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梁庄记》读后感1500字

让农民工有尊严的活着——《出梁庄记》读后感1500字:

文/左春会。手捧《出梁庄记》这本厚重的书,至始至终以悲悯的情怀阅读作者用心书写的每一个句子,每一个段落,每一个打工者的亲身经历。本书以梁庄分布在全国各个城市的打工者为素材,描写打工者的工作环境、生存状况、身体状况和精神状况。作者对梁庄人在西安、南阳、内蒙古、北京、郑州、南方、青岛7个城市如何吃、如何住、如何爱、如何流转,以及他们与城市以什么样的关系存在,怎样思考梁庄、想不想梁庄、是否想回梁庄、怎样思考所在的城市、怎样思考自己的生活等做了用心的采访和详实的描述。

书中呈现出的农民工的冷漠、无奈、忧郁、模糊和逆来顺受的神态,是梁庄人真实的生活及精神写照。尽管生活和工作环境恶劣,但为了生计、他们默默承受着,有时候无心抗衡、无力抗争,最终只好正视现实。

羞耻是农民工唯一能够被公众接受和重视的一种方式,呼天抢地的号啕、破旧的衣服、乞怜、绝望的表情和姿态,他们在种种场合表现出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的狭窄,精神麻木,没有未来,只关注自己的生活,不关注其他事物,无不让人发自内心的感到心酸和悲痛。

让农民工有尊严的活着,让他们的精神独立则是当今中国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成功、富裕、高雅、平等,这些对农民工而言仍然是一种向往,可望而不可及。现实让农民工的心灵扭曲,让农民工的精神发育不良,让农民工在各大城市不停的流转。他们天真、被动、无思、安然和神情愚钝等都是现实生活附加给他们的另一种精神状态。

在内蒙古打工的向学的相亲过程,从介绍、见面、送彩礼到结婚,前后总共十四天。因为脚步匆忙,农民从腊月二十开始相亲,到正月初十前定下来的婚姻,有的实在太夸张,让人匪夷所思,有的先后只需四天时间。对此我们除了觉得悲凉之外,似乎找不到更好的词来形容它。或许婚姻对类似于这样的农民工而言仅仅是一种仪式,一场游戏,一个必完的任务,至于婚姻的结果如何,他们似乎没有过多的期望和考虑。

理想是美好的,而现实往往是残酷的。梁庄人的心中或许在走出梁庄前都埋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梦想,但现实又让他们心中铸就的梦想化为泡影。奢华、高雅的生活永远只是他们心中的一种期盼,他们只与粗糙的生活、空荡、寒酸有过多的交集,让他们内心深处无形产生一种卑微感和苦恼感。在此,让我们静下心重温一下梁峰的独白:“姑,你不知道,我在这儿,就是打工。厂里人永远不会给外地人()机会。你干得再好,没人提拔你,你永远不可能是个车间主任。他们本地人有三险,我这外地人,啥也没有,就个干工资,有啥指望。”这段文字透视出农民工的万般无奈,期待有朝一日有一个华丽的转身对于他们而言永远只是一种莫大的奢望。

回梁庄治病又透视出农民工的另一种悲情,农民工的希望犹如一个火花,在人生中闪现一下微弱的光亮,就会稍纵即逝。现实造就了农民工性格的孤僻。即使他们生活在同一村庄同一场景中,彼此却完全隔膜。

梁庄年轻的打工者,对所遭遇到的事情朦朦胧胧,并不愿意去深究,对自己的命运,尤其是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更是很少去考察,他们关注的只是自身,这样的懵懂和单纯反而使他们能够生存下去。

中国有成千上万个像梁庄一样的村落,人们经受着和梁庄相同的命运,不只是分离、思念和死亡,而是家园的丧失,这几近分崩离析的生存立即呈现出它的残酷性。

“每个生存共同体都有这样的哀痛,温柔的、哀伤的、卑微的、高尚的、逝去的、活着的,那棵树、那间屋、那把椅子,它们汇合在一起,形成那样一双黑眼睛,那样一种哀愁的眼神……”正如作者在书中所描述的:“在他们的脸上,有一种被自觉认同了的命运属性。农民被局限于一个无形但却有明确界限的围墙之内,这围墙是几千年的历史累积而成的,牢不可破。农民自觉退让,围墙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坚固。”

梁庄所呈现出的这一切,是时间、记忆和历史的积聚。梁庄外出打工者无法战胜疏离、劳累和孤独所带来的摧残性忧郁,无法战胜无用感、无根感和自卑感,“宏大耀眼”对他们来说可望而不可及,“支离破碎”才是他们要面对的。惟愿那座横亘在梁庄人心中的“围墙”愈来愈低,让梁庄人看到希冀的同时,不断铸就心中的梦想,让他们的梦想成为现实始终是我们所召唤的、所期盼的。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7378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奋发向上,崇德向善》读后感700字

    我是一名普通的少先队员,有着光荣的任务―――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怎样学习,如何向上?《奋发向上,崇德向善》这本书,为我指明了方向。  读完这本书,相信大家一定知道陈万霞的…

    读后感 2022年7月21日
    110
  • 《爱情就是堆积如山的笔记》读书笔记好句摘抄

    1、包法利夫人已经患上了精神病,这不是一个修辞,而是一个医学诊断。 2、包法利夫人不是安娜.卡列尼娜,她并没有挑战和对抗的自觉,她身上带着尖锐的厌烦,混沌的渴望,对现实的不满则落在…

    读后感 2023年2月16日
    36
  • 《装在口袋里的爸爸》读后感1000字

    口袋里的  ――读《装在口袋里的》  杨歌的爸爸装在口袋里,有无穷的本领。  我的爸爸没有那样的本领,但是他的口袋里却装着宝藏,是什么呢?  ――题记  放学了!我背着书包走出了校…

    读后感 2022年7月12日
    272
  • 《如花:风华绝代梅艳芳》读后感_1000字

    《如花:风华绝代梅艳芳》读后感1000字 《胭脂扣》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在报馆任职的袁永定遇到了一个前来刊登寻人广告的女子,但是她又没有钱付广告费。袁永定借故离开后,女子紧随而…

    读后感 2022年9月6日
    131
  • 关于《新语文读本》《城市里的修补匠》读后感600字

    跟随时代,守护匠心——关于《新语文读本》《城市里的修补匠》读后感600字: 寻寻觅觅,作者于城市的街道上拎着一双旧皮鞋,在找寻着那些曾经平凡而不可缺其的职业——修补匠。也许最初,他…

    读后感 2023年2月8日
    95
  • 含笑的悲剧——《红楼梦》读后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9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曾经读罢红楼心里酸酸的,不知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荣宁二府的家破人亡,为了“千红一哭、万艳同悲&rdquo…

    读后感 2022年10月23日
    4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