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人笔记》读后感1200字

《猎人笔记》读后感1200字

屠格涅夫创作了这本被后人称赞为“一部农奴生活的写照,一曲独立自由的赞歌”的《猎人笔记》,而读完了这本书,我也是感受颇深。我从这本书中看出了当时地主的自私自利,伪善,虚伪,冷酷,残忍,也看到了各色各样农民的可怜,善良,智慧,勤劳,勇敢。我看到了在一个黑暗的社会,虽有卑劣的统治阶层,但同样存在着单纯美好的人民。

屠格涅夫出生的时代背景是俄国十九世纪初期,当时各大地主橫行霸道,肆意欺压百姓,而农民在地主的欺凌下却依然拥有善良,智慧,勤劳······的美好品格。

当时的农民是可怜的,贫穷的。他们被地主压榨,欺凌,像第一章出现的霍尔和卡里内奇,一个疏离自己的主人却过上了滋润的日子,一个无比忠诚于自己的主人却连靴子都穿不上。在《总管》一章中,小肚鸡肠的村长仅仅因为意见不同,和老人安基波在会上发生争执就将他的两个不该服兵役的儿子拉去当兵,就连最小的儿子也不放过,不断折磨他。在所有的章节中几乎都可以看到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殴打农民。我无比同情这些被欺压的可怜人,他们是这个黑暗社会,残酷统治下,最大,最无辜的受害者。

当时的农民虽然被地主百般欺压但是他们心中仍存有善良和勇敢。涅尔默莱虽然只是一位极其普通的猎人,但是他在关键时刻表现出的大智慧和临危不惧都让人佩服。在我们船翻落水后,只有他一人表现得十分的十分冷静,担当起巨大的责任,自己一个人在黑暗中找到了上岸的路。还有磨坊的老板娘,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婢女,面对凶悍的女主人和自私的男主人一点不心存恐惧,不屈服于自己的命运,勇敢的追求自己希望的幸福生活。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孤狼》一章中的护林人弗马,铁面无私,忠于职守,不放过任何一个偷砍树木的人,但他却有同情心,在听到偷砍树人的悲惨生活后,冒着自己被责罚的风险下,铤而走险的放走了他,可见在当时俄国黑暗的统治下,最底层的农民却依然没有失去本心,他们的心中依然存在着美好的品格。

对于这本书中的地主形象,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自私自利,伪善,冷酷,残忍。例如《涅尔默莱和磨坊老板娘》一章中。老板娘以前的主人,他嘴上夸赞着自己的太太善待婢女,但“婢女不准出嫁”这条规矩却充分显示了他们两人的自私,而在阿丽娜恋爱后,她的主人并没有宽荣的原谅她,而是“把她的头发剃掉,给她穿上粗布衣服,赶到乡下去”,由此我清楚的看到了这位地主的残忍,伪善。《总管》中的阿尔卡季·巴甫雷奇,最让我感到厌恶。他出身高贵,受过高等教育,看上去风度翩翩,和蔼可亲,是一名很好的统治者,但其本性却极其伪善。百家笔记网(m.simayi.net)压榨自己管理的农民,让自己的管家肆意滥用权职,使当地的百姓民不聊生。本书中还有两位很有特点的地主,他们是赫瓦伦斯基将军和阿波洛内奇,赫瓦伦斯基将军是一个落寞的将军,却仍然不减丝毫派头,无比爱慕虚荣,十分爱摆场子。阿波洛内奇是一个没有任何见识的地主,尽管他没有任何本事,却很残忍,喜欢惩罚自己的农民,故意让农民受罪,也惩罚过聪明的瓦夏。从这些地主身上,我充分看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统治阶层的自私自利,伪善,冷酷,残忍。

在本书中也有善良的地主,像“我”的邻居拉奇洛夫,就是一个善良,礼貌的地主,不但有着良好的教育,更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还有塔吉雅娜·鲍里索芙娜也是一个很让人尊重的女性。

品《猎人笔记》,我看到了一个黑暗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有冷酷,残忍,自私的人,但是,同样有一群人,他们是这个社会的受害者,但相反,他们有着金子一般的美好品格。

作者:刘涵月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7002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天黑前的夏天》读后感_700字

    《天黑前的夏天》读后感700字 从婚后后很久没有这么追着读一本书了,只是看些短篇或是摘抄的片段或是看到充斥着各种道理的鸡汤文章。 如果不是女性未到中年,怕是很难理解书中的感受和意思…

    读后感 2022年9月6日
    106
  • 《呼兰河传》读后感400字――《一座寂静的小城》

    说起《呼兰河传》,上过小学的,一定不陌生。书中的一篇文章还收录到我们的语文课本里了呢! 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下作者萧红: 萧红原名张乃莹,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河县的一个封建地主官吏家庭。…

    读后感 2022年6月14日
    122
  • 《解密生命》读后感1000字

    【第1篇】 生命是什么,我们总是不断思考,然后感叹造物主的神奇,竟蕴造了那么多令人惊叹的物种。 你有好奇过地球的发展历程么?你有思考过为什么地球上会有形形色色的人和么?你有想过生命…

    读后感 2022年7月22日
    88
  • 《唐山大地震》读后感400字

    心灵的震动 钱刚的《唐山大地震》再现了1976年发生唐山那场可怕的大地震:短短的23秒,天崩地裂,生灵涂炭,一幢幢楼房变成了一片废墟,断壁残垣,满目疮痍,惨不忍睹;昔日的宁静、完整…

    读后感 2022年7月1日
    106
  • 太行山上读后感400字

    怀着激动的心情看完《太行山上》,我认为自己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一位遇事冷静、平易近人、办事果断的风云人物――朱德。 身为八路军总司令的朱德爷爷,被许多人称赞,有人称赞他的智谋,有人称…

    读后感 2022年6月11日
    136
  • 《复活》读后感350字

    近期,我读完了俄19世纪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又一大著作――《复活》。 “复活”,故明思意指死去的人再一次或得生命,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这种事。我对托尔斯泰颇有了解。其并不是一个科幻…

    读后感 2022年7月3日
    11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