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至死》读后感2000字

《娱乐至死》读后感2000字!

尼尔伯兹曼认为人们担心的1984没有来临,但更需要警惕的是赫胥黎的预言: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憎恨的东西,而是我们热爱的东西。

我也有这种感觉,可能是因为活在现在的时代去看,当初在看《1984》的时候,完全不担心会被一个无所不在的“老大哥”监视,但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却担心自己正在逐渐丧失思考能力,沦为只会跟着头羊走的两脚动物。

我曾听说过“奶嘴乐”理论,提出者是著名学者布热津斯基,具体内容就是面对日益加大的贫富分化,谁也不能解决,但可以解决贫困人口的不满,只要在他们嘴里塞一个“奶嘴”,安慰他们的情绪即可。主要发展两种产业:发泄性产业,包括色情暴力、赌博、游戏、体育等;满足性产业,包括娱乐节目、明星八卦等。虽然不知道这一战略是真是假,但是现在的情况已经不可避免地向波兹曼、赫胥黎和布热津斯基说的那样发展了。

我又想到前几天的罗志祥事件,新闻一出我就明白应该是有什么事情发生了想用明星丑闻来掩盖。我回想了一下,觉得最有可能的就是此前三天发生的天猫总裁的家庭丑闻,虽然同期发生的还有中行原油宝等事情,但是首先期货炒家和娱乐圈粉丝这两个群体交叉程度并不大,罗志祥事件发生后炒家们还是在讨论原油宝,并没有停止的态势;其次,天猫总裁是阿里巴巴的重要高管,而阿里巴巴又是微博的大股东,手下媒体无数,为了保住自己人,牺牲一个小明星,很值得。就在刚才,阿里巴巴集团公布了对蒋凡的处理结果,相对挺严重的了。公报中称与集团无关,是私事导致集团名声受损,也就是锅在他个人头上,接下来能不能再起还要看他能否完成自己的“总裁KPI”。

在第一章媒介即隐喻中,波兹曼说到芒福德对时间的哲学意义的思考,让人们知道似乎在时间被解构成具体的一分一秒后,人类传统的对大自然的敬畏逐渐消失了,也就是上帝的权威在逐渐减弱。不管是钟表把时间再现为独立而精确的顺序,文字使大脑成为书写经历的石碑,还是电报把新闻变成商品。这都是媒介工具的改变对人类历史的意义,这是在潜移默化中对人的思想进行的改变。这是现实意义上对神秘主义的“祛魅”,把人们从神秘崇拜中拉到现实世界,把希望不再放在未知事物而是自己身上,这是西方个人主义兴起的重要原因。

但是我认为我们喜欢把事情具象成一个个数字,正是因为我们思维上的惰性,为了让大脑更好理解,让自己更好记忆,原本抽象的物品就被具象化了。我们在某种程度上就成为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信徒,主张量化一切,包括道德、崇拜、爱情等一切抽象概念,身为一个工业党入门级选手,我当然是乐见其成的,但是人毕竟不是完全的理性人,不可能做到理性到没有感情,所以这一点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

作者在第二部分大量论证了电视时代和印刷术时代的区别,论证了电视对人带来的影响,但我觉得他的主要观点不是批判电视的一无是处,而是希望读者能警惕娱乐时代人们思考能力下降的现实。我们如果能在看完本书后想到这一点,那就不枉作者的苦心了吧。

本书还很喜欢用平实的语言对现状进行描述,这就是莫大的讽刺啊。第7章的最后一句话“除非,新闻的价值取决于它能带来多少笑声。”,这是一个带有否定意味的语句,但嘲讽意味十足,让人不禁设想这种情况出现我们该怎么办。

