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来历传说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在这一天,人们登高望远,思念亲人。正如诗中所说:“每逢佳节倍思亲。”那么重阳节是怎么来的呢?  

较早有关重阳节的传说,见于梁朝吴均的《续齐谐记》: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原来,我国古代把九叫做“阳数”,农历九月九日,两九相重,都是阳数,因此称为“重阳”。重阳节来源于道教的一个神仙故事: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农村小伙子,父母双全,妻子儿女一大家。日子虽然不算好,半菜半粮也能过得去。谁知不幸的事儿来了。汝河两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户户都病倒了,尸首遍地没人埋。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  

桓景小时候听大人们说:“汝河里住有一个瘟魔,每年都要出来到人间走走。它走到哪里就把瘟疫带到哪里。桓景决心访师求友学本领,战瘟魔,为民除害。听说东南山中住着一个名叫费长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装,起程进山拜师学艺。  

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昼夜地练开了。转眼又是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到跟前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  

桓景回到家乡,召集乡亲。把大仙的话给大伙儿说了。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子每人分了一片,说这样随身带上,瘟魔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啄了一口,说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他把乡亲们安排好,就带着他的降妖青龙剑回到家里,独坐屋内,单等瘟魔来时交战降妖。  

不大一会儿,只听汝河怒吼,怪风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来,穿过村庄,走千家串万户也不见一个人,忽然抬头见人们都在高高的山上欢聚。它窜到山下,只觉得酒气刺鼻,茱萸冲肺,不敢近前登山,就又回身向村里走去。只见一个人正在屋中端坐。就吼叫一声向前扑去。桓景一见瘟魔扑来,急忙舞剑迎战。斗了几个回合,瘟魔战他不过,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声把降妖青龙剑抛出,只见宝剑闪着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  

此后,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人们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的事,父传子,子传孙,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

这是一篇记叙文,作者讲述了有关重阳节的传说:来源于道教的一个神仙故事“汝河里住有一个瘟魔”,丰富了文章内容,给文章增添了文化底蕴。文章语言流畅,感情真挚。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7213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快乐伴我成长作文600字

    快乐伴我成长作文600字   任何新生事物在开始时都不过是一株幼苗,一切新生事物之宝贵,就由于在这新生的幼苗中,有无穷的活力在成长,成长为伟人成长为气力。以下是主题为快乐伴我成长的…

    作文 2023年1月15日
    34
  • 写日记

      今天,老师给我们布置的作业是写一则日记,我就把作文选拿来抄了。爸爸看见了就狠狠地批评了我。我只好把作文全部擦掉了。我想抄作文是很不对的,以后我再也不抄了。我一定要自己写出更好的…

    作文 2022年9月27日
    52
  • 那一年我十六岁高二作文

    那一年我十六岁高二作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的身影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

    作文 2022年10月14日
    72
  • 烤红薯

    这是一篇小学五年级10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今天风和日丽,妈妈却一直神神秘秘。我向她投以不屑的神情,她也没有丝毫的反应。 中午吃饭的时候我终于忍不住了,…

    作文 2022年12月12日
    25
  • 过度娱化就是哗众取宠

    这是一篇高中高三8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音乐才子高晓松为加入“各种体例”的浪潮中,将古诗词窜改,自创“流氓体&rdq…

    作文 2022年11月2日
    45
  • 《战狼2》观后感想600字

    观看完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这时我们很有必要写一篇观后感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战狼2》观后感想600字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战狼2》观后感想600字1 看完《战狼2…

    作文 2022年8月16日
    7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