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慈悲为信条——狄更斯《雾都孤儿》读后感

以慈悲为信条——狄更斯《雾都孤儿》读后感:

当命运就像一把枷锁,牢牢困住一个人时,我们能否像奥利弗一样,守住内心最后的防线。面对极端的恐惧,诱惑,不公,当鸦片伸到面前时,究竟要不要伸出手?到底奥利弗的故事,是狄更斯的一厢情愿,还是上帝在安排着一切事情。这,都是我们需要思索和寻找的答案。

如果说,一位为国牺牲的烈士,他的精神寄托是国家;如果说,一位殉道的传教士,他的精神寄托是信仰。那么奥利弗,他的精神寄托,又是什么呢?

《雾都孤儿》是一本很有名的著作,其实整个故事线很简单,几乎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但是在狄更斯笔下,这个故事写成了一个令人深思,感动的故事。最终大圆满的结局,让人拍手称快,也仿佛一切命运的不公,都在最后一刻被洗刷了。

如果说那些情节复杂的人物是一部好小说的本质的话,那么狄更斯则是完全相反过来的。狄更斯在剧情设置上,用了大量的巧合。但是他对于好和坏的描写,异常的鲜明。在整本书中,好人从头到尾就是好人,坏人从头到尾就是坏人。虽然狄更斯试图用一些人物设置来突出人性的矛盾,在坏人群体中设置了诸如令人惋惜的南希小姐,比如最终改过自新的查理少爷;在好人群体中也有格林维格,凯尔司这些在某件小事上犯了错的人。但是狄更斯并没有表达出人是一个“利益”群体,意思是说,这部小说中的人物,不会因为某件事情对个人利益的的好与坏,来更改自己的行为,而是凭借着一贯的价值观来行动。

整本书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如果,假如,我是奥利弗。假如我处在奥利弗那样的境地,我会犹豫吗?我会变坏吗?我会走向歧途吗?

书中一些语言和剧情,都非常吸引人。狄更斯采用了多线并发,同时描写,结局汇聚的手法来写这部小说。刚开始看可能会对部分内容有所不解,但是越往后读越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哦!原来是这样。

主人公奥利弗真的是一个很善良的孩子,如果放在现实世界中,我相信没有人不想和他成为朋友。书中几乎每一个人物都有一个对应的形容词:教区执事邦布尔的虚伪和贪财,赛克斯的残忍,老犹太的阴毒,孟可司的邪恶,露丝的善良,还有一众大人的热心。

不得不佩服老犹太费金。在书中,描述老犹太费金试图污染奥利弗内心时,有这样几段话。“从这天起,奥利弗很少单独留下。诡计多端的老犹太已经使这孩子落入圈套,他用孤独与忧郁去熏陶奥利弗的心,让他感到这样一个阴森凄凉的地方,与随便什么人为伍都比独自沉浸在忧愁苦恼中好受一些,他现在正将毒汁缓慢地注入奥利弗的灵魂,企图将那颗心变黑,永远改变它的颜色”。

这段文字的背景,是奥利弗被老犹太重新抓回贼窟里,并把他关起来,限制他的自由。读到这里时,我真地为奥利弗捏了一把汗,并且特别紧张,我好怕好怕,奥利弗真的变坏了。毕竟一个十几岁还没怎么踏入社会的青年,怎么和老犹太这个在贼窝里摸打滚爬了多年的恶狼相敌呢?“孤独”是这段文字中,最令我害怕的一个词汇。也许,是在读到这个词汇的那一刻,我联想到了一些过往的经历,我感受到了那种由纸张迸发而出的恐惧。当一个人陷入了孤独,他的信仰,他的品格,都将承受极大的考验,这也是在很多时候minority承压最大的地方。希望以后当我如果再遇到“孤独”时,我能想起奥利弗的经历,告诉自己,我也可以撑过来的。

书中有很多文字,读着真的很让人揪心。比如“一个苦命的孤儿,从没有体验过朋友之爱或骨肉亲情,现在他孤苦伶仃,走投无路,处于邪恶与罪孽包围之中,如果有什么援助是为了这样的孩子发起的,这种援助也该到了。”

