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教师——《教育魅力》读后感2000字

如何做一个有魅力的教师——《教育魅力》读后感2000字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第一次在国家文件层面上提出了“魅力”这个词。今年暑假,在全县教师读书活动中,有幸拜读了于漪老师主编的《教育魅力——青年教师成长钥匙》一书,才对教师教育魅力有了一些了解。

《教育魅力》是一本给教师的通识教育书籍,系统的阐述了时代呼唤教育魅力,国内外教育魅力文献,教师教育魅力的现状调查、探源与代际传承,以及现代教师教育魅力的构成、功能、彰显和修养锻炼。此书是于老师一生的经验总结,也是对年轻教师的引领。

教师教育魅力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其中以人格魅力为首,接下来是师德魅力,学识魅力和形象魅力。古往今来,从孔夫子到现代教育家蔡元培、陶行知,直到当代难以计数的优秀教师,无不具有独特的教育魅力,让学生收益终身。但我认为真正形成教育魅力的教师绝不是只具备一种魅力,而应是多种魅力的综合体。正如于漪老师所说:“教师应是不断追求自己生命的发展和完善的人,在帮助别人完善的同时,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

读完全书,我的心灵受到震撼,想想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不禁汗颜。从本书中我提炼了几个关键词,来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真实:

教书的目的是为了育人,育一个真实的人,如萧功秦教授的历史课缩影,于漪老师对学生真实的回答等等,引起了我的思索。做一个真实的自己,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想想我们在教学中为了老师所谓的“尊严”,有过多少真实的自我,在生活中多重角色的我们,又有过多少真实的自我,要做真实的人是需要勇气的。

就说生活中常见的动物乌鸦吧,长期以来我们对它就有很多偏见,来源于我们小时候就听说过它的许多不好的信息,所以对它有敌意。其实我们现在都知道它是益鸟,而且在它身上还有许多美德,如乌鸦反哺、乌鸦喝水等寓言,都证明它是益鸟,而且很聪明。可在我们心中总有根深蒂固的影响,所以反感它。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的教学中,类似的现象很多,总有一些蒙蔽我们双眼、蒙蔽我们心灵的东西,让我们对真实视而不见,亦或是置之不理,那我们又怎样对学生进行求知精神的培育呢?从“曾子杀猪”到陶行知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们知道的太多,做到的太少。

包容:

还记得书中比较有趣的故事——“包容”中的那道选择题吗?罗斯福、丘吉尔、希特勒和普京,按照给出的每个人的评价来看,希特勒是最好的,可他却成了全世界的罪人,这说明了一个道理:没有人会在你的评价中尽善尽美,你也无法预知他将来的人生,即使是伟人。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能做到的就只有以包容之心来看待他们曾有的或正在由的缺点,把它们向更好的人生境地引导。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特别是我们教育的对象“小学生”,教师在对待他们的“错”上更应包容一些,也许有些时候恰恰是我们理解错了,我们小题大做了,以至于给出了不恰当的评价,甚至是扼杀了学生的未来。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记得有个电视剧里的剧情,两个二年级的小学生,被老师叫来了家长,原因是男孩儿给女孩儿传纸条了,上面画了女孩儿的像,告诉家长要教育,年龄这么小就处对象了。家长在回家的路上,无意中听两个孩子的对话才了解了真相,原来男孩儿画的是母亲,他们在比谁的妈妈化妆后更漂亮。老师的武断多么可笑,可是为什么学生不跟老师说明白呢?想想这跟我们老师有没有关系呢?我们总是凭自己的理解来评价自己的学生,动不动就下结论,导致了学生不敢跟老师说实话,这还谈什么教育的公平?

