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读后感2000字

《乡土中国》读后感2000字范文:

对于《乡土中国》这本书,我在研一上半年的时候就听我的同学提起过,同时我也在图书馆借到了这本书。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没能深刻的去读这本书。本次由于学业的需要我又来从新的翻看的到了新的感觉,这可能就是经典著作的功效。这里非常的感谢田田老师上课的耐心讲解使我对于本书的理解能更深的认识。对于大家小书这类书籍我非常的喜欢,能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多的知识,这可能就是这类的优势所在吧。下面就是我对部分章节的读后感,如有不对之处请大家多多指正。

一、分篇介绍

1.1文字下乡

在本次的作业中,已经有同学写文字下乡这一篇的读后感了,但是有一句话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字下乡这一篇在本叔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费老先生说他不反对文字下乡,但是他同时强调文字下乡并不是代表乡下人愚钝,不是学会了文字就变得多么的聪明。乡下人有乡下人的好处,城里人有城里人的优点这一点我是非常赞同的,因为都是一样的人,大家的智商都差不多。只不过每个人的生长环境不同所导致的。这一点非常的适用现在社会中的一些人对于乡下人的歧视。记得有一个相声名人说过,往祖上追大家都是农民。其实农民只不过是没有机会来接触文字,对于文字的不理解和在乡土社会中起不到多大作用而导致的。所以文字下乡只不过是让人学会用一种工具而已,文字的交流语言的形成只不过是一种工具来帮助人们生活。对于人们适用工具没什么谁比谁更高级,只不过谁不谁知道的早晚而已。

1.2名实的分离

在名与实的这篇中,费老先生深刻的分析了名与实分离的实质。说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政权和不同的社会氛围下,名与实存在这不同的分离标准。例如费老先生说的名与实存在如果完全相统一的状态下社会是相同的。然而这种社会几乎是不存在的,在中国传统的社会形势下,由于是地缘社会的影响。社会的变迁中国相对于西方国家变化还是较慢的。但是就是在这种社会中名与实也存在分离的现象。长老权力的分解,现实与理论的分离都是名与实的具体的体现。这就让我想到了发生在我身边的事实。从小长辈就教育我们要听从长辈的话,有一句话我相信和多人都听过就是长辈走的路比我们走的桥都多。这句话是用之中夸张的手法,但是也有其道理所存在。然而在现在日新月异的社会中科技的高速发展,尤其现在的互联网产业的高速发达,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变得多元化。在传统的地缘社会中的那种听从长辈的模式已经发生了变化。有很多的新的问题有了更专业和更加方便的解决方式。而相对来说长辈的那种解决问题的模式已经不是最优的选择。那么就会产生了费老先生所说的名与实的分离。因为我们在表面来说会遵守传统的规则,但是实际上我们的内心早已经发生了变化。

1.3从欲望到需要

欲望–紧张–动作–愉快。这个类似于法则样式的公式就是费老先生总结出来的从欲望到需要的核心。欲望是人类社会中做一件事情的开始,社会中的人做一件事情都需要欲望来支撑。大家肯定都听说“你做过做一件事情为了什么?为生么要去做”现在大家都很讲求效率也就是在最短的时间www.simayi.net完成最多的事。然而在这种“为什么”中就是欲望而要达到的目的中的初始动机。这种动机我们可以理解,费老先生在本篇中的欲望。在乡土的社会中人们也是在欲望中生存。比如说你可以文一个人为什么去吃饭,他的回答肯定是为了不饿,为了美味等等….但是他们不一定都能知道吃饭的根本目的其实是为了补充营养为了生命的延续。

1.4序言和后记

本书的序言和后记的部分乃是本书的精髓所在。尤其是本书的序言部分非常能帮助读者理解本书出版的目的以及本书的核心内涵。

序言和后记部分的读后感同时也是令我发难的,目前还无法写好本书的序言和后记的感悟。下面我就按照我自己的见解来说明一下我自己的感悟。费老先生是一个令我崇拜和尊敬的老者,在做学问方面有自己的独特的深刻的见解。同时这位老者在后记中说道在年轻的时候追求学问孜孜不倦和那股子的闯劲儿仍然值得现在的我们来学习。热爱知识,追求真理这个是应该是每个学生进步的基本。

再看费老先生的经历,那时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还能不忘初心的继续追求学术,这种精神真的是令人佩服。

在最后的后记中费老先生用很大的一部分篇幅来叙述社会学究竟是一个什么学科,从他的笔下社会学大似像是哲学那样包含着很多的学科分支的科学。但是在作者的笔下同时也感受到了一丝丝的不满,是有些人对于社会学的看法认为是“剩余的社会科学”。

二.感悟

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是一本著名的学术著作。这本书不仅仅有很强的学术内涵同时也非常“接地气”,能让每一个读者能够读懂。不仅仅社会学的专业的人去读的书,同时大众也适合读一读。这本书能够让我们深刻的感受到现在的社会发展和传统的社会中的不同。同时也能让我们明白现在的社会。这些差异在费老先生的书中有深刻的讲解。在接受很多年的西方教育我们有可能忘记了四书五经,有可能不知道《论语》等很多的传统书籍。但是从读完本书后就会发现其中的奥秘。

对于本书,我的看法尚浅薄,有很多的地方读不明白。请大家多多包涵。作者:徐智佳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7516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查理和大玻璃升降机》读后感600字

    【第1篇】 这几天,我读了一本非常好看、有趣的一本书,这本书就是《查理和大玻璃升降机》。我刚看了几行,就爱不释手了,还想继续看完。这是我十岁那年,、送给我的“大礼”,我很喜欢这份“…

    读后感 2022年6月30日
    179
  • 《子弹笔记》读后感1000字

    《子弹笔记》读后感1000字: 这是一本工具书,整理大脑,简化想法并不断分解目标持续执行的书,喜欢上这本书是里面介绍的结构弥补了我所计划的缺陷。第一遍看起来有些模糊,第二遍做读书笔…

    读后感 2023年2月13日
    49
  • 《悯农》读后感300字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是我们一年级学的古诗。当时,只要求我们能够熟练背诵这首古诗,但我没能全部理解这首古诗的含义。 今年,带…

    读后感 2022年7月27日
    96
  • 读《历史未解之谜》有感400字

    是历史赋予人类一个智慧的头脑和一颗好奇的心灵。也是历史留给人类无尽的奥秘和未解的难题。川流不息的历史长河,留给我们太多的回忆,而这滚滚的浪涛里,由夹杂着太多太多的未解之谜,让我们本…

    读后感 2022年6月2日
    181
  • 一座颠倒的医院读后感800字

    你是我心目中的 ――读《一座颠倒的医院》有感 在鞋子城的城门上,高高地耸立着一对鞋子的雕塑;在鞋子城的每一棵树上,都挂着鞋子;在鞋子城的果树上,每个果子都是鞋子的形状;在鞋子城里,…

    读后感 2022年7月9日
    135
  • 《四象》读后感2000字

    《四象》读后感2000字! 作者:苏更生 阅读梁鸿的新作《四象》并不是件轻松的事,在日渐微弱平易近人的叙事语言中,作家梁鸿这一次做了一个巨大的挑战,用全新的语言,而非叙事来写一本小…

    读后感 2023年2月5日
    6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