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风声鹤唳》有感1000字

读《风声鹤唳》有感1000字

记忆中,在跟小时候就对着家里那台黑白电视机跟着大人们追看《京华烟云》。那时看不太懂,只记得年长的姑姑姐姐们讨论姚木兰的漂亮,大方,深明大义。长大后我也重新看过《京华烟云》的电视剧,印象深刻!去年我又借来了小说重新来读,一次次扼腕感叹中华民族的多灾多难,气愤于那些外国侵略者在中国横行霸道,肆意杀戮,中国人却无能为力,任人宰割。掩卷叹息,不过瘾,又去书店买了《京华烟云》的姊妹篇《风声鹤唳》。

《风声鹤唳》更是让我震撼。如果说《京华烟云》是清末清政府,军阀,八国联军混战时期,是中国风雨飘摇的开始,以姚,曾两家为代表的中华国民还暂时可以在动荡,颠沛流离中保全性命,苟延残喘的活着,那么《风声鹤唳》是林语堂先生告诉华夏儿女,“倾巢之下,焉有完卵。”随着战争的一步一步深入,中国民众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之下,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已经没有任何地方是安全的。中国人必须觉醒,全民参与抗战,投入到战争中去,才能自保!

在整个小说中,作者通过对主人公梅玲和博雅的爱情故事的描述,以及两人受朋友老彭的影响,博雅从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富家公子,逐渐转变思想,加入革命,最后为国捐躯。而梅玲也从一个可怜的无家可归,寄人篱下的女人,经过炮火的洗礼,抛弃传统观念,接受新思想,忘我的投身革命,成长为革命战士的经过!

“如果你看到路边残缺不全的少年尸体,枯槁的农妇尸身,有的面孔朝上,有的面孔朝下,他们犯了什么错而遇害呢?而且孩童,女人,老人,年轻人,全村无家可归,在路上流亡,不知何处是归处!……现在不管哪一省,没有一个人没见过日本的轰炸机,沉默,压抑的四亿五千万人的怒火一定会成为历史上空前的大力量。”

“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恨日本人。”

“风中的每一片叶子都有心灵,有感情,有热望,有梦想的个人,每一个人都一样重要。我们此处的任务是追溯战争对一个女人的影响,她也是千百万落叶之一……”

我想,林语堂先生是想用残酷的血淋淋的事实告诉四亿五千万民众,在民族存亡的大是大非面前,每个人都应该肩负起责任,为生命抗争,而不是一味(m.simayi.net)地躲避,容忍,只有无惧于暴风雨,在风声鹤唳中站起来,才能够活出一个人的尊严,才能不受别人的屈辱和奴役。就如文章的主人公梅玲(后来改名叫丹妮),虽然是可怜的被人瞧不起的私生女,却经受住了战争考验,成长为一名勇敢的战士,如丑小鸭的蜕变,最终也收获了人生的幸福。

在动荡年代中,每一个人都是一片落叶,如梅玲,博雅,老彭……,这可能就是作者为什么给这本书取名《风声鹤唳》(A Leaf in The Storm)的原因吧!作者:许小艳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7128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考试是件很轻松的事》读后感300字

    在里我读了一本好书《是件很轻松的事》,这是一本励志书籍。里面有很多提高学习的方法,对我有很大的帮助。 以前我也跟很多一样自己认为自己学习已经很用心了,为什么到考试的时候就是考不到满…

    读后感 2022年6月27日
    195
  • 《鲁宾逊漂流记》读后感450字

    【第1篇】 去年,我看了丹尼尔・笛福写的《鲁宾逊漂流记》,故事中的主人公鲁宾逊的经历让我深受启发。 这本书讲的是鲁宾逊出海冒险,由于货船出事孤身一人流落荒岛。他凭着积极的生活态度,…

    读后感 2022年7月3日
    100
  • 林则徐传读后感600字

    林则徐传读后感600字: 读吴若增《林则徐之于鸦片》。1847年2月,林则徐给江西抚州知府文海的信中表示:“鄙意亦以内地栽种罂粟,于事无妨。所恨者,内地之民嗜洋烟而不嗜土烟。”对于…

    读后感 2023年2月15日
    45
  • 《牧羊神豹》读后感600字

    【第1篇】 看完《牧羊神豹》后,我觉得三点金这头豹子是有一头有情有义、知恩图报,有自尊的。 故事的大概是这样的:羊倌意外地得到一只黑豹,训练了自己的牧羊犬老梵娌,抚养它长大。一场意…

    读后感 2022年7月30日
    88
  •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全新修订版)」读后感2000字(2)篇

    作者:二混子 其实是一本严谨的极简中国史!200万粉丝大号“混子曰”创始人全新推出历史作品!“混子曰”公众号下的“Stone历史剧”栏目平均阅读量为30万,累计阅读量高达1亿次。前…

    读后感 2022年9月5日
    105
  • 《活好》摘抄式读后感2000字

    《活好》摘抄式读后感2000字: 原文:感激疾病带来内心的机会,感受在一起的喜悦。 读后感:我常常讨厌疾病,常常惧怕疾病。但是作者却让我看到了疾病带给我的另外一种感受。是啊,正因为…

    读后感 2023年2月13日
    4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