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的学问——《放下孩子》读后感

批评的学问——《放下孩子》读后感:

几乎每位家长都试图(曾经或正在)在子女面前树立权威,但很多人最终威风扫地,子女不光不理解父母苦心,反而嘲笑父母的“维权”行为甚至痛恨父母。在家庭生活中,批评是非常重要的教育仪式,也是父母树立权威的有效手段,但不少家长武断冲动,当孩子犯了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时,不问青红皂白,对孩子一顿“狂批”甚至上演全武行。这样的做法,既无法让孩子认识并改正错误,又会恶化亲子关系,还可能带来其他负面影响。“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窃以为,要想达到批评的效果,需要掌握批评的艺术,从认识、溯源与技巧三个角度入手,全面提升批评的境界,将批评打造成孩子成长的动力。

如何看待孩子的错误?我们需要换个角度,重新评估错误并发现错误中的宝贵财富。温迪·莫格尔在《放下孩子——犹太人的家教制胜之道》(蒋旭峰等译,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5月出版)一书中引用犹太智慧告诉我们,“孩子独一无二的恶的冲动也蕴藏着他们人生的伟大蓝图”。家长的职责是辨认出这些特质,引导孩子将这些特质以“建设性的而非破坏性的方式”表现出来,教导孩子控制自己恶的冲动的能量并将它转化成优点。顽固的孩子同时也是有毅力的,贪吃的孩子同时也是健康强壮的,害羞的孩子同时也是谨慎、谦和的,轻率、有破坏力的孩子同时也是大胆、敢冒险的……如果家长一味强调与抨击孩子的缺点,这些缺点就将如影相随、伴随孩子终身;如果家长能更多地表扬孩子的优点或从缺点中挖掘优点,孩子就能越学越好、最终活出自己的精彩与亮色。父母亲要永存宽容之心,认识到“所有儿童都有粗野的特性”,给孩子犯错并从错误中找到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在着手修正错误前,我们需要找出错误的原因。美国“正面管教协会”的创始人、教育家和心理学家简·尼尔森在她的名著《正面管教》中指出,所谓不良行为,无非就是缺乏知识(或意识)的行为,缺乏有效技能的行为,发展适宜性行为,以及因失望而产生的行为。将她的观点重读几次,认真分析一下会发现,孩子绝大部分的错误都不是孩子故意犯下的错误或者说不是孩子能知道或能控制的错误。他们不知道或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也不清楚这些行为为什么是错误的。他们要么无法妥善面对自己身体与心理的快速变化(尤其是青春期)而犯错,要么被生活中各类“突发事件”所惊吓、做出了不适宜的应对。他们顽强生长却又惊慌失措,如果家长不能认识到孩子成长的特点与需求,不能给予孩子充分的指导与关怀,孩子将产生严重的心理落差,最终采取报复性措施以获取补偿。

有了上述两个基本认识后,父母便具备了直面孩子错误并引导孩子走向正确的良好心态。在具体操作上,温迪·莫格尔告诉我们说,需要牢记以下三点——

第一条:别要求太高。根据犹太律法,一些诫命不必完成得尽善尽美,只要做了,就算完成了责任。因此,孩子偶尔撒个谎你就当没听见,偶尔表现得不礼貌你就当没看见;你要忽视他偶尔对你的不尊重,允许他偶尔不完成作业;如果某一天他玩游戏到深夜导致第二天很晚起床而不能与家人共进早餐,百家笔记网(m.simayi.net)你也要能愉快而温和地与他说话聊天。尤其是对于那些发展较慢、自信心不够的孩子,要给予更多宽容与等待,否则,父母一场暴风疾雨的整肃,孩子便退缩到墙脚了。

第二条:记得成就感的激励作用。别说“要是她再努力一些,就会做得更好”,而要说“如果她做得更好,就会更努力一些”。失败是成功之母,但失败带来的挫折与无助也容易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而成功可以让孩子找到自己的才能与优势从而继续努力,在成功中更易走向成功。聪明的父母善于抓住时机表扬孩子的良好表现而不会用“假、大、空”的期待去敷衍孩子,你用“体贴”一词作为他倒水给你的回报,用“勤奋”一语作为对他努力学习、成绩优异的欣赏,用“热心善良”作为他在孤儿院忙碌一上午的总结。你想将孩子培养成怎样的人,就找出证据说明孩子就是这样的人。你经常表扬孩子是怎样的好人,孩子便会慢慢成长为这样的好人。

