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道上的家》读后感1500字

果然,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坡道上的家》读后感1500字!

已经是出版有些年的作品了,如果不是去年那部引发话题度的春季日剧,想必也不会现在就得到引进吧。对于长期聚焦女性题材、擅长女性心理的角田光代来说,本作自然属于她早已驾轻就熟的范畴。从“年轻妈妈的压力”和“幼童被害案”的切入角度来说,本作也像是《沉睡在森林里的鱼》的姐妹篇。

不同在于,后者传达的更多是妈妈友们在交际、压力之下内心空洞逐步放大、破裂的过程,虽然也有对自我认知、对身份定位、对家庭友谊的思考,但终究还是女人们之间的宣泄挣扎。本作则将视线自女性本身更多的投射到周遭环境上,从固化至僵硬的家庭结构,到难以把握平衡的亲子关系,到男性无意识的集体压迫,再到麻木偏见的大众认知,以及来自于同一性别者的习以为常、缺乏情感支持的原生家庭等等,一个个或许内心不够强大,或许性格不够独立的女人们就这样在预设好的否定环境中、在从未被报以期待的漠视下,被潜移默化地、不知不觉地消解掉自我认同和自信心。

某种程度上,关注于女性困境问题的本作也更靠近《醒来的女性》或《82年生的金智英》等作品,但又不同于毕竟存在文化隔阂的《醒来的女性》和毫无文学性可言的《82年生的金智英》大声疾呼式呐喊,本作巨细无遗又内敛压抑的描写是被挤压到濒临窒息时的悲鸣。

同时,本作的写作逻辑也是对《沉睡在森林里的鱼》里“没有人的经验完全与自己相同,没有人能够完全懂自己想法”思考的一脉相承与扩而充之,把女性/母亲的孤独无力置于更为广阔的家庭、社会阻力之中。但相较于后者采取POV多视角立体展示不同角色之间的认知错位,本作则专注于里沙子的个人体验与内心,几乎全篇都是她的絮絮叨叨和惴惴不安。

里沙子对水穗不由自主的共情、对丈夫对婆婆行为心理的揣测,简直要让人怀疑这位迷失在远比想象中要更艰辛无趣的育儿过程中的年轻妈妈,究竟是敏感脆弱偏执的自我意识过剩,还是当真遭受了来自丈夫的恶意PUA?由于缺乏阳一郎视角,作为读者很难判断他对妻子对女儿的态度与初衷到底如何,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也好,无意识的自然流露也罢,无论如何,他确实是让里沙子感受到了恶意。

痛苦而无奈的是,这样的感受里沙子不但无法传递出去、无法令他人理解,更在社会、文化的裹挟下羞于为外人道,不得不把自己包裹在贤妻良母的茧里。更可怕的是,男权社会中的丈夫似乎天然拥有对妻子判断、贬低和打压的权利,这份天然在社会惯性之下,已经潜移默化到了即便是无论是身为压迫者的丈夫还是身为被压迫者的妻子都难以轻易察觉的程度。

于是本作的标题也很容易令人想到《夜行观览车》中的“坡道病”,所谓逞强生活犹如足底倾斜出的坡道,越用尽全力越易感到失衡。这个越是勉强自己却越是迷失自我的意向同样可以带入到本作中不被理解却要戴着“天生好妈妈”枷锁孤独攀爬“坡道”的女性们身上。

另一方面,作为故事铺成背景的水穗杀子案,则是借助庭审将里沙子与水穗,阳一郎与寿士,乃至女儿、婆婆、妈妈、朋友一一制造镜像对应,读后感www.simayi.net利用里沙子陪审员的身份对水穗及其家人朋友进行观察。区别于里沙子方面其他视角的缺失,庭审中从一位位证人到嫌疑人水穗,每一个人都讲出了一个属于自己解读版本的、很难避免不袒护自己的故事。

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通过对不同讲述的拼凑,事实的轮廓逐渐清晰,真实却难以判断。作为镜像的另一面,水穗的故事就是里沙子的故事,水穗的困境就是里沙子的困境,在这个叙事中,案件的真相不是重点,就像作者没有断言里沙子与阳一郎之间的是非曲直一样,也没有对水穗的家庭、婚姻生活,亲子关系做简单的审判(虽然她被法庭和大众认知判处了刑罚),只是用让里沙子代入水穗,再让读者代入里沙子的方式,让读者感受到她的经历与想法。尽管事实的真相是模糊的,但水穗们的感受是真实的,里沙子的思考是极具社会价值的,这样就足够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6873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林海雪原》读后感1000字

    【第1篇】 深夜,我合上了刚刚读完的《林海雪原》,不由得心潮澎湃。望着林海雪原这四个大字,我仿佛看见了一个勇敢而机敏的解放军战士在深山老林里与敌人周旋,在枪林炮火之中英勇地前行………

    读后感 2022年7月27日
    108
  • 和时间赛跑—读《匆匆》有感

      在我们的课本里有一篇题目叫《匆匆》的课文。虽然文章不是很长。但读起来很亲切,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新感受。   这是一篇描写时间的文章,形容时间永远不会停留在那里,它会无时无刻与我们…

    读后感 2022年9月22日
    103
  • 观《音乐之声》有感500字

    今天我看了一部英语原声电影,名字叫《音乐之声》去感受了一下英语原声。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见习修女玛丽亚,她性格活泼,开朗,不像其他修女那样稳重,文静。她常常跑出修道院去玩,常常在修…

    读后感 2022年7月13日
    110
  • 《阳光校园 我们是小伙伴》读后感600字

    刚刚读完《阳光、我们是小》这本书,书里一位位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5岁的凯瑟琳团结帮助非洲儿童,友爱平等对待他人的事迹,让我想到了去年很有影响力的一部电…

    读后感 2022年8月2日
    99
  • 《手棒鲜花的孩子》读后感――诚实最可贵

    “走真正诚信的生活道路,必定能找到自己问心无愧的归宿。”这是高尔基曾经说过的一句话,虽然只有几个字,却让我受益无穷。 最近,我读到了一篇文章《手捧鲜花的孩子》,也讲了一个有关诚信的…

    读后感 2022年6月18日
    102
  • 小贝流浪记读后感350字

    【第1篇】 里我读了很多书,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一本叫《小贝流浪记》。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一只叫小贝的猫找的经历: 一天小贝被一个淘气的小男孩抓走了,离开了妈妈,后来又流浪到了草原上、大森…

    读后感 2022年6月28日
    9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