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苦实干——《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800字

吃苦实干——《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800字

我是一名当代大学生,若以我的角度来理解习近平的知青岁月,六七十年代的时代缩影却是我最感兴趣的一方面。

知识青年,简称知青,广义泛指有知识的青年,一般指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特定历史时期的称谓,指从1968年代开始一直到1978年代末期为止自愿或被迫从城市去到农村和农垦兵团务农或建设保卫边疆的年轻人,这些人中大多数人实际上只获得初中或高中教育。

或许是因为极爱《平凡的世界》这本书,看到那些熟悉的字眼——“黄土高坡”“窑洞”……便有一种那个地方的亲切感,所以才对习大大的七年知青岁月如此感兴趣。

说实在的我们只有从书中才能接触到那个时代,然而从书中我们又不能完全想象到那个时代的艰苦,其实我很想去体验一把当时知青们的生活,但那个时代早已离我们而去了。

不能感同身受去体验一个时代的生活,只能从书中汲取它的形象——这就是我喜欢读书的原因。

在采访过程中每一个人几乎都会说道习大大的书。

箱子里面放的是书,晚上熬夜看的是书,极力倡导乡亲们干的事儿的也是读书。

爱读书,无疑是成就现在这样的习大大最重要的一点!

记者问:后来你们和习近平熟悉了,知道他的箱子里面装的都是什么东西吗?

王宪平:全都是书……

爱读书,爱思考,能吃苦,踏实干……试问当今有多少青年人能真正做到?难道我们这一代不很幸福?正好享受了脱贫致富带来的益处。

习大大在延川与农民一起生活的七年,让我莫名想起路遥笔下的孙少安和孙少平。我感觉习大大就像是两者精神的合体,怎么说来习大大在当时也只是一个小小的知青,年轻而又瘦弱的他,也是从平凡的毫不起眼的小人物开始磨练的。

我认为习大大苦心读书、上下求索这一点与青年时代的孙少平十分相似。也许两人的所处的环境不同,这样的比较也不能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但我相信每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都曾有彷徨和迷茫的时候,而书里的世界便是这个时期的精神粮食,至于如何走出去还要看周围人的影响力与自己的意志力。

习大大带领农民们搞副业、办沼气、打坝、修梯田、打井……孙少安虽然没有习大大这样的头脑,但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孙少安敢于带领农民们做一些事实属不易,孙少安的平凡当中透露着伟大,而习大大用自身现实的经历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更精彩的平凡世界!作者:跳跳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7151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爱宠大机密》观后感400字

    麦克期斯是一只宠物狗,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蹲在门口等着自己的主人回家。有一次,主人领养回来的另一只宠物狗杜克,麦克斯为了争得主人的宠爱,而想出了在家里搞破坏。麦克斯还要挟杜克,杜克表…

    读后感 2022年5月26日
    155
  • 《嘭嘭嘭》读后感600字

    爱使世界更美好–读《嘭嘭嘭》有感 给我买了许多书,不过在这些书中,我一眼就看上了一本叫《嘭嘭嘭》的书。 读书之前,我猜想:嘭嘭嘭?嘭嘭嘭大概是一种怪物跺脚而发出的声音吧…

    读后感 2022年7月9日
    110
  • 读《知了学飞》有感400字

    一天,我在小桔灯读了《知了学飞》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知了想让大雁教它学飞,它学飞的时候三心二意,只飞到了树梢,就以为自己能翱翔天空。可是,天冷了,大雁要飞往南方,知了也想…

    读后感 2022年7月19日
    172
  • 红星照耀中国读书心得600字

    我走完了自己的万里长征 ――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 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交往。” ――题记 读书除了能帮助我们增长知识,了解天下大事,提高文化修养,还可以教我…

    读后感 2022年5月27日
    146
  • 《养花》读后感350字

    今天,我读了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文章――《养花》。因为我对老舍先生已慕名已久,所以读起来格外认真。 这篇文章讲的是作者通过自己的养花实践,所体会到的养花的乐趣。读了这篇文章,我…

    读后感 2022年8月9日
    256
  • 装在信封里的小太阳读后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5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最近我读了一篇文章,名叫《装在信封里的小太阳》读后感触颇深。 文中讲的是,圣诞节后的第一天上课,丹尼斯带来了十美元…

    读后感 2022年10月22日
    4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