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到深处自然浓——《目送》读后感800字

情到深处自然浓——《目送》读后感800字

有人说,龙应台写的亲情散文远比她的政论文好的多。读完《目送》方知此言非虚。出生于台湾的她,远渡重洋,去美国负笈求学;也曾旅居于欧,在东南亚小憩,于香港、韩日逗留。流离不颠沛,其文不谈远大宏旨,唯念人生情长。

于是乎,我们看到了硝烟弥散处,昔日战场荒芜,野草凄凄下有白骨;生离死别后,我们看到太阳照常升起,可骁勇的士兵被岁月侵蚀成羸弱的老人,泣血的伤口已风干,留存下难以磨灭的痛。“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乡愁难消,故土难回,夙愿难解,死难瞑目。现实中悲剧的重点不是生活中突遭变故,而是变故后日复一日的重复,身上疮疤的痛,回忆中的痛,游子的痛在月明星稀夜一一袭来,孤岛中的老兵,你可曾寻到安宁的梦境?

于是乎,我们看到父母之爱,是从小心翼翼的呵护开始,到慢慢放手,到目送,到消失。记得去外地求学时,每次的归来与离去,都有巷口熟悉的身影,当你告诉父母你已长大不必再送时,他们还是提起你的书包,从家门到巷口,一路的叮咛嘱咐,直到你上车后,目送你离开才恋恋不舍的回去。那时候真正体会到了家永远是最温暖的港湾,父母在,何其幸哉!

于是乎,我们看到人类的狭隘的世界观并不准确,大自然自有圭臬。在那套理论里,白鸽不一定能够代表和平,狼也并不是凶残和狡黠的代名词,三生万物,共存共生,人类想凭借自己的小聪明为大自然立规,犹如蝼蚁绊大象,自不量力。

于是乎,我们从普通人的善恶,看到了文明和野蛮的中隔线,薄弱,混沌,一扯即断。战争这台人类的绞肉机,从未歇息过。主义之争,政见之争,肤色种姓之争,资源之争,利益之争都可以是借口,一番屠戮厮杀,当胜利者踩在失败者的尸骨上志得意满时,那尸骨余温尚存。战后的伤痛更是难以愈合,正如作者所说:太疼的伤口,你不敢去碰触;太深的忧伤,你不敢去安慰;太残酷的残酷,有时候,你不敢去直视。

“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这就是这本书的意境,当某个黄昏,落日的余辉照亮窗前,你独自一人,品一杯香茗,在《目送》里,龙应台会与你细细诉说父母之爱,别离之苦,家国之殇。作者:濡花雨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7131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繁星・春水》读后感900字

    坚如磐石地生活 ――《繁星・春水》读后感 《繁星・春水》是冰心老先生的著作,他用一首首小诗,来表露自己的内心世界,这些诗正是她点点滴滴生活的积累。 刚刚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立刻被里…

    读后感 2022年7月18日
    89
  • 《混在美国名校》读后感_1100字

    《混在美国名校》读后感1100字 #2018读书目标#NO.3 本书描绘了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赴美留学的一代人在异国他乡经受挫折不断奋斗的励志故事。 郑卫,贪玩,不爱学习,但智商…

    读后感 2022年9月6日
    90
  • 战国时代——《大争之世-战国》读后感心得体会

    战国时代——《大争之世-战国》读后感心得体会: 《大争之世—战国》是著名史学作者孙皓晖写的史评,其曾撰写的《大秦帝国》不仅是小说更是最强大的影视剧本。《大争之世-战国》…

    读后感 2023年2月14日
    34
  • 《生命 生命》读后感350字

    《生命 生命》读后感350字: 前几天,我们学习了台湾作者杏林子写的一篇文章,《生命 生命》,我读过之后,深深地感动了。 这一篇文章主要写了,飞蛾求生、香瓜子生长、静听心跳三个事例…

    读后感 2023年2月9日
    35
  • 读《美国小学“愉快教育”》有感500字

    【第1篇】 今天我来到了北京市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发现一本《小学生世界》,打开看了看,一篇《美国小学“愉快教育”》的文章吸引了我的眼球。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美国…

    读后感 2022年6月18日
    106
  • 《古代英雄的石像》读后感700字

    不忘初心,永不骄傲 ――《稻草人》读后感 毛泽东说过:“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一日不读”。今天,我从书架上拿到了一本叫《稻草人》的书,是叶圣陶写的,因为我很喜欢他,…

    读后感 2022年5月25日
    15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