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有感1000字

最初了解这本书时,是由于它奇怪的名字――《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为什么是“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而不是“天才在右疯子在左”呢?抱着这个问题,我去查阅了相关资料:一般情况下,“左”表示比较偏激的那一派,而“右”则相反,是比较稳妥温和的。而在现实中看来似乎相反,天才往往都是温文尔雅的的形象,而疯子,往往偏激,甚至会做出一些伤人的举动,正因如此,他们才会被关入精神病院。

没错,这就是作者耗时4年,深入医院精神科,通过与无数“非常态人群”接触而产生的精神病人访谈手记。至于这本书与天才有什么关系,大概作者认为“天才”与“疯子”只有一线之隔的原因吧!

我曾在阅读前妄自猜测,认为这可能是想说我们常人眼中的精神病患者们,许多的言行虽然不能理解,但倘若走入他们的内心世界,你将会明白那些看似精神病的思想家们澄清,里面或许有着些惊骇世俗的想法也说不定,我是抱着这种心态买下这本书的。

果然,它没让我失望。

本书的第一篇文章就令我震撼不己,讲诉的是一位女精神病患者对生命形式的认知而记录下的一系列对话。平时大大咧咧的我当然没有思考过女患者的问题,每天担心的反倒是:明天数学会不会挂科啊?今天英语短语卷完全没底啊……之类的锁碎事物。今天重读文章忽然明白了许多。科学家们在苦苦寻找的生命形式其实有很多种,我们只是其中一种罢了。如果将生命形式的衡量标准提高,自然不会有什么如人所意的结果。如同那位女患者所说:石头也是生命,在它们的视角下,我们的生死太过飞速,仿佛瞬间,因此它不会注意到我们的存在,整个蚁巢也是生命,松散生命,蚁后充当大脑、四肢、内脏与细胞由工蚁负责,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超乎于我们生理结构的“松散生命”……如此新颖奇特的思维,我们可以选择不信,但没有任何理由和证据去推翻它。是的,我们都不确信又不敢相信,也许在几百年、几千年后这个发现会像如今的《进化论》一样在遭受无数质疑甚至批判后得到证实!

当一个真理被提出时,往往会被认为是谬论,而使人们认知到事物真相的,便是科技。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人们对于事物的认知越发完善,却也越发产生疑问,就像一个画圆,我们的知识就是一个巨大的圆,疑问就是它的周长,知识越丰富,疑问就越多。这也是人们科技不断发展的原因。

回顾历史,几乎所有时代的人们都曾将谬论奉为真理,将真理贬为谬论。当时的真理,在科技得以发展后发现是谬论,而谬论,在科技发展后被证明为真理。如今当下的真理也许会在数千后后推翻,而现在的谬论,也许在将来又被证为真理。人类文明的变迁,原来只不过是一个简单的循环:犯错、改正、犯错、改正……

因此,我们如今又有什么理由和证据认为他们的观点都是错误的呢?也许天才与疯子的只有一线之隔,只不过天才是沉稳的疯子,疯子是着急的天才。他们同样拥有惊人的想法,只不过天才在将它们公诸于世之前自己一个人默默研究最后证明得出真理,而疯子,他们过于心急地将想法告诉了世人,又因没有十足的证据来证明他们的想法是对的,他们缺少的,只是一个证明而己。

请尊重每一位精神病患者,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并不亚于任何一位天才!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686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读《文明少年・美丽地球》有感800字

    美丽是什么?是长相?还是财富?看了《文明少年・美丽地球》这本书后,你就会找到答案。 书中,有许多“美丽”的人,如:最美工人――郭明义,最美――张丽莉,最美――吴菊萍,最美医生――周…

    读后感 2022年7月11日
    89
  • 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读后感2000字

    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读后感2000字: 1、是什么? 大一的时候,法理学老师向我们推荐了一批书。我清楚地记得,其中有一本书,题目就叫《法律是什么?》 我当时就觉得很奇怪:这都能成为问…

    读后感 2023年2月13日
    29
  • 「富人思维」读后感2000字

    作者:贾森·卡拉卡尼斯 硅谷著名的天使投资人、红杉资本首位投资猎手贾森·卡拉卡尼斯,通过一系列独特的决策和投资,在天使投资领域获得了巨大成功,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就让自己获得了超过1…

    读后感 2022年9月5日
    140
  • 一生之城——武汉

    这些闲暇的时光里,读了些文字,感受颇深。 那杂志上的标题令我感慨万千——《一生之城》。 回想那些已走过的日子里,我深爱着它,却又怨恨着这座伴了我多年的城市。 想起来,在那些可爱而无…

    读后感 2022年7月17日
    281
  • 城里城外——围城读后感1000字

    城里城外——围城读后感1000字: “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这是钱钟书先生《围城》中最有名的一句话。在文中,这句话出自古老的英国谚语,它不只是感慨爱情与婚姻,同时也…

    读后感 2023年2月8日
    37
  • 读《我和小素》有感350字

    再见樱花盛开 ――读《我和小素》有感 我盼着你归来 一起去看樱花盛开 我们一起出发 为了我们共同的期待 今年,我又买了一堆书,其中就有黄春华叔叔写的《我和小素》。 本书的主人公杨若…

    读后感 2022年6月11日
    17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