我不想对第9章书评里的某些人说中国特色是奥威尔和赫胥黎并存,这的确是现状,但这不是中国特色,是全球通行的,读后感www.simayi.net外国所谓的言论自由就是真的自由吗?绝对不是的,陈平老师认为,外国的言论自由是建立在最早期的移民自由的基础上的,也就是侵占其他地方原住民的土地的自由,然后建立现在西方为主导的所谓的法治,这个法治也就是保护产权,保护那些无论是抢来的、骗来的大量资产,而且可以世代继承。但是因为机器取代人,导致无论是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都不能解决就业问题,所以才会有中国的改革开放,才会有撒切尔夫人的私有化,但私有化之后解决就业问题了吗?没有,所以现在美国才会兴起以桑德斯为主的新的西方社会主义浪潮。但是美国和欧洲都没有办法在金融和财政上解决经济社会问题,所以他们开了一个缺口:言论自由,允许大家说话,但是通过程序把你们说的反对意见统统否决掉,继续维持现状。这就是西方片面宣传言论自由,以掩盖自己保护不合法获得的私有财产的永久占有的权利。这就是西方的虚伪的自由主义。

在进入现代资本主义制度的时候,除了少数的资本精英和社会精英,绝大多数人其实是失去了很多东西的,我们没有选择的能力,也没有享受自由的能力,包括今天的中国绝大多数的人也一样,谁能有享受自由的能力?事实就是,你只有受到社会一定的保护,你的自由才会得到更大的保障!

书籍第一部分先是整体介绍本书内容,然后介绍印刷术统治下的美国和世界,第二部分从电视时代开始讲,讲了电视会带给人的影响,将人的时间割裂,碎片化、世俗化,接着从宗教、政治、教育等方面论述这一点。全书其实结构很清晰,但这是我在看完之后再回过头看目录才有的感觉,在看的过程中很容易纠结于某一个具体的点而不见泰山,比如我在上面讨论的大多是书中的具体内容,这一点以后看书的时候要改进一下。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6870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瓦尔登湖(彩图精装)》读后感_1400字

    《瓦尔登湖(彩图精装)》读后感1400字 “仅靠阳光的流逝是断然等不到黎明的,这就是那个早晨的特性。让我们双目失明的强光,对我们而言无异于黑暗。只有我们清醒地睁开双眼,天才算真正亮…

    读后感 2022年9月7日
    62
  • 浅蓝深蓝观后感300字

    【第1篇】 今天,我看了《浅蓝深蓝》这部电影。 里面讲:在“深蓝浅蓝幼儿园”里,有一个小孩叫张力夫,别人都叫他“豆丁”。 有一天,有一个叫“大王”的小孩骑着自行车来了,还说:“以后…

    读后感 2022年7月24日
    149
  •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400字500字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400字: 我本来以为普鲁斯特回忆他童年时期艺术审美和艺术创造的哲学思考,是一种兴趣爱好,而且,他一直是采用象征的手法,把自然风景作为艺术对象研究,女孩只是艺…

    读后感 2023年2月12日
    37
  • 《母爱的偏方》读后感400字

     伟大的 ――读《母爱的偏方》有感 里我读了《母爱的偏方》这篇文章,至今记忆深刻。 文章主要讲一位的儿子患上一种罕见的疾病,胸部以下毫无知觉。这样的病在当时的治愈率几乎为…

    读后感 2022年5月30日
    163
  • 《五彩龙鸟》读后感600字

    世界总是充满乐趣,我们可不要小瞧,它们有时比人还要强大。面对恐龙之谜,我的好奇心被激发了,便迫不及待地打开沈石溪的《五彩龙鸟》,与沈石溪共同探寻恐龙世界。 两个原是近亲的恐龙家族,…

    读后感 2022年8月6日
    74
  • 读《革命英雄故事》有感400字

    在今天,我读了一本书,他写满了革命英雄爱国的故事,这本书就是《革命英雄故事》。通过这本书我认识了宁死不屈的刘胡兰。 刘胡兰,出生于1932年10月8日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一个贫苦农…

    读后感 2022年6月19日
    16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