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勇敢和坚忍——《鲁滨孙漂流记》读后感

学会勇敢和坚忍——鲁滨孙漂流记读后感:

2000年12月《荒岛余生》在美国公映;2001年8月,我在同学家看了汤姆.汉克斯主演的《荒岛余生》,那时我20岁。这部电影我反复观看了好多次,一个人,两个人,到最近一次和我的两个孩子一起重温了这部电影。2017年12月我首次阅读了《鲁滨孙漂流记》,这时我37岁。

如果,我们每个人曾经或现在就活在自己内心的那座孤岛上,那我这十七年的“漂流”,我们又到了哪里?也是否遇到过经过身边的航船、鲸鱼或自己哭泣的倒影,还是也学会了自耕自种,丰衣足食。读这样一部故事,让我不得不拿电影《荒岛余生》来做个比较。

鲁滨孙从成年就是一个向往冒险与奔跑的年轻人,家庭的殷实,父亲的劝慰均不能让这样一个人满足现状。一个人,带着内心的狂野,与素不相识的人漂泊在海上,大海上几经风浪,遇海盗,做家奴,又在巴西经营农场,生活渐渐向好的他,还是不能让自己守心一处。又一次出海,十几个人遇难,鲁滨孙遇险独自存活在一座无人的小岛上。

电影里的查克,身为联邦快递的高级工程师,事业蓬勃,前程似锦。一次次的穿梭于国际件的快递航班中,为工作,站在莫斯科的车间不知疲倦的拔高工作效率。与未婚妻的婚约一拖再拖。直到带着牙痛,于夜间的一次航行中飞机失事,落入一座孤岛。

鲁滨孙发现自己幸存于一座孤岛,他没有停歇去想自己的不幸,而是用自己求生的本能,一次次的将失事货船的物品搬入岛上。有火药、鸟枪、衣物、酒、饼干和一点粮食。接着就选择居住点,挖山洞、搭窝棚,做好安全与隐藏。(在当时的年代,岛与岛之间经常有食人的部落出现);为了填饱自己的肚子,从不停歇的狩猎、耕种、编织、制陶,砍伐。直至自己完全像个野人,身穿兽皮经常一个人开垦荒地、饲养野物,这对他来说举足轻重。几次从失事的船中找到的金币,是这座岛上最没用的东西。从上岛一直到可以自足,从不停歇的用去了他5-6年时间。书中没有多少笔墨描述他悲惨的内心挣扎。相反,鲁滨孙从没想到过死,内心的斗争只是对自己是不是一个基督徒从怀疑到坚持相信。如果什么是他一直活着的信仰,那就是继续好好活着。其中有这样一段话很能说明一个人独自生活久了的内心变化:“在造物手中,人生是怎样一个光怪陆离的东西啊!在不同的环境中,人类的感情怎样变幻无常啊!我们今天所爱的,往往是我们明天所恨的;我们今天所追求的,往往是我们明天所逃避的;我们今天所愿望的,往往是我们明天所害怕的,甚至是胆战心惊的。现在我自己就是一个最生动的例子;以前我觉得我的最大痛苦就是被人类社会所摈弃,孤身一人,被无边的大海包围着,与人事隔绝,被贬入一种寂寞的生活之中,仿佛上天生认定我不足与人为伍,不足与同类并列似的。我觉得,假如让我见到一个人类,那就不亚于使我死而复生,那就是上天所能赐给我最大的福气,仅次免除我人间的罪孽,登上天堂。而现在呢,只要一疑心到可能看到一个人类,我就会全身发抖,只要看到一个人影,看到有人到岛上来的不声不响的痕迹,我就恨不得钻到地底下去。”鲁滨孙在岛上的27年的岁月里,可以说他完成了与整个世界的翻转。自己成为对这座孤岛的主宰。作者甚至给了鲁滨孙更好的馈赠,就是“殖民”。可能这座岛已经习惯了有人每天供养吧,在鲁滨孙走时,还是因事留下了几个英国老乡在岛上。鲁滨孙从没有放弃活着的信念,使他再次回到了英国老家。

