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读后感及读书笔记400字

起点也是终点——红楼梦读后感400字

作者:温庆涛。对于甄士隐和贾雨村这两个人物,作者并没有进行浓墨重彩的描写,但是作者却将这两人放在整本书的开端,这便说明这两人一定有着非同寻常的作用。

在第一回中,甄士隐遇见一僧一道,这便是整个故事最初的起因,从而引出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来源。而在第一二回对甄士隐描写过后,之后的内容就难以见到甄士隐的身影,到这里,甄士隐像是一个引子,引出主体内容便退场了。但是,因为甄士隐的女儿英莲,也就是香菱,这让甄士隐与贾府之间有着一种似隐似现的联系。而到了故事的结尾,我们也很清楚地知道,甄士隐其实对贾府的事情都有了解,即使甄士隐出世之后,还是对世事有所关注。

而贾雨村,作为一个线索贯穿了全文。在第二回中贾雨村遇见了冷子兴,而这,便为我们拉开了贾府故事的幕布,这是贾雨村最重要的一个作用。而在后文中,贾雨村也总是时不时地出现一回,实在让人难以忽视他的存在。在故事的后段,贾府衰败,贾雨村降职,也体现着一些奇妙的联系。

结尾处,甄士隐和贾雨村作为故事的归结人出现,这使整个故事形成了一个环状的结构,因这二人而开始,也由这二人结束,也许这就是作者的匠心所在,看似不是太过重要的两个配角却在结构上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

以假语村言,将真事隐去——红楼梦读书笔记400字

作者:曾平。本作所有故事情节的开始,即由甄士隐和贾雨村的各自遭遇展开。在故事的结尾,又以这一甄一贾作为结局,将所有剧情线索又收束为一点。

通悟“若要好,便须了”一道的甄士隐选择了出家入道;自持“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抬头看”的贾雨村则在官场上飞黄腾达。前者出世求佛问道,后者则入世参政,二者分别体现了“道”和“儒”的处世思想。他们最终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与他们的个性际遇有莫大的关联:仗义豪侠的甄士隐有”神仙一流人品“,遭际灾祸而受点通,遂出家入道最终大成;胸怀大志的贾雨村,为重振家族基业而入世求官,然而性存劣根,时有“贪酷”、“恃才犯上”,在圆滑狡诈、忘恩负义的道路上走远,终被贬为庶民,一切归空。“道”的独善其身,“儒”的参政为民,任一路上若着了魔道,终点将不是成果,而是归空。

“将真事隐去”,用假语村言敷衍出一段故事来“即是故事情节发展的线索:由甄士隐带出了贾雨村,以贾雨村引出各人物情节线索,贯穿于贾府的兴衰,最终又由贾雨村再遇甄士隐将各线收束,这一切的情缘便尽了。这一甄一贾,实际又是贾宝玉命运的两道投影,他们与宝玉相似的境遇或结局,正也是贾宝玉的人生缩影。

如虚似幻,以假语村言掩去了事情的真相,但这轻纱般的华幕后,是以泪写成的人生苦情史。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7560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宝贝当家》读后感500字

    刚开始,我以为只围绕一件事来写,而讲的是和我一样大的人来当家。结果翻开书一看是很多个小故事而组成。里面我最感兴趣的就是《心香客人》,这篇故事。 这本书讲得在一所里有一个是很善良乖巧…

    读后感 2022年7月20日
    122
  • 哈利波特与火焰杯读后感500字

    真正的勇士——哈利波特与火焰杯读后感500字: 前几天我刚读完了《哈利波特与火焰杯》这本书,跌宕起伏的情节令人回味无穷。这本书讲述了主人公哈利波特与朋友们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经历的许…

    读后感 2023年2月12日
    50
  • 《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读后感1500字

    《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读后感1500字心得体会,欢迎阅读赏析! 教育孩子需要大智慧:站在孩子的高度思考: 在日常教育中,我们父母常常摆出家长作风,以“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多,走过…

    读后感 2023年2月9日
    46
  • 读书之《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800字

    读书之《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800字: 一念是天才,一念是疯子。 曾经,我也做过连续的梦,只是对于连续,是梦的重复,但是我做梦的时间不是连续的。每次梦的环境及情节相同,但是我…

    读后感 2023年2月13日
    43
  • 读《红楼梦》有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是《红楼梦》的开卷诗。《红楼梦》以贾宝玉和林…

    读后感 2022年10月21日
    49
  • 《愚公移山》读后感200字

    【第1篇】 从前有一个九十多岁的老人,名字叫愚公,他家门前有两座大山,那两座大山挡住大家的路,愚公决定把两座大山搬走,有一个人笑话他说:你那把年纪还能搬走大山?愚公说:如果儿子生了…

    读后感 2022年7月25日
    7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