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镇》读后感1000字

《熊镇》读后感1000字!

立场VS是非

决定是否让彼得留任的那场全镇会议令我不禁联想起迪伦马特《老妇还乡》中那场公民大会,虽然前者的投票结果因游离于小镇主流群体之外那群不没有具体姓名的男人们而得以逆转,但无论这两场打着“民主”旗号的全民选举结果如何,过程都令人唏嘘:在相对封闭的集体环境中,被群体情绪牵引着的选民们总是会用选票一次次为“集体暴政”投上一票。

在封闭程度越高、声音口号越统一、利益驱动越一致的社会中,只有立场之分,而没有对错之分。站队成为事件发生后人们唯一关注的问题,事件的真相似乎并不重要。站队的标准无关是非对错,无关个人判断,无关客观事实,最重要的标准是集体共同利益,《熊镇》中展示了站队混战中撒谎者、盲从者、逃避者、抗击者等多面相,看似凝聚的小群体被撕裂,最终结局也以冰球队的分道扬镳告终。

个体VS集体

天寒地冻的熊镇养育了一群隐忍、执着、忠诚、不善于表达的人们,环境塑造了他们的性格,但环境的封闭性也导致个体声音被埋没。熊镇人不轻易表态,但是却又积极参与集体的暴动。

《熊镇》这本书,可以分成两部分来阅读,上半部分的主旋律是友情、爱情和亲情,在一个通过冰球联结全镇的偏僻破落小镇中,性格各异、成就不同的成年人,以及生长于闭塞小镇、家庭背景各异、身怀不同梦想、情窦初开、各怀心事的青少年们,读后感www.simayi.net熊镇的居民们靠冰球被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大集体的成员,而这个大集体不仅是由个体组成的,还有一个个小家庭。下半部分因一次犯罪产生了多米诺骨牌倒下的连锁效应,个体的对抗导致集体的撕裂,但家庭却展现了牢不可破的纽带,他们互相包庇、互相救赎、互相袒护、互相遮掩,紧密团结在一起。

暴力VS反抗

强奸是行动上的暴力,可以终结少年们美好的青春时代;语言的暴力分裂集体,用立场之分掩盖是非对错;社会集体的暴力(公投是其中的一种形式)则揭露了人性之丑陋以及个体孤岛式的孤立无助,能令人疯狂、叫人绝望。

少女玛雅的反抗,真正重要的是过程而非结果,她的勇气令人钦佩,她的复仇快解人意,她是不幸的,但她也是幸运的,因为有那么多人和她一起在反抗,而作者也予以了她一个完满的结局,甚至闭塞如熊镇也组建了女子冰球队。少女的身影在很多小说中都能找到,故事结局时她们总能放下过去、放眼未来,而现实中的房思琪们却不断走入新的死胡同中,即便METOO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了,但性别暴力依旧无处不在,一声叹息。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6840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读沉思录有感1000字

    【第1篇】 这是一本富有哲学思想的书。作者受斯多葛学派的影响,书中充满哲学的思辩。他认为“死亡与生殖一样是自然的一个秘密,是同一些元素的组合与分解,而全然不是人应当羞愧的事情,因为…

    读后感 2022年7月16日
    122
  • 基督山伯爵读后感900字

     《基督山伯爵》读后感 《基督山伯爵》是大仲马的代表作之一,故事讲述一个完美的复仇计划,被公认为世界通俗小说中的顶扛鼎之作。 故事从1815年开始,主角埃德蒙唐代斯是个充…

    读后感 2022年6月11日
    156
  • 《红船领航》读后感600字

    永远的红船,永远的精神 【第1篇】 这个学期一开始,我就认真阅读新发的特殊读本《红船领航》。它向我们展示了众多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并发展成为执政党的光辉历…

    读后感 2022年7月22日
    172
  • 读《波西・杰克逊》有感400字

    今天,我读了《波西・杰克逊》系列的第一本〈波西・杰克逊与神火之盗〉。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十二岁,有阅读障碍症和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小孩叫波西・杰克逊,他的身边发生了许多奇怪的事――数…

    读后感 2022年7月23日
    112
  • 《赖柏英》读后感_900字

    《赖柏英》读后感900字 “赖柏英”是 林语堂先生一部自传体长篇作品,记述了他的初恋,那个家乡福建漳州大山里青梅竹马的、蝴蝶时常停留在头发上的美丽姑娘。初恋于男人,从男孩成长为男人…

    读后感 2022年9月7日
    104
  • 读《世界历史上的蒙古征服》有感1500字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读《世界历史上的蒙古征服》有感1500字: 在上学期的历史课中,我对蒙古征服产生了兴趣,所以就让妈妈买了肖老师书单中里梅天穆先生所著《世界历史上的蒙…

    读后感 2023年2月8日
    3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