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说腊八节——徐斌惠《腊八情怀》读后感

漫说腊八节——徐斌惠《腊八情怀》读后感:

关于腊八节的起源,众说纷纭,有朱元璋落难耗子洞里得五谷杂粮说,有赤豆打鬼说。有岳飞抗金的千家粥说。还有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人们悼念饿死在长城工地的民工说。另有一种说法是老两口勤俭持家教训不肖子孙说。凡此种种,无不体现了一种怀念、祭祀、节俭的风尚。

在我国吃腊八粥已有近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千古帝王及风云人物都淹没于岁月的长河之中,唯有民族的东西才能代代相传,既是传承,也是一种文化,更多的包涵了对先人的怀念。

读徐斌惠《腊八情怀》。文中对勤俭持家母亲的怀念,对于执着虔诚父亲的回忆,无不在心灵深处引起共鸣。勤劳、艰辛、倔强不屈是我们父辈的真实写照。不论那碗冰化的水是否具有预测丰收的功效,那份虔诚是可感天动地的。那份掩藏于美好愿望下的艰辛令人泪下。人生不易,祈求的目标只是为了荒年讨要的一个路标,忆苦思甜,深感生于盛世的欢愉。

[一碗腊八粥,就是一种情怀,一种回忆,一种难忘。而母亲在世时常常从半夜起来熬的那锅热腾腾、香浓美味的腊八粥,只能停留在回忆中了。忘却是为了更远久的记忆,而记忆的深处所留下的是永远的忘不了]。文中叙述的场景,是我回忆起了母亲在世时吃腊八粥的情景。记忆中,每逢腊八节,腊八粥煮好后,母亲总是先盛一碗让我们敬给灶神,再盛一碗给院中的核桃树,让我们用斧子将树身砍出一道道疤痕,将腊八粥浇到砍过的树身上,说是来年会结更多的果。

一锅腊八粥,不知母亲是几点起来熬的,我们自己吃只怕也不够,母亲却会满脸笑容的给来串门的邻居盛满满的一碗。再盛一碗泼洒于后院说是给家族的先辈们享用。百家笔记网(m.simayi.net)在家人享用时,当我们狼吞虎咽的吃完一碗举着碗让母亲再盛一碗时,没人发现母亲盛给自己的只有半碗甚至更少,母亲的一句话:“不能让我娃饿着”至今回响在耳边。那时,母亲的笑是真诚和开心的。我现在才体会到为啥现在的腊八粥会缺乏一种味道,那是母亲把她无私的爱融入了腊八粥,弥散在每个家人的血液之中。

自搬入楼房之后,大锅煮腊八粥也变成了一种奢求,食材相同,却少了一份人间烟火的浓香,其实真正少的是母亲的味道。

母亲的离世,使腊八粥变成了一种深深的思念,如今父亲也去了,但愿在天堂的父母不再孤单。

[我知道,我们都不可能回到从前,也闻不到母亲的那碗粥香。只能在心里留下伤悲和憾望,带上梦想和努力,无论生活怎样,都不要失去自我及心中的希望,温暖流年,让难忘的记忆努力成美好,无论走多远,都让脚步永远迈在生活的里程中,纵使脚下荆棘丛生,那还有远方和憧憬。]。

借用作者充满正能量和美好的结束语,让我们珍惜当下,放眼未来,活出精彩,做最好的自己。

腊八了,让腊月纳暖,腊年纳祥腊年和,年过了,天就暖和了。

让我们以新的心态挑战美好的2018年。作者:王广元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6987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钢琴小精灵读后感400字

    在这个假期里,我读了许多好书,如《上下五千年》《成语故事》《史记》……他们都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的知识,而其中一本叫《钢琴小精灵》的书,让我终身难忘。 《钢琴小精灵》这本书主要写了小…

    读后感 2022年6月27日
    270
  • 读《朝花夕拾》识藤野先生有感500字

    读《朝花夕拾》识藤野先生有感500字: “他的性格,在我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这是鲁迅先生笔下的藤野先生,可见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影响之大。 “其时进来…

    读后感 2023年2月15日
    33
  • 狼道读后感300字

    整本书讲述了狼群遭遇暴风雪,食物短缺,在头狼杰雪的带领下转移领地,打败另一群狼群,壮大自己,渡过寒冬。来临,转回领地遇见人类,两个不同种族之间的生死搏斗。 狼,在它的字典里没有失败…

    读后感 2022年6月11日
    895
  • 《李清照诗词选》读后感_1100字

    《李清照诗词选》读后感1100字 醒悟那个渣男只不过是玩弄我之后,忍不住抱怨曾经的自己想念他而心情不好的时候,如果看不进去专业书课外书、学不进去日语英语,甚至欣赏不了诗词文化类节目…

    读后感 2022年9月6日
    80
  • 平分生命读后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6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在我看过的书中,给留下我印象的不多,但是《平分生命》这篇文章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原因无它,就是因为它让我看到了…

    读后感 2022年10月22日
    74
  • 读《野犬女皇》有感400字

    清晨,我早早起床看完了《野犬女皇》这本书,它的作者是沈石溪,我因里面的故事情节而气愤。 在日曲卡雪山有一支喜马拉雅野犬组成的野犬群,它们日子过得优哉游哉。在夏末秋初,也就是野犬的发…

    读后感 2022年6月14日
    14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