读到这里时,我内心中特别愤愤不平。为什么上帝会允许这么多事情发生在这个可怜的孩子身上,允许贼凌辱欺负他,允许他同父异母的哥哥设计陷害他等等等等。

当我读到奥利弗的内心独白:“哪怕叫他立刻倒地身死,也别让他活着去干这些令人发指的弥天大罪。”这句话的背景,是奥利弗已经承受了无数的孤独,费金和赛克斯准备让他去行窃的时候。奥利弗内心的纯洁,我相信百年来不知道为多少读者守住了最后一道防线。我自己也在想如果奥利弗真的妥协了,可能我也会绷不住的。

书中,还有一段描写南希小姐行为的一段话:“忽然,她站起身来,朝着与赛克斯正在等候她返回的那个地方完全相反的方向匆匆而去,她不断加快步伐,最后逐渐变成了拼命奔跑。百家笔记网m.simayi.net她一直跑得耗尽了浑身气力,才停下来喘喘气。这时她好像突然醒悟过来,意识到自己是在做一件想做而又做不到的事情,她深感痛惜,绞扭着双手,泪如泉涌,又走回了原路。”

这段话的背景,是南希小姐偷听到了赛克斯和孟可司那不可告人的勾当,内心无比挣扎,不知道该怎么做的时候。正如书里的序言所说,赛克斯和南希的名字一个是S开头一个是N开头,这是狄更斯故意如此设置的,象征他们两其实不是一路人,但又彼此不可分离。

南希最终的选择,是将这件事情揭露出来。正如这段文字中所说的“想做而又做不到的事”。我相信南希应该已经知道,如果她揭露出来的后果将会如何。轻则她的爱人赛克斯将被送入监狱,重则丢掉性命。而最终,南希小姐也非常不幸,在自己爱人赛克斯手中,丢掉了性命。

“这是一个希望动辄破灭的世界,对于我们来说是极为珍视的希望,可以给我们的天性带来最高荣誉的希望,有可能转瞬之间就会化成泡影。”

“如果没有强烈的爱,没有仁爱之心,如果对以慈悲为信条、以博爱一切生灵为最高标准的上帝不知感恩,是绝对得不到幸福的。”

上面这段话,是书中的结尾。我多么,这,也是我的结尾。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6986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偶遇《童年》

    人生似舟,书籍如浪;人生似春,书籍如花,人生路漫漫,无书不可行。 畅游书海,偶遇《童年》,童年就像我的伯乐,成为我命运转折的关键。记忆里,你我相遇,仅在我久久未去的图书角里,你披着…

    读后感 2022年6月11日
    274
  • 三十六计之《空城计》读后感

    我今天看了《三十六计》之“空城计”,讲的是蜀国的大部队都去打仗了,曹操趁机率领部队想夺下蜀国。诸葛亮在敌人兵临城下时,想到一个妙计。他打开城门,毫无防守,只让两名老人在城门打扫卫生…

    读后感 2022年7月24日
    129
  • 《从0到1》读后感1500字

    《从0到1》读后感1500字: 连续出差福州、东莞两个项目,趁着清明假期间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虽然出差期间,每天好吃好住,但是回到家里,身体仍然不觉困倦。每当到了晚间11点,就…

    读后感 2023年2月8日
    34
  • 刘桢的故事读后感300字

    刘桢,她是湖南攸县人,家庭很困难,因为在一次矿难中,脊椎被压断了,腰椎受损,神经收到破坏,从此落下了半身不遂,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她因不能忍受贫寒改嫁他乡。这是刘祯才五岁,她…

    读后感 2022年7月19日
    169
  • "百科全书"读后感作文600字

    科学技术人类文明进步的最大功臣! 无边无际宇宙,美丽而神秘的地球,以及那些目前为止人类尚不足以弄明白的事物总是像磁铁般地吸引着有着强烈好奇心的人们。无论是年少的还是年长的。人们总是…

    读后感 2022年6月14日
    326
  • 《台北故宫(全新修订彩图版)》读后感_2000字

    《台北故宫(全新修订彩图版)》读后感2000字 《台北故宫》读后感 读完两个故宫之后对于故宫文物有一些大概的了解。两岸故宫的分裂与交流随着时局的变化而变化。岁月变迁,情亦变迁。随后…

    读后感 2022年8月31日
    10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