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心得体会,欢迎阅读交流!

读完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感受颇多。趁着胸中回荡的激情,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

习近平总书记15岁走到梁家河,这是他迈入社会的第一步,也是他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一开始很不适应,每天下乡、下地,看秸秆、发煤球……”书中用亲身经历和真实的历史细节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故事,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

读完《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后,我领会到,这不是受苦,而是一种收获,一种人生阅历。作为年轻人,就应该多到基层一线的‘练兵场’磨练,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对于今后成长都是一种宝贵的财富。黄土高原的苍天厚土,深深铸就了一位人民领袖的爱民为民情怀、勤奋好学精神、艰苦奋斗品质、苦干实干作风。

关于群众

回想自己,2010年经进村进社区召开分配至夏河县拉卜楞镇工作后,担任了6个月的社区计划生育流动人口专干,每日进村入户登记流动人口,填表、盖章、录入系统,感觉时间就是日复一日,难复一年,就像一张音乐光盘,结束后就会重头再来一遍,这些工作和我预想的何尝不是相差太多。记得第一次参加全镇正月法会安保工作时,农历正月十五大雪纷飞,在一个地方站的久了,鞋跟雪地沾到一起,一抬脚咯吱一声,我仰望漫天飘落的大雪,内心何尝不在下雪。

细细一想,在担任流动专干时我同群众的距离是最近的,基本每周两天时间是在群众家中度过的。我见过因病卧床不起,紧靠低保过日子的“苦命人”,见过家中装修的富丽堂皇但每日仅靠洋芋菜度日的“面子人”,跟生了四个女儿妻子又怀孕在家,整天东躲西藏只盼一个男孩的“盼儿人”打过交道,跟身患癌症但性格开朗,最后怀着感恩的心离开这个世界的“开心人”进行过长谈。

七年知青岁月,青年习近平把自己看作黄土地的一部分,同梁家河老乡们甘苦与共,用脚丈量黄土高原的宽广与厚度,一心只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从心底里热爱人民,把老百姓搁在心里。但是我在平凡的岗位上更多的是冷眼旁观,认为自己帮不过来所有的困难群众,看的多了心就硬了,见怪不怪了。这也许就是我身为一名党员最大的问题,也许还是根本的问题。看过老百姓的疾苦,但心中没有常怀老百姓的疾苦,时间一长反而适应了,习惯了。

关于学习

“近平在梁家河从来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他碰到喜欢看的书,就要把书看完;遇到不懂的事情,就要仔细研究透彻”“上山放羊,揣着书,把羊拴到山坡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在“上山下乡”那个年代,整个社会文化生活匮乏,黄土高原闭塞而荒凉,青年习近平却“痴迷”读书,“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

反观自己,细细想来有一年多没有进过书店,上次去好像也是征订发给党员的《党章》。虽然在网上订购了整套的《中国通史》、《四书五经》和其他经典文学作品,百家笔记网(m.simayi.net)但翻看次数却寥寥无几,总是以工作忙、时间紧、压力大为由安慰自己,明天闲了一定看书,但是“明日复明日”的道理自己早就知道,却选择了无视。

关于工作

“不管多累多苦,近平能一直拼命干,从来不‘撒尖儿’”“他当了梁家河的村支书,带领大家建沼气池,创办铁业社、缝纫社,我一点都不吃惊”“我在和他一起生活的时候,就发现他这个人有一股钻劲,有强烈的上进心”……青年习近平在梁家河插队的七年,是受苦受难的七年,也是苦干实干的七年。

回想起来,11年5月我被调整到镇党政办工作,工作之初确实有一股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实字当头、以干为先冲劲,但随着基层工作压力越大,办公室工作时间一长,身上也滋生了自我膨胀的泡沫,特别是提升副科级之后,确实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精神懈怠,内生动力不足,得过且过思想严重。

关于未来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给了我青春的答案,也为我树立了思想上和人格上的榜样。我要扎根中国大地,扎根基层,埋头苦干。身为一名党员,特别是身为基层党务工作者,日常工作中接触群众就代表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我将牢固树立起与党和人民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把无悔的青春刻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丰碑上。

作者:夏河县拉卜楞镇党委副科级组织员兼党建办主任司政华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7008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国富论》读后感1500字

    论分工的由来及货币的起源——《国富论》读后感1500字范文: 在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第一章节中有提到分工的概念及由来。与我之前对分工的理解有所不同,分工难道不是人们约定俗成的吗…

    读后感 2023年2月8日
    42
  • 读《五猖会》有感800字

    先生的文章我也读过不少了,其文风犀利、讽刺,却多是暗讽。这一篇《五猖会》我是第三次阅读了,每一次阅读都会有不同的体会。 虽然名为《五猖会》,可描写五猖会的内容并没有多少。对于此,我…

    读后感 2022年7月11日
    150
  • 读《一个人的朝圣》有感800字

    读《一个人的朝圣》有感800字: 字面上理解《一个人的朝圣》书名,以为是关于纪行和信仰的,但当我看完了这本书才发现,他讲述的是一个老头因为寄信引起的徒步行走到英国另一端去看望癌症晚…

    读后感 2023年2月13日
    17
  • 课文《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读后感400字

    课文《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读后感400字: 前几天,我们学了一篇名叫《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课文。这是一篇轻快而充满激情的现代诗歌,描绘了植树活动给荒山带来的巨变,表达了少年儿童以实际…

    读后感 2023年2月9日
    36
  • 爱读散文

    读散文比小说省力,因为它篇幅短小;读散文比小说更简捷,因为它直抵心灵。 优美的散文,让人悠然心会之余,也会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蒙昧的双眼带来清明,给卑怯的人们带来自信。 我最爱…

    读后感 2022年6月14日
    118
  • 《日本论》读后感_2300字

    《日本论》读后感2300字 三本不同的书,但都是研究社会、民族、文化的。内容都很丰富、深刻、同时也十分有趣。即使几十年后再来读,还是很有价值,全五星⭐。 《菊与刀》首次出版于194…

    读后感 2022年9月7日
    15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