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的情怀,忠诚的信仰——读《红色家书》有感1000字

血色的情怀,忠诚的信仰——读《红色家书》有感1000字范文:

花了几天时间,含着眼泪读了《红色家书》。发现好多烈士遗书都是国家一级文物,无比珍贵。烈士的家书虽然集结成文档有两百多页,但我想,一定只道尽了他们心中所想的千万分之一,更有太多的烈士没有机会留下遗言和家书。捧着这字字用鲜血和生命凝结成的家书,无限的悲恸和感动撞击着我的心。

生在先烈们为我们创造的和平、幸福年代,没有经历过那个黑云笼罩、波澜壮阔的岁月,没有体验过囚室炼狱生活,更不用说身受过酷刑,但是我们有热血有良知,还是能感受到烈士们炽热的心怀。

看遗书是格外心痛的。家书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啊,哪一个生命不想长命百岁,当多少人渴望的高官厚禄的诱惑放在面前的时候,当自己一旦离去父母儿女将无所依靠的时候,却有这一些仁人志士选择了慷慨赴死。熊亨瀚因从军而牺牲,还愿意儿子从军“以继吾志……夙励救国之愿。”多少烈士一生的大愿就是救民于水火,救国于危难,建立一个新的中国,即使自己倒下了,还愿意自己的孩子冒着炮火前进。

《红色家书》中收录了好多写给孩子的书信。很多烈士为了革命漂泊无定,孩子只能送人,托人寄养(如陈潭秋烈士信中所写),最后又不得不面对和孩子生离死别。其中赵云霄烈士写给女儿“启明”的信,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赵云霄怀着失去丈夫的悲痛,生下孩子,准备赴死,明明白白地知道自己不能养育孩子长大。同为孩子的母亲,我留下了眼泪。她究竟是多么爱孩子,她还为孩子写了诗歌《铁窗摇篮曲》。结果查找资料发现烈士本人的尸骨不知下落,这个叫“启明”的女儿,也因为监狱生活伤了身体,九个月时就去世了,可以说一家三口都为革命牺牲了。不管是母子之情,还是烈士对革命的忠诚,感人至深。

以前看《风声》被电影中最后一段烈士留下遗言感动,“我身在炼狱留下这份记录,只希望家人和玉姐原谅我此刻的决定,但我坚信你们终会明白我的心情。我亲爱的人,我对你们如此无情,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际,我辈只能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而今天这些真实的家书更感动我。.钟志申写:“可能无出狱希望,这并不可怕。当我入党之时,就抱定视死如归的意志。我认定,共产党一定会胜利,革命一定会成功。我牺牲生命,把一切贡献于革命,是为了寻找自由,为了全国人民求得解放。”史砚芬写:“我的死是为着社会、国家和人类。”为了人民的解放,为了共产主义事业他们献出了全部,忠贞不屈,矢志不渝。

一封封家书,说不尽的对生命的珍重,也说不尽的对人民对革命的爱,更是无法用言语道尽的对共产主义的忠诚,无法用雷霆之力撼动的革命意志。《红色家书》值得我留在身边,反复认真阅读,用书中的精神引领和鞭策自己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供稿:江西省建筑工业学校周滢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7492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第三军团》读后感350字

    在这几天里,我看了一本叫做《第三军团》的小说。小说的内容十分生动・有趣! 这部小说写的是一群朝气蓬勃・有侠义心肠的高中生,他们自称“第三军团”其中有少言寡语的骆强・知恩图报的陆文虎…

    读后感 2022年7月31日
    68
  • 《沃兹传:与苹果一起疯狂》读后感_1700字

    《沃兹传:与苹果一起疯狂》读后感1700字 本书比想象中有趣的多,我的本意是通过本书看到一个更客观、有血有肉的乔布斯,但我在书中还收获了沃兹的幽默、以及工作与生活的感悟。 所获如下…

    读后感 2022年9月6日
    69
  • 坚持到底就能胜利——《犟龟》读后感

      有一天,我正在家里练钢琴,练着练着,我突然觉得有点累了,我好想去吃吃零食、看看电视或玩玩玩具啊!这时,我就想起了前两天我看过的一本书—《犟龟》。   这本书主要讲的…

    读后感 2022年9月22日
    70
  • 雷锋日记读书心得450字

    【第1篇】 读红色金典,习精神 ――读《日记》有感 读红色金典,重拾峥嵘岁月里的记忆,诵红色金典,重温革命历史的情怀。在这个愉快的假期中,我认认真真的读了《雷锋日记》。雷锋同志作为…

    读后感 2022年5月27日
    200
  • 读《像山洪一样的掌声》有感400字

    今天 ,我读了《像山洪一样的掌声》一文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息,周总理瘦弱的身躯在我的眼前越来越高在,我的耳旁仿佛听见了那激情四溢,真挚响亮的如山洪一般的掌声。 1966年,河北省…

    读后感 2022年5月31日
    113
  • 《朱自清散文集》读后感700字

    在里,我读了《朱自清散文集》,从朱自清先生的笔下,我不仅了解了上世纪中国发展的状况,还体会到朱自清先生对于社会发展的看法和评价,对我的启发很大。 在《憎》这一篇中,朱自清先生借自己…

    读后感 2022年7月6日
    14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