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姨多鹤》读后感1000字

《小姨多鹤》读后感1000字范文: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下,小环、多鹤、张俭组成了一个奇特的家庭,三个人都有着各自的苦衷与无奈。

小环,怀孕七个月因遭日本兵追杀流产而失去生育能力,但肩负着为张家传宗接代的责任。万般无奈下,只好接受日本女人多鹤为张家生子。小环与张俭的感情,是好成了一个人的那种好。但小环不得不把自己的爱人推向多鹤怀里,一次次为他们的欢爱创造条件。小环内心无比疼痛地接受了他们的身体结合还不算,前面还有更大的危机潜伏着,有一天他们也会真正的爱起来吧!那种精神的相爱是小环阻挡不了、也无法斩断的。

多鹤,非妻非妾,却为张家生了三个孩子。孩子是自己生的,却连母亲的身份都没有。她天天听着孩子们叫小环“妈妈”、叫她“小姨”,内心里再委屈煎熬、翻江倒海,也要表现得风平浪静、若无其事。她爱上张俭,因为碍着小环,只能偷偷摸摸地爱。她爱三个孩子,也只能以小姨的身份去爱。我常常想:这样处境的多鹤会不会有一天崩溃掉?

张俭,想不伤害小环的感情,就得违背父母之命。想完成传宗接代的使命,就得违逆内心背叛爱情。因为多鹤是日本人,张俭过不去心里那道坎儿,对多鹤一直不冷不热的,是对多鹤的不公与亏欠。等他终于怜爱关照起多鹤来,爱起多鹤来,又是对小环的无情伤害。

三个人之间的情感纠葛错综复杂,我作为读者,时时能感受到一种凝重的氛围和巨大的压抑感,不出去透透气似乎就要爆炸了一般。然而,就是这样的一家子人,在动荡的政治环境中,在窘迫的生活压力下,活出了属于他们的温情与意义。

在压抑感的背后,有一股更强大的力量,推动着这一家子在风风雨雨中飘摇前行。这股力量,就是源自每个人心底的善良与感恩。一个男人同时拥有两个女人,这两个女人在情感上应该是充满着敌意的对立。但小环依然关爱多鹤,多鹤与张俭发生矛盾时,小环主动劝和;多鹤生双胞胎时,如果没有小环的帮忙,情势会非常危险;多鹤因日本人身份公开受歧视时,小环多次搭救袒护。多鹤站在非妻非妾非母的尴尬位置上,经常会遭遇大大小小不公平的对待,但她从来都不争不抢,不发一言,用她的温顺与忍让成全着这一家子人的和谐友善。她以小姨的身份为孩子们擎起一片欢乐的天地,以小环妹妹的身份为这个家任劳任怨,只管付出,不问收获。张俭一直感恩多鹤为张家生子,当多鹤的日本身份会带给张家“很大的麻烦”时,张俭与小环并没有选择弃多鹤于不顾,几次搬家逃离“危险地带”。

小环,不是不疼痛;多鹤,不是不委屈;张俭,不是不为难。然而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他们的宽厚与仁善渐渐超越了自身的情感局限,穿越了隔阂,化解了敌意,彼此接纳与喜悦起来。他们终于跨越了地域与民族的界限,超越了小情小爱走向人间大爱,活成了不能分开的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作者:茶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7500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读《兽医多立德的冒险故事》有感

    快要放了,为了鼓励我们在假期里多读好书,张特意从家中带来许多名著,让我们自己选,我借了三本,最吸引我眼球的是《兽医多立德的冒险故事》。 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了这本书,书里的众多人物、让…

    读后感 2022年6月18日
    309
  • 三国演义读后感700字

    三国演义读后感700字! 作者:王犇 我可佩服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爷爷啦!他主讲的《品三国》这档电视节目精彩纷呈可吸引我啦!我一直想读一读原著。机会来了暑假里梦想成真。 在长长的暑假…

    读后感 2023年2月11日
    18
  • 《城南旧事外传》读后感400字

    童年如同一阵风,吹润童真的泡泡,帮助纯洁的人生抹下一笔雨过天晴。《城南旧事外传――英子的故事》 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童年的奇妙和绚烂。 故事描述了英子的成长经历。虽然许多年后,英子也…

    读后感 2022年7月5日
    93
  • 观《斑马总动员》有感300字

    今天,我和去世贸影院看了《斑马总动员》,小斑马库巴一出生就只有一半花纹,因为与众不同所以斑马们都不接受它,甚至说他是带来干旱厄运的人。天真的干旱了,小们更讨厌和它在一起了。库巴的想…

    读后感 2022年6月19日
    114
  • 读《颐和园》有感400字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让人们一步一步的走上台阶;书,是人类打开智慧大门的钥匙,让我们畅开大门获取知识;书,是人类知识的源泉,让人类一点一滴的获得知识。如果地球上没有书的存在,我们将…

    读后感 2022年8月8日
    112
  • 《动物农场(20世纪经典)》读后感_1000字

    《动物农场(20世纪经典)》读后感1000字 第二本反乌托邦小说。不同于《1984》的完整社会构架,本书中乔治·奥威尔直指“极权”。但相同之处在于,“极权”必然伴随反自我意识。以下…

    读后感 2022年9月8日
    7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