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择偶——《谈论婚姻时,我们在谈些什么》读后感

漫谈择偶——《谈论婚姻时,我们在谈些什么》读后感:

看完张弓的《谈论婚姻时,我们在谈些什么》这篇文章,令人深思。文中他的老师剖析了四位著名作家的婚姻状况,颇有感触。

郭沫若作为一个男人,毫无家庭责任心,对他生命中的几个女人始乱终弃,为了自己的前程,丧失最起码的做人尊严。以前我拜读过他“脍炙人口”的大作,《毛主席赛过我亲爷爷》中“饱含激情”地写道:“天安门上红旗扬,毛主席画像挂墙上,亿万人民齐声唱,毛主席万岁万万岁,万岁万岁寿无疆,毛主席呀毛主席,你真赛过我亲爷爷”。真是令人难以置信,贵为国家领导人的他,竟然如此“直抒胸臆”、“讴歌”领袖,知识分子应有的风骨、节操在那里?

古人尚且推崇“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而他不惜奴颜卑躬、媚上欺下,《凤凰涅槃》的诗作无疑是是对他言行的莫大讽刺。对于这种政治掮客而言,为了一己之私欲,出卖自己的灵魂,随着政治风云的变幻,不惜随时改换门庭,怎能希冀他做一个品行高洁的人。

当然,有郭沫若这种政治风向标的人,也有最值得尊重的钱钟书先生和杨绛先生,他们几十年相濡以沫,相互扶持走过余生。钱先生是一个率真、沉醉于学术研究的人,也是生活能力极低的“书呆子”。而“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杨绛,为了成就爱人,她甘当灶下婢,很好地保护了钱先生的天性,保全了他的天真、痴气。知夫莫若妻,杨绛欣然书就《围城》的导语,力透纸背:“围在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愿望大都如此。”显示了杨绛不凡的才思,钱先生给了爱妻一个恰如其分的评语——“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杨绛写的《我们仨》透过日常琐事,娓娓道来,字里行间蕴含着丰厚的人生哲理。童心未泯的钱钟书屡屡“闯祸”,杨绛每每轻描淡写的“不要紧”解了他的窘境,显示了杨绛的过人智慧和豁达的人生境界,令我处处感受着浓浓的亲情和爱意。显而易见,对于相爱的人而言,仅仅欣赏远远不够,有颗宽容的心尤其难能可贵。好姻缘是彼此滋养、彼此成就,他们无疑是令人艳羡的神仙眷侣。

而老舍先生的婚姻或许不尽人意,本身对妻子缺乏真情投入,何况西南联大又有外遇。感情和身体的双重出轨,无疑在妻子的内心深处狠狠捅了一刀。再者,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人人力求自保,夫妻反目比比皆是,勉强维持的结果导致俩人分道扬镳——妻子率先发表大字报揭发丈夫。最终他抗不住压力,自沉太平湖,令人扼腕叹息。无爱婚姻的存在,本身就是悲剧。

相比老舍先生婚姻而言,沈从文和张兆和的婚姻,虽说一波三折,但结局尚算完美。我想婚姻力求门当户对,自有它的一番道理。喝咖啡的和吃大蒜的眼界和格局,百家笔记网(m.simayi.net)肯定有着天壤之别,双方三观不同,见解处事自然迥异,婚后因太过悬殊的背景一度分居,好在俩人毕竟是有感情的,张兆和最终回到沈从文身边,助其躲过十年浩劫,也算成就了一段人间佳话。沈从文死后,张兆和在他的墓碑上写下了“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这十六个字,道尽了这位从湘西大山走出的作家的一生。

文中最具闪光点的是那段老师的忠告,一针见血地指出:“郭沫若的婚姻没有道德,所以他的下场最凄凉。老舍的婚姻有道德而无感情,在平日里也许还能支撑,但是一到难关,夫妻就很容易分手,甚至会互相损害只求自保;沈从文的婚姻有道德也有感情,只是缺少理解或者说是乐趣,这样的婚姻稳定,但可能终其一生都有很多劳碌和抱怨;钱钟书的婚姻才是真正的包含了全部的道德、感情与乐趣,所以他们成为了彼此的灵魂伴侣,代表了爱情最美好的部分。”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确实,美满的婚姻莫不传递着这样的信息:除了爱,还须加上“懂得”和“情趣”的养料,方臻完美。作者:一介闲人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7163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解放军精神——读《三打白骨精》有感

    这是一篇小学六年级三打白骨精读后感12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世界上,什么样的人才是最伟大的?是富可敌国,有着高尚品质的知名人士?是造福百姓,有着钻研精神…

    读后感 2022年10月23日
    42
  • 《雷锋的微笑》观后感400字

    观《的微笑》有感 星期三,组织我们观看了《雷锋的微笑》。这部影片主要讲述了解放军战士雷锋在军队生活的经历以及他最终牺牲的事。影片中的每一件事都是由一张照片回忆起的。照片上的雷锋,笑…

    读后感 2022年7月23日
    148
  • 天地不仁——道德经读书笔记及感悟赏析1000字

    天地不仁——道德经读书笔记及感悟赏析1000字: 【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猷橐籥与?虚而不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现代汉…

    读后感 2023年2月16日
    36
  • 《菁菁校园党旗红》读后感1500字

    《菁菁校园党旗红》读后感1500字: “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翻开《菁菁校园党旗红》,第一页中习近平主席的一句话令我印象颇深,它使我认识到了以往未曾…

    读后感 2023年2月15日
    26
  • 《人间草木》读后感1000字

    旧时明月光 每每读到汪曾祺老先生的《人间草木》,我便总想起老杜的那句“露从今夜起,月是明”。老杜与汪曾祺虽然隔了好几个世纪、经历了完全不同的风雨,却共有一种千年来传承不息的中国式的…

    读后感 2022年6月23日
    217
  • 谁是最可爱的人读后感600字

    珍惜当下,创造未来  ――《谁是最可爱的人》读后感 这段时间我看了魏巍的那篇《谁是最可爱的人》,里面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深深地被他们的精神所震撼,被他们坚定的意志所折服。 …

    读后感 2022年5月27日
    16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