第三条:简化环节,让孩子变得容易成功。孩子毕竟是孩子,孩子还不具备应付复杂工作的能力。有些事情在大人看来很容易,但对孩子来说却很难。无论是改掉坏毛病还是培养好习惯,都需要家长的鼓励与指导。在孩子克服困难、求取成功的过程中,家长可以提供多一些锻炼机会、方法指导、物质帮助、精神鼓励与榜样示范。拥有强大支撑系统的孩子更易取得成功,父母陪伴孩子克服一个又一个小困难,获得一个又一个小成功,会让孩子产生与家长“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感觉,亲子关系也能得到很大改善。

如果实在万不得已要批评孩子,也必须掌握正确的方法。温迪·莫格尔介绍了“一分钟责备术”,其要点如下——

让自己平静,确信自己在冷静的状态下跟孩子交谈;

选择合适的私密的环境;

用简单的话语告诉孩子你的感想;

不要借题发挥或是扯到其他你看不顺眼的行为或态度上;

给孩子提供改过自新的机会;

摸摸孩子,告诉他你爱他,并向他保证,尽管他的行为令你失望和难过,但你永远不会放弃他。

犹太人认为,让人感到羞耻是一种莫大的痛苦,其性质不亚于谋杀。犹太拉比们(犹太教精神领袖)有个经典观点:“指责别人最难的是既把责备的意思表明,又不让被指责的对象感到羞耻。”可能我孤陋寡闻,但这是我听到的有关批评的最有哲理的话。孩子虽然年幼,但其自尊心一点也不比成人弱;也正因为孩子年幼,他的自尊心更容易受到伤害。“响鼓不用重捶”,这是中国传统的教育智慧。不要揪住孩子的小错不放,对待孩子的错误不要小题大做,父母亲之爱如春风化雨,哪怕是责备也要相当温和,更别说羞辱、威胁或者体罚。自尊心被践踏的孩子容易破罐子破摔,最高明的建筑师也无法将一滩稀泥修成高楼大厦。治沉疴方需下猛药,当孩子只是“小感冒”时,几杯温开水、让孩子出出汗足以。

文章写到这,似乎应该结尾了。但不知为何,我却还想多说几句,因为现在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多了,老师们面临的工作挑战也越来越大。我既不是教育专家更不是心理学家,不太清楚众多心理问题以及品格问题发生的原因,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些问题的源头一定与琐碎的家庭生活有关,哪怕不是全部也一定占很大比重。《放下孩子》中有关“批评”的精华都在这里,读完后能不能读懂,读懂后能不能认同,认同后能不能有效实操,这得看个人修为。这本书出版于十年前,不久后我便买回来认真研读,但当我的孩子犯错时我依然无法冷静处理。开卷有益,读书的好处是我犯错的几率越来越少,当然孩子留给我犯错的机会也不多了,因为她已慢慢长大。

成长没有彩排,昨日不会重现。如果你认同这句话,就请将这篇文章重读一遍,再读一遍。作者:春香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7163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荒野求生读后感800字

    在我无数次的闲暇中,《荒野求生》这套书里的故事一直陪伴着我。它是英国家贝尔写给儿子的求生秘籍。在这个,我又有幸读了其中的《白狼荒原上的三天三夜》。 这本书主要讲了贝克、缇堪尼、阿尔…

    读后感 2022年7月6日
    85
  • 《幽默三国》读后感400字

    《幽默三国》读后感 今天,我从书包里取出刚买的新书 -《 幽默三国 》,看着书名,我被它吸引住了,翻开了第一页。 这本书的作者是当代作家-周锐,《幽默三国》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篇文…

    读后感 2022年7月7日
    198
  • 小公主读书笔记400字

    《小公主》的读后感 《小公主》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主要写了因为家庭条件优越,克鲁上尉将7岁的女儿萨拉送到一所贵族。校长给了萨拉最好的待遇,萨拉在众人面前像一个小公主,但是克鲁上尉突…

    读后感 2022年7月6日
    92
  • 城南旧事读后感1000字

    《城南旧事》读后感1000字: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这首让人回忆离别的歌谣静静地躺在《城南旧事》这本书中。 《城南旧事》里朴实、纯净的文字,细腻的描述,将我带到了上个…

    读后感 2023年2月13日
    20
  • 观《疯狂动物城》有感400字

    大多数人都看过去年上映的一部叫做《疯狂城》的电影。大多数人看后表示最满意的是电影的制作,电影的剧情。而我看中的却是――电影故事中人物的品质。 说到这部电影的人物,都是风格独特的动物…

    读后感 2022年8月7日
    120
  • 《实力、运气与成功》读后感_2400字

    《实力、运气与成功》读后感2400字 如何把握运气 每个人都想成功,所以,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努力奋斗,因为成功永远是佼佼者的奖励,我们需要用实力来证明自己。但是,在现在这个复杂的社…

    读后感 2022年9月7日
    11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