同。每天清晨,我都会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去上学,每天都会教我们新知识,读书真快乐呀!…

    读后感 2022年6月17日
    25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