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800字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800字范文:

美国教育学家埃德加·戴尔研究出的“学习金字塔”表明,阅读能够记住学习内容的10%;而通过做报告等亲身体验能够记住90%,因此思考和实干才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

这和目前我们所接触的主流学习方式是很不同的,单纯的阅读,恰恰是信息留存率最低的,其优点仅是信息获取的速度和数量。

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作者莫提默·J.艾德勒指出,“所谓吸收资讯,就只是知道某件事发生了。”然而,知道某件事发生,并不是我们读书的本质目的。我们会停留于自己已经拥有了这段知识的错觉之中,并未加入任何自己的斟酌、取舍和判断。而且,即使我们已经多次阅读,也无法在脑袋中留下过多的印记。我想,有过相关阅读经验的人,都会了解这种情况。

分享一个我的懒人笔记法:关键点截图→关键字标注→回忆召回。这个方法花费时间极少,使用方便,具体方法如下:

阅读电子书或纸质书时,遇到陌生的知识点、新颖的观点、论证过程等,在看书的间隙,①使用手机截图(电子书)或拍照(实体书),注意图片需要包含页码②截图后可以标记简介概要的关键词,传输到微信“文件传输助手”便于记忆和查找③在需要时,不需要去找大段完整的阐述和论证。而是通过查找关键字或翻看图片,成为这一部分知识点有效的触发键,主动召回记忆,这样理解会更深刻。主动召回,意味着记忆和理解的加固。

如果仅仅停留在重新阅读段落之上,不过是重新吸收了作者所介绍的知识和观点,不假思索地“吸收资讯”,是低效的读书。而关键词或关键图片的有效信息查找,会真正做到对此段内容的融会贯通。材料和观点,会在需要用到的时候呈现或调用,做到灵活运用。在标注出关键词,以及此段观点、素材以及可做何种思考之后,一切交付于大脑,它自会建构出错综复杂的思维网络。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对每一处观点认真思考,主动建构出关联性。如果单纯做笔记,停留在记忆的层面,而不是被启发、主动理解的层面,读的书也不会被真正理解和使用。

相对单纯的看书,更立体的学习方式能够帮助我们获得更大的长远收益。读书是学习,思考也是学习。读书的目的是学以致用。思考的目的是学以自审。读书是一个吸取精华、丢弃糟粕的过程,而做笔记、思考、实践是巩固这些精华的方法,也即是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的途径。作者:王征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7506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狼道》读后感500字

    读《狼道》有感 在这危机四伏的人生当中,有无数的潜规则隐藏在生活中。《狼道》这本书揭示了职场当中的规则并且传授了一些成功的技巧。 这本书给我们介绍了许多成功的事例。如:美国的石油大…

    读后感 2022年6月17日
    348
  • 走复兴路圆中国梦读后感400字

    【第1篇】 岁月悠悠,转眼间,我国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中国人也为中国梦奋斗了一百多年了。 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拿着刚发下来的《走复兴路,圆中国梦》这本书,打开书的第一页,就让…

    读后感 2022年7月24日
    104
  • 于此看见——柴静著作《看见》读后感

    于此看见——柴静著作看见读后感: 我从未想过两年前的一次无意翻阅,在自己的灵魂深处,种下了一颗种子。两年间,我渐渐成长,通过自己的步伐,或是互联网去接触这个社会的方方面面,接触得越…

    读后感 2023年2月7日
    54
  • 《冰小鸭的春天》读后感400字

    今年,我看了一本名字叫《冰小鸭的》。我一下子被冰小鸭深深吸引住了。 在冰城的一个角落里,一个男孩拿了一块冰雕大师丢弃的冰,雕一只冰小鸭,他把冰小鸭放到了高高的石天鹅脚下。冰小鸭听石…

    读后感 2022年8月1日
    128
  • 《孝经》读后感300字

    首先我们来看看“孝”字,上面是“老”字的头,下面是“子”字,体现了孩子应对父母恭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让着长辈。 《孝经》云“昔者明王以孝治天下也”,如汉文帝、康熙都是以孝治国,所…

    读后感 2022年8月5日
    160
  • 《给家长的第二封信》读后感400字

    【第1篇】 经过一天的辛苦学习,我们终于等来了放学时间。而就在回家的路上,我却抿嘴坏笑着,因为黄给们布置了一项任务。这回,我可要好好过把间谍瘾。 回家后,我不紧不慢地奉上黄老师《给…

    读后感 2022年8月5日
    7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