学习:

终身学习早就写入了师德标准中,现代教师要有教育魅力,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永葆青春的朝气,而不能呈现出衰老的暮气,学习就是永葆青春活力和朝气的重要法宝。从古至今,凡成功者无不是爱学者。从孔子的不耻下问,到于漪老师已是耄耋之年仍是勤读不辍,其实作为教师的我们对这些道理再熟悉不过了,让我们对学生讲道理,恐怕鲜有人能超越老师,可是我们自己又是那么不爱学习,更别谈向他人学习了,我们宁可抱着手机刷朋友圈,宁可在酒桌上应酬,也不愿意静下心来读书,更别谈写作了。好在国培计划使我们搭上了学习和使用计算机技术辅助教学的高速列车;近几年全县开展的师生读书活动——书香校园给了我们很大的舞台,逼着我们读书,也许能把某些人“逼上良山”,那么成功就会属于这些人;全民阅读早就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书香中国也许会成为另外一种风景。

实践:

教育魅力的修养与锻炼归根结底要立足于教育教学实践,只有在实践的土壤中才能发挥它的教育价值和教化功能。姜伯驹院士说:“我首先是一名教师,其次才搞一些研究。”钱伟长先生离世前说:“你不上课,就不是老师。”于漪老师说:“要做一辈子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她的2000节公开课是她教育教学的见证。魏书生老师即便是当上了校长,仍然没有离开课堂,还兼任着班主任工作,近来的职称评聘也对任课提出了要求,这些足以证明教师不应离开课堂,离开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教师的本职工作就是教书育人,教师的教育魅力在于教育实践,在于与学生朝夕相处、春风化雨的过程中,怀着对教书育人事业执着追求的精神,不停行走、用心体验。

反思: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现代教师教育魅力的修养与锻炼,同样要把思考与学习、思索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不断提升教育教学的境界。希腊神庙镌刻着五个字“认识你自己”,人正是在这种对自我的叩问中成熟起来的。作为一名现代教师,在思考求索的道路上应努力探求教育教学的本源和真谛,只有反思才能让教师超越平庸,实现突破,向更高的目标努力。魏书生先生每晚一篇日记,日积月累形成了宝贵的财富,其实这就是成功者之所以成功的秘诀所在。如果你能认真对待教育教学中的每一次反思,你也会不断超越自我,走向成功。

“一所好学校,应是学生梦开始的地方,为人生指明前进方向的地方。”教育是一门艺术,孕育的是美好的心灵,浇灌的是希望的花蕾,教师的教育智慧和教育魅力将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如果你选择了这一职业,就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平凡才能彰显伟大,当你把一件件平凡的小事做到极致,你才会展现出自己的魅力。让我们怀揣着梦想,早日实现中国梦。愿教育因我们而精彩,愿学生因我们而幸福!作者:董京吏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7564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海蒂和爷爷》观后感400字

    《海蒂和爷爷》观后感400字: 我陶醉在阿尔卑斯山下,喜欢那个时刻带着微笑而温暖的小海蒂!阿尔卑斯山的风景非常优美,湛蓝湛蓝的天空,湖水清澈得像一面镜子,就像小海蒂纯净的心。 海蒂…

    读后感 2023年2月13日
    27
  • 《骆驼祥子》读后感[1000]字范文

      我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到最后,祥子因为不坚持,而成为行尸走肉,我们要有像祥子一样坚定理想,为理想而努力,就算是每次快成功时失败,但只要坚持,总有一次你会在失败中成功,相…

    读后感 2022年11月6日
    46
  • 《我的同桌是班长》读后感600字

    【第1篇】 这个,我再次阅读了《我的同桌是班长》,怎么说呢,或许是我一直不太喜欢这类比较“幼稚”的文字风格,我刚开始看时觉得有些许无聊,但看着看着,我发现伍美珍作家能用这些贴近儿童…

    读后感 2022年8月3日
    112
  • 《东江特遣队》观后感600字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叔本华曾说过:“上帝给我一具肩膀,就是教你来挑担子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所承担的责任。电影《东江特遣队》中所有的队员都是很好的例子。 …

    读后感 2022年6月17日
    153
  • 《名人传》读后感400字

    【第1篇】 这个假期我读了名人传这本书,这本书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创作的,主要讲了音乐家贝多芬,米开朗基罗还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贝多芬的音乐之路十分坎坷,从小他就失去了,不但是一…

    读后感 2022年7月16日
    110
  • 读《会走路的小房子》有感400字

    今天我读了《会走路的小房子》这篇文章。 内容是: 有一座小房子,当它看不惯周围的一切,拒绝帮助他人,也不接纳他人的的时候,它是孤单和不快乐的,而且很快就变成了树林里一座破旧的房子。…

    读后感 2022年7月19日
    10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