当查克醒过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身处孤岛。各种身体、精神、心理的不适与恐惧很快侵袭而来。在这种生死时刻,一个人的求生本能,让他很快意识到了自己所处的环境。电影里的这座小岛没有什么动物与异类。也有一座相识的小山,可以看到一望无际的大海。起初失事飞机中的一些快件被冲到海滩,百家笔记网(m.simayi.net)他还是用工作般的责任,收留了这些盒子。因为饥饿、口渴,查克必须去觅食。最有趣的是查克逐渐学会石器时代的本领,成功用利石撬开椰子、砖木取火成功后对着熊熊烈焰,那种像是战胜了一切的神一般,对着夜色中茫茫的大海宣泄着从没有过的骄傲。他找到了一个可以栖身的山洞。在孤独中他打开了几件包裹。一个排球“威信”成了他唯一的倾诉。查克想到从岛上逃走,可近岸的海浪不放他走。查克想到过死,他把一根和自己差不多高的木头上了绞刑,看看自己编织的草绳是否结实。在他挣扎中的每一个夜里,是那仅带在身边未婚妻的相片鼓励着他,并让他活着。雨季夜里的山洞中,查克将自己病入膏肓的牙齿砸出口腔,完成从社会人到一个人的转型。在岛上的4年中几经磨难,内心里对未婚妻的不断想念,让查克又一次鼓起勇气完成超越。当他成功脱离小岛。渐渐离岛远去的时候,回望雾气飘绕的那个与自己陪伴4年的地方,就像我自己离开那座孤岛一般,尽说不出是喜悦还是留恋。

回到美国的查克,在飞机上吃的最多的冰块。自己曾经的联邦快递公司已是一头跨国巨兽。自己的未婚妻已是那个牙医的妻子。为他欢庆的亲朋好友还是像他以前一样,那样健谈。所有的一切,他都默默的观察着。当查克在散去派对桌上看着按下就着的打火机时,一切的不适应从他内心升起。夜里,还是睡在地上的他,在微弱灯光下看着那张未婚妻的残旧照片时,查克是否觉得当初就应该继续呆在岛上呢!电影的结尾,当查克一个人站在乡村的十字路口时,面对镜头,他的眼神中泛起的是海浪?是孤岛?还是重生!

鲁滨孙回到英国,没有感到种种不适应。他带着感恩的心,去寻找帮助他的每一个人或死去恩人的后人。报恩,钱成为了最有用、最重要的东西。奇迹的是他在巴西的种植园还在合伙人的手里经营很好的。多年前的托付,多年后的信誉。是一个人值得继续活下去的信念与生命力。进入暮年的鲁滨孙,仍被自己从没停歇的漂流情怀再次朝着大海扬帆远航。又一次驶入那座自己生活过的孤岛时,小岛已是人间烟火之地。鲁滨孙一次次的给岛上送去了必需品、牲畜,包括女人。不管什么境地,只要呆久了,它就是我们的家。而鲁滨孙的家、亲人、种植园更像是他一直漂流移动的城堡,只有那座岛留着他内心真正的家与寄托。文|杨锦峰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6981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一念一念,如是如是》读后感600字

    《一念一念,如是如是》这本书是林清玄先生所写的一本书。一开始我对散文不是十分感兴趣,直到我读了林清玄先生所写的这本散文作品从而改变了我原先的学习态度。 有人评价林清玄先生是一位能够…

    读后感 2022年6月20日
    169
  • 我的童年有了父亲更加精彩――读《父与子》有感800字

    当绑匪闯进父与子的家中时,拿起枪与绑匪英勇交战。但儿子却想到了一个好主意:把图钉放在走廊上,想让绑匪一脚踩上去。没想到只穿了袜子的绑匪果真中了计,踩上了图钉,发出了一声惨叫。见机行…

    读后感 2022年6月26日
    94
  • 读《奇迹的名字叫父亲》有感300字

    《奇迹的名字叫》是我在主题丛书上最喜欢的一篇文章。 它讲了1948年,在一艘横渡大西洋的船上,有一位父亲带着他的小女儿,去和美国的妻子会合。海上风平浪静。一天早上,父亲正在舱里用刀…

    读后感 2022年7月19日
    108
  • 闲适生活抒性灵——读张期鹏《美游日记》有感

    闲适生活抒性灵——《美游日记》读后感 一个真正有生命的艺术家总会从生活里找到无数富有情趣的艺术灵感。艺术灵感在休闲放松的状态下更具有诗情画意。张期鹏先生(下称作者)《美游日记》叙述…

    读后感 2023年2月7日
    31
  •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读后感350字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读后感 在这个里,我除了作业生涯、娱乐时光,还有那充实的阅读生活。 假期里我读了很多书,其中最喜欢的当属半小时漫画系列,这个系列的书全套12册,其中《半小时漫画…

    读后感 2022年6月20日
    178
  • 茶花女读后感1000字

    茶花般的女子 ――读《茶花女》有感 其实,我在小时候就都翻阅过这本书。只是难以理解人物的性格,到现在又重新拾起这本书,才理解了小仲马那优美文字背后的感人和悲苦。 小说的女主人公玛格…

    读后感 2022年7月27日
    8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